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312)
使者缓慢眨了眨眼, 几乎以为自己的眼神出了差错。他犹豫片刻, 才屈指轻敲马车油壁,命随行的侍从立刻下车, 去探一探这位举止怪异的贵妇人。
侍从仅仅与贵妇人身边的丫鬟交涉了几句,便匆匆转身, 在马车下俯首禀报:
“那位贵人向大人致意, 但说现在家中多事,实在不能相见,请恕她无礼。”
“家中多事?”使者自窗中凝望着贵妇人的身影,眼见她颜面抽泣, 却从未抬头往马车看上一眼,所谓的“致意”显然只是下人的托词:
“这是谁家的亲眷呢?”
“似乎是黄门韦侍郎的夫人。”
使者沉吟不语,心中却不觉微微一动:入京前他已经听过黄门韦侍郎的遭遇,据说是因为涉嫌炒作粮价, 因此被至尊下令扣在宫殿之中,而今仍然不得自由。
但被诏令询问也算常事, 甚至受罚贬谪都是寻常。为何韦夫人如此张皇失措,就连最基本的仪态都置之不理?
长安官场暗线密布, 使者曾经收到过一些暧昧的情报,隐约指出了黄门韦侍郎与弘农杨氏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那么,韦夫人即使恐惧求助,想来也该在杨尚书府,而不是这个神秘莫测的郊外别院。
眼见韦夫人已经被扶上了马车,使者又敲了敲车壁,低声下令:
“转头。”他道:“我们去拜谒黄门韦侍郎府。”
·
韦夫人的匆匆来访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别院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指挥修葺工程。七八日的高强度挖掘之后,京中大小府邸已经尽数被夷为平地,地基被修平拆出的木石沙土填入街道沟壑,来不及收检的金银珠宝则尽数进了拆迁队流民的腰包,权当是辛苦劳作之后的外快。
按理说这样的动作无异于公开抢劫,但府邸的主人们对此保持了惊人的克制。虽然施工的报告如期呈上政事堂的木案,但面对着报告中损失惨重狼藉一地的亭台楼阁,当政的重臣们并未大发雷霆痛加惩处,甚至没有下令让施工队稍作收敛。他们仅仅只批示了一句例行公事的回复,而后便将公文发转,再不理会。
相较于对修葺工程的冷淡,政事堂似乎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农事上。他们反复颁布公文晓谕令各部堂官,要求上下官吏戮力同心共劳国事,值此京都多事之秋,一定要实心用事,将六月夏粮收获的各项事宜踏实办好。
按北朝百年的惯例而言,固然农耕为万事之本,但区区一季夏粮还不值得让政事堂如此劳心——江北气候使然,一年中大多数作物都在秋季收获;能在夏日收成的也就是点添零头的三瓜两枣,实在不算什么要紧。但眼下的光景却颇有不同;不仅是朝廷上下郑重其事,就是这原本鸡肋的夏粮收获,似乎也大大突破了往日的印象。
自半月以前,便不断有下乡巡视的小官上书朝廷,称沿途所见的小麦与高粱一茎九穗、垂实累累,俨然是丰收旺盛之象;又称田地中害虫绝迹、杂草不生,农人无不喜上眉梢。
以这些小官的本意,原本打算以这嘉禾的瑞兆奉承改朝换代的至尊;可后来京城骚动乱兵作祟,吓得将报祥瑞的种种奏章尽数咽下了肚去——贼寇已经包围宫门,下面还在称颂祥瑞,就是阴阳怪气也不能这么开搞。不过祥瑞没有报成,原本上奏的见闻却不能撤销。重臣们仔细阅览了这些奏表,心中渐渐有了共识:今年这个夏粮,恐怕收获会相当丰硕。
以北朝旧例,京师本来日日都有农官巡粮上报。但宫变之后兵荒马乱诸事废驰,这项制度也荒废了良久。而今政事堂特令重启,专门挑选了最为老道熟练的小吏检视良田,想要探一探国家的底子。
这项公事不算繁琐,备齐人手后两三日便清点完毕,造册复核之后,主事的官吏恭恭敬敬送入了中枢。按理说这样的账册要仔细审查数日,但民部的司农官仅仅等候片刻,便听到政事堂内一连声的传唤。司农官整理衣衫诚惶诚恐入内,却见重臣们神色不愉,当值的相公摊开账册,登时便朝下属拍了桌子:
“民部就是这么办事的!”相公厉声道:“下面的小吏骗你们,你们就来骗我们!我们又该骗谁?欺天吗?!”
说着扑啦啦一声响,一本陈年老帐册当头便飞了下来。司农官一缩脖子躲过暗器,定睛一看不由暗自叫苦:这本账册收上来时他们便知道不对——依上面核对的数字而言,除远郊的农田只增产两成,勉强算是正常以外;京城附近的产量收成居然都翻了一倍有余,简直是在侮辱常识——政事堂的大人们或许对农桑一窍不通,但人家手中好歹有往年的账本,这哪怕会个基本的加减乘除,看都能看出不对吧?
当然,数字如此离谱却还坚持上报,民部也自然有民部的苦衷。司农官赶紧叩头请饶,语气哀切:
“下官——下官也颇有疑虑。但——但这是京郊‘示范田’报上来的数字……”
当值的相公微微一愣,不由抬头与几位侍中尚书们对视:他们早就知道齐王的别院在招募流民开辟所谓的示范田,但对此从来没有留意,当然更想不到这示范田能搞出这样的狠活……相公回过神来,语气却依旧严厉:
“就算再如何肥沃的田亩,能种出这样的产量么?你们连核实都不做的么?”
司农官连连俯首,哀声道:
“属下,属下也曾派人问过,但田庄的人只说是播种有方,稻谷一株多穗,所以这般丰收。”
相公慢慢收回了目光,转头瞥一言身侧正襟危坐的同僚,彼此都在对方的眼中窥探出了一点讥讽。听到这句话时他们已经知道这本怪异账册背后的猫腻了,但正因为如此才感到滑稽——所谓“一株多穗”,是盛德巍巍天生嘉禾的瑞兆,示范田的人报上这样离谱的产量,想必只是为至尊渲染祥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