渔家四时鲜(217)
他看见旁边有温好的黄酒,更是笑了声,“这心思倒是讨巧,吃点鱼菜总是要配黄酒的。”
一碗酒下肚,这大官也吃美了,松了口,“虽说我是来要今年的鱼课(鱼税),不过上头也肯减免点税收,今年你们这样样妥帖,到时候还能再谈谈。”
可把所官喜得面色红润,今年的头一场大宴圆满结束,一点差错都没有!
只要看大家吃过的盘子,基本都
干干净净的,而碗筷旁边却是一片狼藉,吃得个个肚子饱胀,要回去都舍不得回去,而是坐在那回味着那些味道,想着哪日再能吃上。
本来也是体面的人,一到好吃的上头竟也不要脸起来,有些人吃完,还顺走了杏仁豆腐和九层糕,有一群人摸到了灶房,还想再吃点,反正连剩下的也不嫌弃。
在灶房里一直说今年的谢洋宴办得真真好,下回要是还有,他们肯定要抢位置,把自家的碗拿过来,可以带些菜走。
所官到的时候,灶房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他对着这一众厨师寒暄了几句,最后叫来江盈知。
“好好好,今年这个宴席办的就是一个好字,心思也精巧。除了赏钱外,旁的你能得的一个好处就是,我这边可以把给水师做宴,还有外出餐食的采买交给你。”
所官说:“你不是开了个食铺,以后有需要可以从你那边采买,他们每人都几十文的定额。”
“水师有多少个人?”江盈知擦着手上的汗,有点好奇。
“一百来个吧,”所官要了根水晶鱼条,边咬边说,“等你这边能做好,说不准还有旁的生意。”
江盈知爽快应下,“行,多谢所官,以后有事就说。”
这可是人脉也是大生意,有钱赚谁还会不赚,至于名头这东西,不如钱好使。
本以为这场宴席办下来,江盈知应该欢欢喜喜的,然后再同众人告别,她没有,因为跟大家关系也没有处到那份上。
只是简单的客套了几句,连让大家到她的食铺里吃饭都没有,跟这群厨子相处可真累。
她看见外头的日光,想着这几日的折磨可终于结束了,她真的觉得自己只热爱食铺里的海鲜小菜,或者地摊美食,宴席上的大菜做起来实在又费劲又累。
从前到后没日没夜磨了五天,赏银二两,她掂着钱袋子,哼着小调出来,望着眼前张灯结彩的街道,欢快雀跃的人们,才恍惚在过节。
她站在那看了会儿花灯,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一路回了食铺睡觉,等到她睡醒,已是第二日清早。
最近大伙忙着过节,也少来食铺里吃饭,她正好歇几日,小梅和王寻真出去逛逛了,给她留了饭。
等她吃完早饭,顺手打开门,江盈知抬头看去,往旁边退一步,这人从哪冒出来的,这么快就从外海赶回来了。
嘴上说:“今日不做生意。”
庄轻舟晃着扇子说:“我也不是来吃饭的。”
他本来想迈步进去的,眼神瞟见了从街角走来的王逢年,笑了笑,“哎呀,真是巧啊,我前脚刚到,有人后脚就跟了上来。”
“不如我们三个一道逛逛这谢洋节。”
江盈知暗骂了句有病,转身往里走,王逢年用肩膀撞开他说:“怎么,跟你很熟吗?”
“滚一边去,”王逢年冷笑,“我们两个有约了。”
第62章 黄油蟹
四时鲜铺面的大门, 被王逢年当着庄轻舟的面合上。
王逢年昨日刚知道庄轻舟从宁城赶了回来,今天就见到了,他呵了声。
江盈知在他身后探出头, 喝了口水, 指指门,“关门干啥?”
“哦,他不想进来, ”王逢年随口一说, 又道,“不过我跟他自小便不对付, 刚才同他扯谎, 说我们两个去逛。”
“要不, 请你赏个脸?”
外面庄轻舟仍旧在敲门,他想说的话还没说完, 这大门就给关上了, 他很不服气。
本来江盈知还想等小梅回来的, 今日又不开门做生意, 她听庄轻舟的声音吵得慌,所以应下了。
她指指后面那道只有一人能通过的小门,“从那里出去吧, 出了门就是大街。”
她留了张纸条给小梅, 然后毫无心理负担地把庄轻舟扔在门外,和王逢年一起从小门出去, 走到大街上。
街上的屋檐全都挂满了灯笼, 随风摇晃, 到处是挑着担的小贩喊:“麦芽糖”“蟹酱,新鲜的蟹酱吃不吃——”
有很多小孩穿着红彤彤的新衣, 坐在爹的肩膀上,或是被爹娘牵着,都在欢呼,“看谢洋戏去喽”
或者是不少渔民高喊着号子走过,肩上扛着五颜六色又巨大的船灯,后面跟着摇着船旗的渔民,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还伸手朝街边的人们挥手,“都来看姚老大做的谢洋戏啊,那边还赏铜板和糖呢。”
江盈知听到这,问王逢年,“你不办谢洋戏?”
“办了,王良几个在忙活,”王逢年回她,他并不想应付这些东西。
他往边上走了一步,离江盈知更近一点,然后问,“你要去看吗?”
“我不去,我对看戏没有兴趣。”
两个人的谈话被一阵吹海螺的声音打断,迎面而来是一艘木船,几十个人扛着它,后面一堆的人在往路边撒糖,撒米,有人大声说:“来四湾那,看新船下海,都过来,到时候有饭给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