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46)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那女子一身红衣,骑着一匹白马,英姿飒爽,如同一颗流星般闯入他的世界。

可她太灿烂太高贵,他只敢仰望,不敢碰触。

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颗灿烂的流星,再次飞走,亦将自己的心带着飞走了。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让沈明觉牵肠挂肚却不敢表露丝毫的女子,此时正坐在帝都最豪华的樊楼里,陪母亲喝茶吃点心,却是食不知味。

秦王妃见她黑瘦了许多的小脸,想到她回到秦王府时竟然是先召女医,说是一路骑快马,大腿内侧被磨破了皮。

秦王妃心疼的掉眼泪,又是怜惜又是责怪地道:“为何赶这么急?你慢慢坐船回来就好啊!

等你哥回来,我定好好教训他,瞧瞧这大半年,怎么照顾你的!”

悦真轻笑道:“女儿想母亲和父亲了啊!怕你们还在责怪我离家之事,只恨不得立即回来见你们,所以就跑得快了些。

没事的,皮外伤,养养就好了。”

秦王在外面听到,亦是心疼的一叹再叹,非常后悔没跟女儿商量就要给她许配婚事。

否则她也不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亦不会受这么多苦。

他已经听的那护卫们说,一路上郡主不知疲惫,不要命地往帝都赶。他们怎么劝都劝不住,除非遇到暴雨天,她都会赶路。

秦王将一路护送的护卫骂了一顿,郡主要赶路你们不会劝着点吗?又怪儿子,怎么照顾妹妹的,人黑了瘦了不说,还没精神了。

想想以往,悦真不论何时都是神采奕奕的,哪像现在,常见她出神,不习剑不练拳,经常盯一朵花一片叶,一看就入了神。

秦王只当她是一路赶路太累,便总叮嘱王妃,多带她出门散散心,多带她买些东西,在帝都好好逛逛养养精神。

这不,一大早母女梳妆打扮后,不在家中吃早膳,而是来樊楼吃。

樊楼一面是湖景,一面是街景,一面是花园,四面窗户打开,便能看到四处景致,是帝都贵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秦王妃见女儿食欲不佳,不禁问道:“可是在新安呆太久,不习惯帝都的饮食了?快趁热尝尝,在新安吃不到这样精致的茶点吧!”

悦真笑着摇头:“新安的茶点虽没樊楼多,却也别有风味。女儿在新安吃的很好。”

“吃得好还瘦了这么多!唉,我跟你父亲接到密信,说是新安进了海盗,你差点被捉,你父亲急的都要面圣,立即带人去新安接你呢!

幸好你又立即传信说正在往家回。对了,信上说是沈县令的妹妹代你被海盗掳去,她可有事?”

悦真眉微皱,她不知道怎么传到帝都就传成这样?万一世人皆以为佳肴曾被海盗掳去,对她名声可是非常不好的。

正色道:“母亲是从何处听说沈姑娘被海盗掳去的?她确实是替女儿受过,甚至以身犯险,为女儿差点把命丢了。

不过她被未婚夫谢大人救下,人根本没离开新安一步。母亲替女儿查查,这谣言是从何处来的?

定要平息了,万不能因此让沈姑娘名声有损!”

秦王妃听她说的郑重,可见那个沈姑娘与她关系是极好的,再者她与女儿有救命之恩,岂能不上心!当即让人告知秦王,追查此事。

很快秦王查到,谣传沈姑娘被海盗掳去的话,是从东宫传来的。具体传谣言之人是谁便不知了。

悦真很是怒火,甚至这个愤怒一时让她没心思去想沈明觉,誓要将造谣之人揪出来。

不过最重要的是先令秦王府的人在市井之间平息传言,悦真找了十来个说书先生,在帝都各大酒楼茶馆说一场惊天动地,感人至深的新安战事。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了四更哦,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点一下催更视频吗?君君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第335章 在帝都出名的沈家兄妹

话说海盗夜袭新安,捉到新安沈县令嫡亲妹妹,以沈姑娘的命要挟沈县令开城门放海盗进城。

沈县令和沈姑娘铮铮铁骨,娇弱的沈姑娘在城墙之上大喊:

“兄长,就是我死了也不能开城门!绝不能让这些海盗为祸百姓啊!”

沈县令看着满城百姓,含泪道:“妹妹,是为兄对不起你!

为兄绝不能弃百姓不顾,绝不能开城门的!若你枉死,为兄会替你报仇的!”

海盗见要挟无用,愤怒之下,竟然欲将沈姑娘从城墙之上抛下活活摔死!

千钧一发之际,礼部主客司谢清涛大人从倭国出使回来,正好带了一阵大军,从城外包围海盗。

他快马奔向城墙,一把将坠城的沈姑娘接住。

英雄救美啊!

随后谢大人联合沈大人还有驻守水师,将海盗杀得一个不留。

沈姑娘感激谢大人的救命之恩,并见谢大人仪表堂堂,文可出使诸国,武可杀寇救人。

谢大人见沈姑娘才貌无双,兰心蕙性,悍不畏死。

便跟沈县令求娶沈姑娘,如今两人已订亲,谢大人又赶往倭国战场,只待此战大捷,两人便能成亲。

当真是我大周好儿女!只有我大周盛世,才有出沈大人和谢大人这样的豪杰,才能出沈姑娘这样的高义闺秀啊!

说书人慷慨激昂,如亲眼见到这一场大战一般,讲得活灵活现。而听书人一样听的入神。

这个故事中没有郡主,因为若皇室郡主出现在故事里,不论是沈姑娘还是谢大人的风头都会被抢走。

并且悦真是离家出走的郡主,出现在这个故事里就更不妥当了。自然是隐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