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62)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听到这话,沐晨只是微微皱眉,暗自却颇不以为然:所谓“唯才是举”,又怎么分辨“才”与“不才”?九品中正已经腐朽,而察举制更是历史倒车;但如果要推行科举,那等于一口气跨越隋文隋炀太宗高宗与则天数百年的积累,只怕是非劈叉不可。若没有可靠的鉴别制度,又怎么能选出脚踏实地的人才?

一念及此,沐晨心中忽地微微一动,抬头仔细看了萧绚一眼。萧绚垂首低眉,不敢对视,却听沐晨语气平和:

“你说得不错。而今多事之秋,选才更要不拘一格。现下我们求贤若渴,所缺的正是见识广博、通晓实务的人才,至于出身门第,则完全不必顾虑……”

或许是未料到君上竟欣然纳谏,毫无芥蒂,萧绚眉心微蹙,抬头竟是一脸愕然。而沐晨神色和缓,极为顺溜的将话锋一转:

“——所以,为天下苍生计,为江山社稷计,先生愿意稍稍委屈自己,在衡阳王府一展所长么?”

一气说到此处,沐晨面上带出了早已预备好的贤君专备求贤若渴式微笑,而殷勤的向前探身,趁着萧绚呆若木鸡,一把抓住了他的右手。

——这是他先前在历史组监督下训练出的绝技。先以“天下苍生”、“江山社稷”作道德绑架,再以笑容殷切作情感绑架;最后果断出手,效仿刘皇叔与诸位英贤握手交心、彼此知音的千古美谈,由此而三管齐下,不信有士人能抵挡住这一套同时夹杂历史韵味与现代创新的PUA组合拳。

果然,萧绚嘴唇微颤,俨然也不能抵挡。只是沐晨握手片刻,却眼见对面的清俊少年神色恍惚,狭长眼角中竟然有了一丝嫣红的……泪意?

——不会吧,只是这么点接触就又过敏了?

·

当日下午,齐王府发出了一纸公文,称现在天下板荡,求贤正该不拘一格。因而长安城中无论农工商贾百业之属,凡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出城拜谒郊外别院。朝廷于此广开门路,量才使用。

原本求贤求才是君王的大事,这等诏书非要上下细细琢磨不可。然而都省传看了这张公文,均以为这“农工百业”不过都是鄙俗贱务,与士大夫的经术典籍有云泥之别,若为此事大张旗鼓,实在有辱斯文,因而径直画敕下发,随后再不予理会。

第130章 编纂

除齐王下令广募贤才以外, 长安城中还传开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几日朝廷放松了京都的门禁,城内外的百姓便能互通有无,做一点小小的买卖。而城中市民出外采买, 便无意中围观了齐王在郊外开设的所谓“模范田”,于是口口相传, 迅速便流布内外,都说那“模范田”中耕作的农人不知被施了什么秘法, 犁地播种的速度居然比平常耕作时快上了几倍不止!

百姓所知不多,以讹传讹中难免夸大其词, 把郊外的那“模范田”的事迹说得神乎其神, 甚至声称在郊外看到了金光闪闪口吐烟雾,不但能自我行走且无需进食的什么“木牛”, 田地上还有白衣人往来施法,召唤来了铺天盖地气味古怪的“仙雾”, 笼罩四野, 无穷无尽,草木沾到就会枯萎。种种谣传匪夷所思,若不是城外尚无异样,恐怕城中自己都要被谣言搅上一搅。

当然, 种种夸张只是平民喧哗无知而已,长安城内的簪缨世家们却很明白底细,知道这不过是惟仁殿的那位掌握了某种新巧农具而已。不过区区农具就能将耕田播种的速度提上几倍,说来也算一件奇事。但贵胄名士对耕作的兴趣仅限于吟咏田园山水诗, 查问几句后没有搞懂这些观模怪样的新式器具,便索性抛之脑后——横竖齐王也没有就这新农具的由头搞什么安插亲信的操作, 那他们何必在意这点小事。

相较于这不大不小的琐事,士族高门最关注的还是齐王手中的长生药。自君臣双方勉强达成协议之后, 作为大臣们在诸多事务上让步的回报,齐王私下已经送来了几瓶药水“以供研究”,但数日来诸位勋贵府中已经召集了京师内外阴阳五行丹药鼎炉等诸多方术流派的顶尖大师,分析来分析去也没从药水中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因而这几瓶药水的归宿,终究还是落在了几位重臣长满皱纹的老脸上——而后也立竿见影的体会到了那返老还童般不可思议的妙处!

——而且还没有歪嘴!

有鉴于此,那探知药水的炼制秘法,就成了重臣们现下的当务之急了。至于齐王府在郊外搞点什么小动作,那似乎都可以暂且无视。

在这种怪异局势的掩护下,许多政令便这样无声无息的被高抬贵手,悄然通过。五月二十日,齐王下达敕令,在城内“不拘一格”、“广募人才”;五月二十一日,又令吏部颁下公文,任命了几个年轻的士人做典吏、参军一类的小官。这些士人多半是齐王先前招募于府中的英才,得个官职也不算奇怪。但敕令中有个叫“萧绚”的名字,就颇为引人注目了——按齐王递给吏部的条子,这萧绚应该是江南逃遁过来的士人,原本是兰台萧氏出身,只不过愤于南朝主昏臣懦、朝政昏乱,才特意“弃暗投明”而已。

来历倒是编得言之凿凿,但朝中官吏何等老辣,一眼就知道这纯粹是放屁。毕竟数十年来从江南投奔来的士人也不在少数,要是真把他们自称的什么“兰台萧氏”、“吴郡朱氏”等等当真,那只怕是再开一个朝廷,也塞不下这些高门大族出身的所谓“俊彦”。只是齐王亲笔批示,吏部自然不敢反驳,只能当作视而不见,原文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