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花开(49)
宋栾树叹了口气,坐到床上。
把沈温瓷揽人了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低声:“我在。我跟你站在一边。”
她那日的情绪,是晓事以来难得的失控,因此,又怎会注意到,宋栾树此人难得的温柔迁就。
他抱着她,手心轻轻拍她的后背,用哥哥甚至长者般的耐心,对她说了许多许多的话。
她努力在听,却依然忘得一干二净。
可是,只一句,她未尝刻意,却支撑她走了好久好久。
"温温,你永远不可替代。”
第24章
估摸着出成绩的日子,沈温瓷先去趟外公家。
机场,沈温瓷看着带墨镜的阿达,问:“怎么是你?少龙呢?”
阿达顿了顿,神色闪躲,“霍少叫他处理点事情,还没回来,所以让我来。”
沈温瓷没多想,给了他一个地址,“把东西送到这里,小心点。”
来接机的是沈温瓷的二舅妈,一个富态的精致太太,小香风的裙装,春风满面的,红红白白,笑得发花,眯细着媚眼,略有两根前刘海飘到眼睛里去。
“乖乖,累不累?坐了那么久飞机肯定累了。”二舅妈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自问自答,着急的招呼他们:“你们快上车,你阿嬷爷爷都在家里等你呢!”
“舅妈,我就不去了,我得回趟家先。”宋栾树说。
沈温瓷外公家和宋家恰好是相反的方向,不顺路,况且也没有外出回来自己家不回上别人家的道理。
隔着车窗,沈温瓷望着他。
宋栾树用指尖刮了刮她的脸颊,“你自己可以吧。”
二舅妈见状,假意去看行李,给他们留下说话的空间。
美好的事物总会让人感觉心情愉悦,二舅妈看着“藕断丝连”的俩小孩儿,强忍着笑意。
姜家和宋家不在一个圈内,原本她是不认识宋栾树的。
大概是四年前吧,他们上初二那年,宋栾树突然出现在姜家,愁容满面还略带着点可怜。
具体发生什么事,她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漂亮又矜贵的男孩子,哭着跟姜老爷子控诉沈温瓷不理人,冷暴力他。
小辈的事情,长辈一插手就变了味。姜老不好处理,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幸好后来,沈温瓷来了。
十四岁正是叛逆的年纪,叛逆到路边的狗都得挨两脚,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惹恼了她那平易和顺的外甥女。
临走前,还拉着沈温瓷后头衣角,声音又低又沉的道歉。
她也就只见过宋栾树那一面,没想到他今天还跟着沈温瓷叫她二舅妈。不过,她听着倒是顺耳。
沈温瓷眉眼弯弯:“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回外公家又不是去哪。”
他嗯了一声,像是在说看吧有什么面对不了的,大家都很爱你,是你顾虑太多。
他说:“明天我过去找你,你有事打我电话。”
两人分别,一个小时后,打开黑色的荆棘铁栅门,一辆宾利稳稳停在一座气派的白色洋楼前。
洋楼面前是一座小小的白色喷泉,楼外的墙柱皆装饰着美丽的天使雕像。二楼露台的白石栏杆上缠满了粉色的蔷薇,甚是好看。
“乖乖,怎么这么慢噢,阿嬷在家等你好久,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阿嬷老远听见车声,走了出来。
沈温瓷的头发长得快,一段时间没去修剪,这会儿已经长到胸前了。她用皮筋把头发全数扎起,露出光洁的额头,整个人素面朝天的,却仍漂亮像是带了妆。
杏眼璀璨,肤色白如瓷,唇色不点而红。
阿嬷就迎了上来,抱着她左看右看,唠叨着:“怎么这么瘦啊,不吃饭是不是!”
沈温瓷笑,“哪有,我藏肉,结实的很。”
茶几前坐着的外公却淡定,听她喊了声爷爷,便开口让人准备开饭。
“快点过来吃饭,都肚子饿了吧。”二舅妈带她落座,“你阿嬷今早特地去早市买的鲜鱿鱼,亲自下厨做的,也就你这么大面子哦。”
“少贫,”阿嬷笑骂,“乖乖好久来一次,嬷嬷煮点你钟意吃的,你多吃点。”
姜家没有那么多餐桌礼仪,说说笑笑,扯到了姜时熹,沈温瓷说前两天去锦州,时煦哥说他在这呢。
二舅妈:“他整天没闲的,前两天说跟朋友去西北跑马去了,没人管得住他啊。”
“成绩是不是明天出来?”二舅妈见她吃的差不多,叫佣人给她盛汤,“你大哥哥二哥哥今晚回来啊,那几个大学生比较懂这些的,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松茸鸡汤一上桌揭开盖,热气腾腾的鲜香就扑面而来。
二舅妈把手里的鸡汤在她面前放下,沈温瓷也不好再客气推辞,只好拿起勺子,应付似的吹凉喝了口。
动作忽的顿住了。
满腔的鲜味在口中炸开,透过舌尖丝丝蔓延开,汤里是鸡肉和菌类混在一起特有的清香可口。
阿嬷见她呆呆的表情,笑道:“鲜掉眉毛吧?你爷爷特地找一个云南商人留的,就等你过来吃啦。”
沈温瓷默默咽下这口汤,心里暖暖的,好像这些天的担惊受怕都烟消云散般。
露出小女生的娇憨,“还是阿嬷爷爷疼我。”
二舅妈自己也舀了一碗,小心翼翼吹凉,她看着沈温瓷因为喝完汤被热气氤氲得白皙红润的脸庞嘴唇,甚至露出了点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