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骨(135)
“也许吧……”沈辞喃喃,“可是现在还来得及,我们可以试一试啊,赶紧募集足够的粮草补给吧将军,不能指望朝廷。我们要自己做好准备,白厄也好邻国也罢,他们远道而来,补给必定不如我们,按照北川军的屯粮标准,我们有机会的啊!”
“没有机会了……”大将军合上眼睛,掩去眉眼间的痛色,“北川城屯粮的仓库被投了毒。我们没有存粮了。”
沈辞心里一沉。
“我已经让副将带人将城中居民分批撤离北川。但人太多了,还需要一段时间。”大将军脸色苍白,难掩疲惫。
“阿屿此刻应当正带人出发,你随他一同走吧。这些天他都在找你。”
找我……沈辞怔怔的。
找我做什么呢,都这么乱了,你找我干什么啊。
“敌军攻城应当也就是这几日了,要赶紧转移居民。北川军会尽量拖延战局,给百姓们更多的时间。”
时间。
北川城已经被舍弃了,大将军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的百姓争取更多撤离的时间。谁也不确定敌军攻打北川的意图,以及攻破北川后会不会继续往南。
南边的城镇已经架好了防线,谁都知道北川城粮仓被投毒的事情,因此接收北川居民的审查十分严格,进度极其缓慢。
时间。
北川最缺的就是时间。
大将军在北川城外设了无数道防线,一里一里的后退。北川军在拼命的坚守,敌军几乎是踩着北川将士的尸骨一寸寸的逼近北川城。
沈辞加入了护送居民离开的队伍,不眠不休的跟着一起往返北川和南边城镇。
那天沈辞护送完一波居民,回城时遇到正在出城的赵屿。
年轻的将军满身疲惫,可还是对着他的先生笑了笑。
沈辞很想和他说说话,但没有时间。
“哎,那不是赵将军吗?怎么没去守城,跟着咱们这些杂牌军一起送人了?”
“听说是因为之前受了伤,大将军不让他上阵……”
“啊……都说大将军对赵将军好,果不其然啊。”
“可不是吗,赵将军可是大将军从小带大的,两人感情深着呢。听说赵将军这次哭着闹着要上阵,是大将军以性命相迫……”
沈辞在一边听着,久久无言。
这日傍晚,沈辞在城中见到了刚刚归来的将军。大将军受了不轻的伤,半边身子都是血污。
“赵将军想上战场,将军怎么不许呢。”沈辞问了一句。
大将军靠坐在城墙根上,用烈酒浇洗着伤口,半响才回了一句,“他不能死。”
沈辞心里一震。
这一世的大将军也比他要勇敢。
他不能死。
沈辞咬着牙,心想,对啊,他不能死啊。
赵屿和大将军如此相爱,怎么能死呢。
那一晚沈辞抱膝坐在城墙下头,想了很多。如果北川的居民已经尽数撤离,如果来的敌军并不是对整个大烨虎视眈眈的白厄人,如果他们只是邻国的部落并且后继无援,那么他们即便攻破了北川城也没准不会南下,即便南下,也未必会赢得了大烨。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并不需要殿下以血肉祭阵让时光回溯?
殿下和大将军,是不是可以不用死?
北川军已经死了那么多人,能不能就让殿下和大将军活下来……
一直活下来,没有什么十四年的轮回,没有这一世和下一世,没有李代桃僵鸠占鹊巢的沈辞,就只有殿下和大将军,一直都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样的话,殿下是不是永远都是如今的模样,灿烂热烈,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憾无悔。
沈辞闭上眼睛,已经有了决定。
城下骨-80
数日后,北川军终于退无可退,敌军兵临城下。大将军麾下只剩了几千人马。
大将军在城墙根下,跟大家饮了最后的壮行酒。
“先生,你为我们做的已够多了,喝了这碗酒,就请离开吧。”
大将军道。
“好说。”沈辞也不推却,看着将军喝完酒,然后低声道,“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大将军面色疑惑,但还是点头,与他一起走到院落后无人之处。
下一刻沈辞抬手一掌劈在大将军脖子后,大将军多日受伤加上劳累,身体状态已经极度不好,此刻也是毫无反抗的就被打晕了。
沈辞迅速的更换了两人的衣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铁面具带上,将昏迷的大将军扶上马背,牵着马绕回士兵前。
“先生劳累过度,体力不支,昏迷了。”沈辞随手一点,是从前赵屿麾下的人马,“你们几个,护送先生离开。”
北川军令行禁止,哪怕生死之际,也无人质疑大将军的决定。
“他是你们赵将军心尖上的人,务必护好了,亲手交到你们赵将军手上。”沈辞压低声音,刻意模仿大将军的声音。
幸好大将军最近受得伤太重了,声音一贯虚弱,倒是和沈辞有几分相似了。
“将军为何带着面具?”有人疑惑的询问。
“本将军受伤过多,脸色不好,不愿敌军看出我的虚弱。”沈辞早已准备好说辞,“平白长了敌军士气。”
沈辞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高,但极郑重。
“本将军奉命驻守北川,与北川城同在,必要战斗至最后一刻,不流尽最后一滴血,不碎掉最后一块骨头,本将军绝不倒下!”沈辞长剑高举,长发烈烈随风,“诸位将士,谁愿与我,共守北川!”
“愿!”
“愿!”
“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