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54)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中古时代长久的战乱已经严重破坏了农业,自秦汉以来的代田、畎亩诸法遗失殆尽,大部分农人的耕作几乎倒退回了战国时原始耕作的蛮荒状态,乃至于连基本的农具都不能辨认。流民们探头张望空地上形制各异的木制农具,只觉得茫然中带着新奇。然而仆役中终究还是有几个见过世面的老农,此时借着阳光仔细打量,心中却不由惊异——陈设在院中的各色器具极为繁复,然而大抵还认得出来犁、锄、镰等。只是细细辨别,却觉得这些眼熟的农具似是而非——木犁的辕由直而曲,犁架大为缩小,辕头还装上了似可旋转的木盘,安插着铁质的曲扼,幽幽犹自发着寒光;锄头、镰刀等也与寻常颇为不同,都以铁皮包裹,还雕刻了奇怪的螺纹,锄把刀柄弯曲的形状也很怪异……

“想不到那边动作这么快。”沐晨站在庭院旁的回廊上张望,不由啧啧称叹:“居然这么快就送来了曲辕犁么?”

“并不是。”贝言仔细打量场内,头也不回的解释:“这些曲辕犁粗糙简陋,怎么会是现代工艺打造的?一周前向亮不是向齐王府索要过工匠下人么?这都是齐王府的工匠照着图纸反复改正,才制造出的第一批成品……”

他咂了咂嘴,上下打量摆放在庭院中的农具。虽然贝言参与考察过多次乡村扶贫,但现代机械发达技术革新,委实很少看到这样原始的耕作工具;但哪怕远远观察,也能看出这些东西实在是粗糙简陋,随处可见毛刺与凹凸。

但中古时代工匠手艺所限,能做到这一步也算难得了。所以贝言叹了口气:

“实际上这还是简化版,为了尽快将技术散布出去。”他解释道:“先前在南朝时事务众多,时间又短,只能从现代采购农具,以示范的形式推广。但现在时间充裕,那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伸手揉捏鼻梁,依然能感到不可遏制的疲倦。中古时代工匠的技艺同样流失严重,为了尽量简化曲辕犁的制造流程、方便普及,贝言等人不得不反复修改图纸、召集匠人再三沟通,深刻感受到了客户需求与现实落地之间近乎不可逾越的鸿沟,简直是把各色农具重新设计了一遍,几乎重新体会到了被甲方催逼的痛苦……

然而内行看门道,或许能看出设计者的种种不易与巧思;外行如沐晨却只能看热闹。他靠着栏杆往庭院中看了一刻,感觉需要发表一点意见来增加存在感,于是开口发问:

“怎么只有这么点铁皮呢?光用木头很容易磨损的吧?”

贝言的脸板了起来。

“你以为这里的冶铁技术进步很大么?用这一点铁皮都已经算极限了。”他板着脸说:“推行曲辕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劳动效率,将农人从世家的庄园中解放出来。如果结合水利以及恰当的农业知识科普,应该能形成比较稳固的自耕农团体,摆脱人生依附。正因如此,设计的第一目的是尽量保证人人都能用上……”

话虽如此说,贝言心中也在打鼓。虽然抛弃金属换用木材可以极大减低成本,但木制的新式农具大范围推广,所砍伐的树木绝不会少。其余地区也就罢了,但历史组已经明确警告,说据资料及无人机航拍数据,中古时代黄土高原的植被储量已经到了危险边缘,如果肆无忌惮的滥砍滥伐,那黄河立刻会给诸位不肖子孙品尝品尝威力……想到此处,他也忍不住牙疼。

考虑到种种要素,金属农具才是必由之路。但那就只能指望段柯等工科组的努力,能尽早简化冶炼技术了。至于现在,也只能让京城中的豪贵们少修点雕梁画柱飞檐拱璧,好歹能省下一点木头,聊胜于无……

于是瞬息之间思接千载,贝言手扶栏杆目光深邃,已经思考起了在京中推广水泥预制板房屋的可行性。沐晨刚刚冒失说错了话,现在大觉尴尬,也不敢打扰贝言沉思,同样只能瘪着嘴保持沉默,一时间走廊处竟颇为静谧,只听到庭院中隐约的嘈杂声。如此沉默片刻后,角落处突然响起了一个清朗动听的声音:

“贝先生说的种种,在下都不懂,只是说要将这些东西推行出去,那么加铁皮未免也过于奢侈了。”

萧绚自树荫下缓缓踱出,在两三米以外朝两人拱了拱手,而后便止步不前。他面上被口罩遮得严严实实,说话难免瓮声瓮气,只是依旧听得出来镇定。

这几日医疗组与张瑶等做了沟通,虽然还是没弄明白沐晨血液中潜伏的奇异真菌,但大致猜测出了他情绪不受控制的缘由,认为是萧绚呼吸中散发的真菌孢子与沐晨的血液作用,引发了激素不受控制的起伏。因此,只要萧绚戴上口罩保持距离,双方还是可以稍有接触。

但这几日以来,萧绚与沐晨基本是望风相避,从未见面。现在此人主动上来搭话,倒让贝言微微一惊,忍不住上下看了萧绚一眼:

“萧公子何意?”

“我久居建康,并不知道天下局势。”萧绚淡淡道:“只是听说连年战乱频仍,上下穷兵黩武,百姓家中所有铜铁器具都被官府没收,熔融后铸为兵器。建康城中寻常中产之家,都未必能有一口铁锅……南朝京师尚且如此,何况天下?贝先生要传授制造这曲辕犁的技艺,但百姓家中哪里能搜罗处出铁皮呢?”

贝言眨了眨眼,不觉微微吃惊,心想这药人实在不可貌相,居然还真有知民间疾苦的能耐。一念及此,他也不再小觑此人,开口解释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