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125)
晚风吹过衣摆,带着雨后花的芬芳。
在凌音院前分开之际,容璇轻声道:“陛下怎知我会在这里?”
祁涵笑了笑:“明琬宫中,朕无意寻到了一封赋税条陈。”
冬日里信手写下的书文草稿,容璇自己都已忘却。
“况且……”帝王望入她的眼底。
那一年赈灾毕离开江南时,她说有机会想再好生看看江南的春景。
他们终会重逢。
。
第62章 归家
月华倾泻, 洒落一层银辉,凌音院内烛火早早熄下。
白日里经了太多事,榻上的女郎却是辗转难眠。
她看着一道月光映在锦衾间,听着晚风时而拂过叶梢的声音。
更鼓敲响, 滴漏声断。
虽然临睡前吩咐侍女于辰时中唤她, 但清晨的阳光透过厚厚的帷幔时,容璇自然地便醒转。
睡了不足两个时辰, 她醒时竟也不觉得累。她拢着锦被坐了一会儿, 方预备起身。
侍女为她送了温水洗漱, 又笑着道:“郎君早膳想用些什么?”
几缕阳光透入轩窗,容璇想了想道:“暂不必了。”
她换了衣衫出门, 过天鸿院时,碧草上的露珠尚未消散。
院门开着,天鸿院庭中的杏花树下,祁涵方提笔写罢书文。
暗卫放飞了鸽子, 碧蓝的天空下, 白鸽灵巧地振翅高飞。
容璇驻足于原地, 望那鸽子的身影渐渐消失于天际。
她没有转眸看行到自己身畔的白衣郎君,只问道:“出事了吗?”
祁涵笑一笑:“景和那边递来些消息,没什么要紧的。”
无需他明言,容璇亦知道他此番江南一行政事缠身。
明后日皆为公事,真正闲暇的也只有今日。
风吹落几瓣杏花,祁涵望着穿戴齐整的女郎:“你今日要去何处?”
“闲逛罢了。”她扬起一抹笑, “要同我一起吗?”
帝王欣然应允:“好啊。”
容璇便道:“那你从正门出去,绕一圈到金字烧饼铺找我。”
她自己则往后门的方向走, 回首道:“记住了?”
祁涵:“……记住了。”
天光尚早,又非赶集的日子, 街巷中行人不多。
马车往前门走要绕过大半个街区,祁涵下了车驾,在容璇所说的食铺一角寻到了她的身影。
新鲜出炉的烧饼香气扑面而来,烟火气十足。
“我最喜欢这一家的烧饼。”容璇道。
那时她初次尝过,觉得惊为天人,下意识地就想分享给眼前人,
可她忘了,他们已分开许久。
才烤出来的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香酥可口,不油不腻。
二人用过早膳,无需侍从相随,容璇带着祁涵好生逛一逛这座江南名城。
常州府中各色小食无数,容璇挨个儿挑着买上一块半块的,美其名曰让帝王尝尝。
“若有喜欢的回头再包上一份,明日可以带在马车中。”容璇笑了笑,每回她去县乡中时都是带足了吃食,一路上也不会觉得累。
软糯香甜的梅花糕,松软精细的千层糕,咸心酥脆的玉兰饼,容璇熟悉每一家铺子,每一条街道。
“巷尾的那家糖芋头最好吃。”
“三丁包子,可惜你不爱吃笋丁。”
“夏日里会有白凉粉,清爽可口,不比宫中的酥山差。”
“秋天的桂花酒甜醉,饮上多少都无妨。”
熟悉的一座城,容璇将喜欢的地方都指予祁涵,就好像补齐了三年中他的位置。
原本看惯了的青石小巷,竟也变得不同起来。
到了午膳光景二人都不饿,只坐在清宁街头,用了一笼蟹黄汤包。
汤□□薄如纸,蕴满鲜香的汤汁。
没有落下的地方,白日里的一切都很好,天气也好。
街上已经热闹起来,容璇望来来往往的行人,安逸从容。
她道:“常州是个好地方。”
“嗯。”
她没有看身侧人,目光落向远处的糖葫芦摊子。
他们匆匆相逢,恍如镜花水月。
天下社稷系于他一身,他不能也不会在常州府久留。
她亦不会随他回宫。
昨日的相遇猝不及防,仓促到都让人忘了,其实注定的离别就在眼前。
她与他之间心知肚明,只是谁都没有主动挑破。
再抬眸看向祁涵时,容璇已经换上如常的笑意:“我们去听书吗?”
祁涵点头:“好。”顿了顿,他道,“先去买些果脯吧。”
瑾儿听书时,总要备上几碟。
容璇静一静,应好。
精巧的红色食盒中,梨脯、桃脯、青梅脯、山楂脯、海棠脯各备一些。
这家铺子并不容易找,容
璇道:“我尝遍了城中的蜜饯铺子,就是这一家味道最好。”
酸甜适口,甚合她的心意。
赶到茶楼中时,说书人堪堪开锣。
容璇带着祁涵在惯常的雅座上落座,又问了今日备的几折书。
茶楼中眼下围坐的人不多,但说书人讲得绘声绘色,本就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的演绎下愈发精彩,渐渐地引来不少听客。
精妙绝伦的故事,能引得看客纷纷停留,暂忘却了烦心事。
女郎似乎听得专注,祁涵用银签取了枚桃脯,喂到她唇畔。
容璇垂眸,轻轻咬下。
她只需听书,所有吃食郎君一一喂给她。
可偏偏这一折戏,她时常走神,断断续续不曾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