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134)
明知相逢有期,李夫人温暖的怀抱带给她的却是前所未有的眷恋之感。
容璇悄然红了眼眶。
……
大雁北飞,沿途春意渐阑珊,草木繁盛。
重抵京都之时,已是孟夏时节。
站在熟悉的宅屋前,容璇望那匾额许久,方携怀月入内。。
原先朝廷查封的容府已赐还,一事一物皆与从前一般无二,洒扫得不染纤尘。
容璇在自己家中转了转,从常州府带回的箱笼前两日就已送到。
她转头看向怀月:“从前怎么没发现,咱们屋子这么小。”
怀月失笑,容璇摆摆手:“暂时住两日,东西先不急着收拾。”她比了个数目,“你支银子出来,午后就去商行寻中间人,我们尽快买一处新宅子。”
怀月点头,笑道:“是,郎君。”
回到书房内,容璇亲自写了拜帖,着人送出。
翌日是个极好的晴天。
久不迎外客的陈府书房内,首辅大人命人泡了名茶款待。
“老师。”容璇恭敬行礼。
昔日的陈首辅已卸下内阁实职,如今唯留太傅衔,在府中安养天年。
陈太傅啜饮清茶:“你才回京,便敢这般前来拜见,也不怕陛下猜忌?”
容璇笑了笑:“老师所言甚是。”
她有恃无恐的模样,陈太傅心中了然。
“何时赴任?”
容璇答道:“七月初,为户部度民司四品主司。”
度民司掌鱼鳞图册、赋役黄册,辖移民垦荒,抑豪民兼并。
陈太傅颔首,师生二人数载未谋面,要对谈的话有许多。
容璇一礼:“还未谢过老师请瑞王为我求情,将流放地自黔州改作房州。”
黔州苦寒,房州则地处中原,历来为达官显宦流放之所,二者境遇天差地别。
那时的陈府风雨飘摇,陈太傅明哲保身,一概闭门谢客。
唯暗中出手回护了容长瑾。
陈太傅饮了半盏茶,长瑾入狱在他意料之外,他的确没有想到新帝会先对长瑾动手。
不过眼下,他已有了答案。
“无论黔州还是房州,想来陛下都不会令你受苦。”
执掌朝堂近三十载的首辅大人,容璇叹服。
“老师慧眼,学生自愧不如。”
她入宫为宸妃一事,从没有外人知晓。
话语不必挑明,添过一道茶,陈太傅道:“你仍有忧虑之处?”
“是。”容璇坦然求教。
她曾在宫中三年,如今以女官的身份重返朝堂。纵然帝王有所安排,难保有心人不会看出端倪,惹来麻烦。
陈太傅淡淡道:“能参透之人,不会多提。”
宸妃居于宫闱,命妇中有资格与宸妃娘娘隔珠帘说上一句话者,至少须有三品诰命。
而女官立于朝堂,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前朝后宫少有交集,纵有疑虑,一句样貌相似便可盖过万千。
“其实以上都不要紧,”陈太傅搁下茶盏,语重心长,“只要陛下说是二人,那么宸妃娘娘容氏与容长瑾便不是同一人。”
宸妃出自宁远伯府,名唤容妍。
只需陛下一句话,所有记档顷刻间便可更改。
“权柄在手,当然能手眼通天。下位者议论又如何,甚至不敢摆于明面上。”
容璇垂眸,就好像当初帝王轻描淡写就能让她入宫一样。
重要的不是几重身份,而是手中所握权势。
她释然:“多谢老师赐教。”
陈太傅亦是户部出身,十余年的手记书册尽数留于书房内。
他亲身挑出几册:“这些带回去好生读一读。”
长瑾重入户部,要长进的还有许多。
“学生多谢老师。”
午后一场长谈,陈太傅面上已有疲色。
容璇将老师所借书册交由长随,告辞前道:“学生还想见一人。”
“去吧。”陈太傅无需多问。
侍从在前引路,陈府后宅一处
不起眼的小院内,四姑娘陈沁方在明间中写字。
“容大人请。”
夕阳的余晖落了女郎满身,陈沁不可思议地望见来人,手中墨笔不慎坠于地。
墨汁四溅。
……
天和茶楼内,谢明霁斟酌落子之处:“这三日怎么不见长瑾?”
他们一道归京,按理说离长瑾到户部赴任还有月余。
帝王神色不明:“她忙得很。”
买宅子置田地,见上一面都难。
谢明霁挑眉一笑:“难怪陛下还有闲心同臣对弈。”
天边晚霞灿烂,帝王端了茶盏,目光忽而停于窗外。
谢明霁回首望去,人潮往来之中,很快见到了熟悉的身影。
长瑾着一袭明蓝锦裙,身旁倒还跟着一位姑娘。
她们二人一同进了天和茶楼中。
谢明霁思索片刻,对她有些印象:“那位应当是陈府的四姑娘吧?”
他想起些什么,顿了顿:“长瑾未过门的妻室。”
第67章 仕途
长瑾与陈家四姑娘一同进了天和茶楼, 想来应当是寻了一处雅间叙话。
谢明霁收回目光,当年长瑾从江南归京不久,陈太傅便亲自为她定下了这门亲事。
“说起来,陛下那时可知晓了长瑾的身份?”谢明霁思及此处, 好奇问道。
棋局已散, 帝王颔首:“嗯。”
自离开江南后,她便一直有意回避着他, 尔后又定下了与陈府小姐的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