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310)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好谋划!主持修葺的必然是位能臣,京中藏龙卧虎,果然非同寻常,不知在下可否一见?”

这最后一句是侧过身对左侧的杜中丞开的口——依朝廷规制,外州使臣入京后都要有京官随行;而杜中丞与使者十数年前在太学有过同窗之缘,自然当仁不让,一路随行陪伴。

——出乎意料的是,杜中丞听完这简简单单的询问,面上竟尔忽青忽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153章 韦夫人

杜中丞闭口不言, 面色板得好像发霉的门板。使者心中诧异,却也不能再说,只好沉默着一路回了驿馆。

送走杜中丞以后, 使者下令闭门谢客,立刻唤来了随行的侍从, 屏退左右径直发问:

“京中现下情形如何?”

他们这一次入京声势不显,背后却肩负着主君托付的重大任务。被使者带入京中的侍从都是千挑万选的精锐死士, 入城后迅速就摆脱了暗探的监视,带着极为珍贵的礼物拜谒长安豪门, 秘密联络京中的盟友。

侍从们叉手行礼, 神色却颇为古怪。使者立刻觉出了不对:

“怎么?”

“……属下无能。”侍从们低声禀报:“我等——我等求见了长安三品以上的大臣,但府邸中大门紧闭, 毫无声息,无论门丁如何通传请告, 府内都绝无回应……”

使者的脸色微微变了:世家大族之间彼此交谊深厚, 即使私下再如何龃龉龌龊,也断没有堂而皇之将宾客拒之门外的道理;更何况双方之间早有联络,私下暗通款曲无所不为,而今态度骤然如此决绝, 又是出了什么意外?

宦海沉浮风波险恶,由不得使者不心生戒惧。他定一定神,低声发问:

“到底怎么回事?”

两位侍从对视一言,迟疑着作答:

“重臣府邸上都是守口如瓶, 什么也问不出来。属下派人似乎打探,才隐约听到一点风声。似乎——似乎说是被至尊所迫, 不得不收敛锋芒……”

使者愣了一愣,本能的察觉出了异样:“被至尊所迫?真正是危言耸听, 匪夷所思!以京中的兵力而言,齐王——至尊怎么可能压得住这么多的重臣世家?靖难克敌清君侧或许做不到,两相对峙也无能为力么?何等的缪谈!”

任凭朝中风波诡谲,最后决定君臣地位的终究是力量的对比。按魏晋的惯例,皇帝以禁军弹压不法大臣威慑朝廷,而重臣们养蓄私兵制衡君上。力量的天平在博弈中起伏不定,但很难有哪一方能真正横压一切,口衔天宪——皇帝与大臣们能调动的财力都是有限的,谁也没法豢养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以过往的历史而论,即使皇帝强势绝伦,御林军兵强马壮,大臣们也绝不至于俯首帖耳,全无反抗之力!

但惊愕只是一刹那,使者很快醒悟了过来:他带入京城的都是精兵强将有识之士,当然不会听风就是雨的传播无稽谣言;他们既然能将此事上报,必然是观察到了什么非同寻常的迹象。

所以他并未发怒,只是点头示意侍从们继续解释。这些精心挑选出的死士匍匐在地,低声奏报搜罗到的见闻。他们在城中四处查问,但重臣们无不三缄其口;重金引诱下倒是有不少小官小吏愿意开口,可交代出的消息却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这些人信誓旦旦,声称在骚乱之夜亲眼目睹了城中的巨响轰鸣异光冲天,好似有天神降下雷霆与烈焰,倾泻不可遏制的怒火。

这种近乎于神话的梦呓当然没有什么说服力,但精兵强将们从混乱的情报中推断出了关键的信息——不管长安朝廷采取了什么怪异手段,他们都的的确确在短短一夜之内平息了波及整个京城的骚乱,并且令行禁止严守机密,到现在都只能传出荒诞无稽的谣言。对于稍微了解官僚体系运作的士人而言,此种手腕所带来的震动还要更甚于鬼神之说,由不得他们不心生警惕。

听完陈述后使者不觉沉默。他在州府任职已久,当然明白这种无孔不入的控制力是多么匪夷所思,更不用说还能统合百官,震慑心思各异的重臣……但他思来想去,在心中将各部各府的名单翻了一遍,却还是觉得迷惑不解——以他们多年以来收集的情报,朝中似乎并没有这样厉害的人物啊?

“打听出平乱的细节了么?”他低声道。

“城中的消息莫衷一是,属下无能,实在理不清楚。”侍从俯首道:“只是听说,指挥平乱的似乎是齐王手下的几位谋士,而今正居住于城郊的别院……”

使者心中一凛,随即记起返程时的一点细节。当时他曾在杜中丞面前旁敲侧击费尽口舌,试图打探主持京中修葺工程的贤士;虽然中丞大人三缄其口,但被反复骚扰后还是不胜其烦,只能在下车前随手一指城墙之外,而后匆匆拱手告别。

城墙之外会是什么,莫不就是那闻所未闻的别院?

他心思百转,但无论如何再也想不出第二个可能。无论是平乱手腕还是修葺工程,两者都需要极为高明精细的操作。而历数朝中衮衮诸公,并无一人有这样的才华与机敏。

……难道真是齐王招募的贤士?

此时三国余风未衰,人主礼贤下士,渴慕能招揽到诸葛丞相一样匡君辅国的贤臣;但斯人已去不可再得,休说山野中有什么卧龙凤雏,投奔来的多半都是鸡鸣狗盗之徒。而今齐王骤然翻出这样的底牌,倒真叫人意料不到,一时反应不过来。

眼见上司愕然不语,侍从们向前一步,低声奏报:

“现下城中尚未完全安定,属下是否依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