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境通古代(128)
“瑜丫头,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老夫人还想继续劝说,“既然你说怀瑕还活着,更不该自暴自弃。”
“老夫人言重了。”孟怀瑜轻轻地揉着腕间的红痕,道,“我不会自暴自弃,怀上皇孙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于我来说是一条捷径。”
通向她复仇的捷径。
某种角度来说,小姑娘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都认为这个孩子是自由出入皇宫的一把□□。
皇室重血脉,不会让孩子流落在外。
除非祁乾当场跳出来否认这个孩子存在的真实性,但他不会。
孟怀瑜再次后退了几步,站在廊灯洒下的橘红烛光内,
漆黑的瞳内是正在絮絮跳跃的火光。
她眼眸微微弯成月牙,温柔又疏远道:“今日来此是有要事与侯府夫人商榷,不知怀瑜可否先行一步。”
第69章
见老夫人拧着眉头, 似乎还在思忖着说些什么,孟怀瑜继续补充道:“晚些还得赶回去演出,误了时辰不好。”
老夫人看着她的肚子, 脸色难看道:“怀有皇孙,太子竟还让你继续出去给那些不要脸面的人献艺?”
“我付出劳动, 得到赏银,等价交换, 如果没有客人存在, 教坊便没有存在的意义,况且教坊为皇室开办,望老夫人谨言慎行。”
孟怀瑜顿了顿,不给老夫人说话的机会,行礼道, “愿老夫人福寿安康。”
话毕, 绕过老夫人往游廊的另一端走。
“怀瑜。”老夫人不甘心地唤道,“你当真要一错再错?”
孟怀瑜没回头, 毫不犹豫地大步离开,侯府偏小, 加之她不是第一次来, 轻而易举就找到了陶氏所居住的院子。
跟着半路劫到的丫鬟踏入院内,先入耳的是孩童抽泣的啼哭声。
屋子里的灯火很暗, 孟怀瑜能瞧见映在窗户上摇晃的影子,伴随着若有若无的歌谣哄唱。
“你们夫人如今腹中所怀是第几胎了?”孟怀瑜问领路的丫鬟。
丫鬟犹豫了下,回头瞧了眼来路,又左右张望了下才小声道:“前头两位都是姑娘, 老夫人觉得要留下个嫡子,便劝着夫人再生一个。”
孟怀瑜伸手将被风吹乱的发丝拨到耳后, 啼哭还在继续,听久了未免心烦意乱。
她迈上台阶继续问道:“有请大夫来瞧过脉象吗。”
这话说得很委婉,但丫鬟是个明白人,她放低手中的灯笼照亮脚下台阶,边轻声回道:“瞧了,说是位小公子。”
“小公子啊。”孟怀瑜轻喃着重复了一遍。
有点不好办了,一旦陶氏自满现在的生活,那她的计划会被这个尚不确定男女的胎儿掐灭。
她抿了抿唇,站在门口看着丫鬟敲响房门,说着统一的通报话术。
门开得很快,一股奶香味混着难以言喻的臭味拂面而来,又在瞬间被秋风吹散,陶氏单手抱着婴孩,另一只手拿着玩具,似乎还在哄。
盘起的发髻散落了几缕长发,约莫是被在空中摇晃的小手揪下来的,面上尽是疲惫,眼尾也比上次见时多了几道划痕。
瞧见少女似乎还愣了下:“侯爷不在后院,孟姑娘走错了?”
孟怀瑜礼貌地行礼,嗓音轻柔:“今日来侯府,本就是找夫人有要事相商,并未走错。”
一旁的丫鬟默默行礼告退,半开着门被一只手彻底拉开,从里头出现一个丫鬟,是孟怀瑜见过且相处两日的人。
“奴婢见过孟大姑娘。”冬枣想接过缩在陶氏怀里的婴孩,但孩子一到她手里便像条蚯蚓挣扎扭动,伸着手拼命地想到母亲怀里。
陶氏叹了口气,无奈地接过孩子:“无妨,我自己来,你和夏至去小厨房泡壶茶,再端些糕点。”
两人齐齐应道:“是。”
冬枣离开前,暗弱弱地瞥了眼孟怀瑜。
“入深秋后,晚间风大,快进来坐着暖暖身子。”陶氏抱着婴孩坐在软榻上,调整成相对轻松的姿势,看向孟怀瑜,歉意道,“让你见笑了,幺儿自出生起就爱粘着我,试了无数种法子都放不开。”
“孩子欢喜母亲,是好事。”孟怀瑜视线下挪,定在哭到小脸通红的幺儿身上,大约一岁多点,长了两颗乳牙,圆溜溜的眼睛里含着泪水,睫毛被打湿粘在一起。
与侯爷有五六分相像。
陶氏垂下头,瞧着正好奇地盯着陌生人看的女儿,嗓音下意识变得柔和:“她姐姐出生没多久,便送到老夫人膝下养着,起初我还发了很大脾气,现在想想有人帮着养孩子反而能落个清闲。”
孟怀瑜环视了一圈屋内,清雅大方许是多了孩子的缘故,微微有些凌乱,倒有了几丝人情味。
她视线在陶氏隆起的小腹上停留了一瞬,直白道:“听闻你母家遇到些难题。”
陶氏正用帕子擦拭孩子嘴角溢出来的奶水,闻言,惊得手颤了下:“你今日来此是为?”
孟怀瑜取出放在荷包里的纸张,递到她面前:“看完这个,我想同你谈谈关于上辈子所发生的事。”
手里的帕子从指尖滑落,陶氏震惊地看着面前神色认真的少女,好半晌,眼瞳一点点下挪定在布着折痕的纸张上。
字迹凌乱且奇怪,每个字都很标准,带着笔锋,但组合在一起便有些难以入眼。
震撼之余,陶氏问道:“这是你写的?”
“不是。”
陶氏莫名松了一口气,下一瞬又听见她说:“是我的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