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283)
李意清正在思考如果妥善安置士兵,盛蝉道:“兄弟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的,匪患狼灾,什么没见过,不拘什么倒地就能睡。”
说完,她顿了顿,自然将手搭在李意清的肩头,搓了搓手道:“不过要是能有吃食,就更好了。”
八百人的饭食。
李意清犹豫了一瞬间,立刻点头道:“好不好吃不敢说,但肯定管够。尧臣,你去府衙再去问问,是否还有布帐。”
士兵们一路奔波至此,怎么能真的躺地上和衣睡上一宿。
元尧臣闻言,默不作声扫了盛蝉一眼,见她没有反对,立刻道:“嫂嫂放心,盛将军放心,尧臣定然将此事办妥。”
盛蝉虽然说着不在意,但是面对这些随她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睡得舒服。
她笑:“那就拜托元小兄弟了。”
元尧臣面上一抹绯红,他有些张皇,结结巴巴道:“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说完,转身就走,左脚绊着右脚,似乎连路都不会走了。
李意清看着元尧臣的背影,忽然忍不住想笑。
盛蝉也觉得这个弟弟可爱得紧,吩咐士兵先就地休息,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难民就帮上一把后,跟着李意清进了城。
她拉扯着李意清的衣袖,语气惊叹:“这弟弟这么害羞,是怎么做到少东家的位置?”
真的不会与人谈判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吗?
李意清看着盛蝉清澈的眼眸,笑着道:“才不是呢。”
元尧臣当然不是这样的,即便是初见之人,他也能谈笑风生。
他紧张的原因,无非是眼前人。
盛蝉继续道:“不是吗?那我怎么觉得他很是拘谨,仿佛我要吃了他一般。我当真有这么吓人?”
李意清站定,认认真真端详着盛蝉的面容。
“银鞍白马驰风去,铁画银钩落笔间,玉面如花映日辉。”
盛蝉:“你又说些我听不懂的话。”
李意清莞尔:“不吓人,夸赞你玉面如花,英姿飒爽。”
这两个是好词,盛蝉笑眯了眼睛。
盛蝉一身红衣戎装,走在舒州的街道上很是显眼,不少人围在旁边好奇张望,却不敢真的靠近。
两人进入仁清堂后,闻声而至的厨房师傅离开走了出来,目光惊讶地扫过盛蝉,问李意清道:“这位姑娘可是要在堂里用饭?”
李意清朝着厨房师傅狡黠一笑:“是啊,我朋友远道而来,能不能吃上饱饭就看师傅的了。”
厨房师傅:“害,这有什么难的,我巴不得人越多越好。”
李意清:“……嗯,放心。”
厨房师傅:“什么放心?”
厨房师傅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法发挥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点,李意清自然也不例外。
她在心底估算了一番元尧臣的办事速度,以元尧臣的细心程度,应该会让人按时运些粮食过来。
恰好此时,堂外传来一声呼唤:“掌柜在不在,这是送来的菜。”
雨后新鲜的菜保留下的十不足五,沾了水后不易保存,听到有人收购,不少农户微微犹豫,还是出了一部分。
虽然家里人要吃,但是囤积下来也会坏的,不如趁现在换了银钱,等日后有余粮了换些白米白面。
杜于泉和厨房师傅对视一眼,杜于泉率先朝外走去。
半响后,杜于泉指挥人将菜运到后院,拍着袖子进来,“怎么那么多菜,是要办宴席吗?”
厨房师傅闻言愣住,捣腾着两条腿往后院跑,看清菜的数目后,张大嘴巴。
“这这这……”
这得是什么规格的宴席啊,需要用到这么多菜。
李意清错开视线,盛蝉轻咳一声,“大约八百余人。”
厨房师傅惊呼出声:“多少?”
李意清伸手比了一个数字“八”,认真严肃地点了点头。
盛蝉看李意清的后脑勺就知道她心底打着什么算盘,立刻道:“师傅,你刚刚才说是希望人越多越好对吧,那我们八百个人,就指望师傅了。”
李意清:“有劳师傅。也不拘吃啥,管饱就行。”
厨房师傅眉头一拧,皱眉道:“什么叫管饱就行,咱仁清堂出去的就不能难吃。八百人是吧,行。”
他一面说着,一面伸手擦着自己额头上的汗。
得趁现在还有时间,找几个人来帮自己的择菜和洗菜。
厨房师傅打定主意,立刻动手忙活了起来。
李意清和盛蝉站在后面对视一眼,跟在厨房师傅身后帮起了忙。
师傅认识的人多,很快凑齐了六个人,协力之下,速度也不慢。
洗净切好,李意清和盛蝉没了用武之地,被师傅推攘了出来。
“在外等着吧。”
两人被里面的油烟味呛到,连连咳嗽,听到师傅的话,如蒙大赦。
出来后,正好遇见回来的元尧臣。
元尧臣满脸春风得意的喜色,见到盛蝉的一瞬间立刻收敛了几分,用手抵住唇边道:“布帐已经准备妥当,先行送去安置了。剩下这些人帮忙送,应当不是……”
他话音未落,忽然肩膀上传来一道重重的力度。
盛蝉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笑容灿烂:“好样的,弟弟你年纪看着不大,做事却很稳妥。”
元尧臣:“哪有,开过年来十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