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220)
“不要绑,不要绑,”江盈知赶紧说,“再卖给我个桶吧。”
“啊,那行吧,”店家百思不得其解。
江盈知这段日子以来,除了看见江珧柱外,很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了,哪怕看见海参鲍鱼她都觉得习以为常。
但是她很喜
欢吃螃蟹,尤其没有蟹鳃蟹胃,只有满满蟹黄的螃蟹,谁不喜欢。
王逢年轻松提着水桶,走到她旁边,偏头问道:“这么高兴?”
“那当然,”江盈知这会儿又喊他年哥,“我们有句话叫作螃蟹上席百味淡,你就知道螃蟹有多好吃了。”
“你跟我去食铺,我做给你吃一顿就知道了,”江盈知语气都很轻快,“不过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加其他调料了,只能清蒸。”
“等下回青蟹熟了,我请你吃面拖蟹,肉蟹煲、干锅蟹,”她说了几个又闭上了嘴。
王逢年说:“怎么不讲了,不是还有好多吃法。”
“讲不下去了,我馋了,”江盈知实话实说。
王逢年闷笑出声,不过倒是加快了步伐。
一上午逛下来,回到渔港,出奇的人少,庄轻舟也早就走了,江盈知在前门喊了几声,没人应,里头没人。
又绕到后门去,一看小梅给的纸条,她回来了一趟,留了句中午在外头吃不回来,带了海娃和秀秀还有顺子几个人玩会儿。
江盈知把纸条压在板子底下,说了句,“有口福的时候也没有赶上。”
“年哥,你吃几只?”江盈知到了灶房里,那问话就很自然,她小心拿出黄油蟹,准备自己吃一只尝尝味,其他的螃蟹肯定要留着跟家人一起分享。
王逢年在生火,他不是能干站着等吃的人,熟练地打着火石,“我吃一只,我不爱吃蟹 ”
“那吃不吃面,三鲜面,”江盈知又问,她把螃蟹折好放进蒸笼里,从旁边的长桌处找丝瓜。
王逢年没拒绝,江盈知开始舀面揉面,最后削丝瓜,切着丝瓜还在哼着歌。
“在哼什么?”王逢年问了句。
江盈知把切好的丝瓜放在一旁,捞出虾的时候说:“你要听啊,那我给你唱一段。”
这首摆鱼宴真的很符合她现在的心情,她也不害羞,直接开始清唱,“对虾跳进油锅里,螃蟹抢着上砧板…,红烧墨鱼香,大汤黄鱼鲜…”
最后她提起旁边放了海蜇的篮子,笑眯眯地唱完这一段,“海蜇皮一大篮,呦喂呦喂”
唱的人欢声笑语,听的人专注而温柔。
王逢年想给她叫好,但说不出什么好听话来,江盈知倒是啊了声,急急忙忙往锅里倒水,“我忘记给这口锅放水了,我的锅可不能烧了。”
终于忙活好,坐下来吃饭已经是晌午后了,这也不是两人单独第一次吃饭了,江盈知没在意,她要好好享用这只黄油蟹。
从头到尾,她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江盈知吃螃蟹,总是喜欢先吃蟹腿,她喜欢把好的东西留在最后慢慢品尝。她掰下一只蟹腿,又沿中间折断,用小一点那端的蟹腿塞进大的蟹腿里,慢慢把蟹肉推出来。
这蟹腿里是蟹肉,壳里沾着薄薄一层凝固的黄,尝了不过瘾,她拆开蟹钳,当蟹钳被扒开的时候,露出里面大块雪白纹理分明的蟹肉。
而蟹肉又被犹如蒸好的鸡蛋羹那样滑嫩的蟹黄包裹着,江盈知完全没有准备醋碟,只是清蒸时放了姜片,但蟹肉入口,没有任何腥味。
她只感觉自己吃了更大块的江珧柱,但是又比它要鲜要嫩,尤其是那一层蟹黄,真的跟鸡蛋羹一样嫩,又有着鸡蛋羹完全没有的鲜香。
这一口吃完,她品味了会儿,没有急忙拆开蟹壳,而是又拿过来一只碟子,才开始从蟹壳中间切开,随着咔嚓一声,满满的蟹黄便映入眼帘。
蟹壳里全是膏和黄,没有多余的东西,蟹黄里还混着橙红色的膏,要是把螃蟹放下来,那蟹油会缓缓渗出来。
江盈知欣赏了好一会儿,头一次没有舍得吃,犹豫了会儿还是拿过旁边的勺子,从中间开始挖出满满一勺。
这一勺里有蟹黄、蟹膏,还有隐藏在底下的蟹肉,进嘴后不显得很干,蟹油在里面起了调和的作用,是另一种绵密鲜香。
她头一次吃得很满足,那种鲜味刺激着味蕾,带来的极致体验,以至于吃完后,她有点出神,面都没有动一口。
因为这个时候吃面,面哪怕叫三鲜面,也难以抵挡她嘴巴里的这种鲜味。
“那么好吃吗?”王逢年疑问。
江盈知看他,立马强调,“真的很好吃,你觉得不好吃?”
王逢年压根没吃,光顾着看她吃了,把自己的螃蟹递给她,“你这么喜欢吃,你拿去吃吧。”
“我真的不爱吃。”
江盈知真的很不解,又反复追问,最后美美吃了两个黄油蟹。
吃完后,刚收拾完灶台,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是在院子边的侧门,外面有人隔着门喊,“小满师傅,小满师傅,有没有人?”
江盈知一拍脑门,差点忘了跟新丰楼大师傅约好了,她赶紧回道:“来了,大师傅你等等啊。”
“小满师傅,我来找你切磋厨艺了,”新丰楼大师傅手里提着不少东西,他身后的伙计也提着很多的食材,面色带笑。
江盈知惊讶,“快请进快请进,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来?”
“找你切磋,肯定不好空手上门的,这些是我备的一点薄礼,第一次来你食铺里,”新丰楼大师傅笑容满面,他提提自己手里的袋子,“也没有拿什么,就带了点干贝、鲍鱼还有海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