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91)
她点了烛火,随手在书架上翻看着书册打发辰光,又寻到了一本练了小半的字帖。
熟悉的字迹,不过比之当下稍稍稚嫩一分。
落款是元和二十七年。
……
四月十九日,御舫便进入江平地界。
江平下辖十二府,以常清府最为繁华。
本朝按税粮的多寡,将府分作三等:税粮额在二十万石以上的为上府,十万石至二十万石的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
容璇曾在户部供职,依稀记得常清府前岁所纳粮税逾二十二万石,几乎可与江南几所州府比肩。
若是迎驾,江平省中自然是常清府最为相宜。
不过因科举缘故,帝王亲自点了金平府。
于是这一处粮税额在十万石以下的下府,忽地就忙碌起来。
四月下旬,御舫于巳时中靠于金平府渡口。
江平巡抚李知应携一众官员恭候于岸旁多时,容璇略数了数,江平巡抚乃从二品地方要员。在他身后,立着的是江平省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正四品的地方知府们还要再靠后,至于其他同知、推官之流,已经淹没在了一众朱紫官袍中。
容璇笑了笑,若自己在官场经营,不晓得何年何月才能升至如此高位。
谢明霁立于江平巡抚身旁,他比御驾早十日抵达,负责整饬金平府防务。
御舫停稳,见得帝妃身影,江平巡抚携众属官恭敬行跪拜大礼:“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宸妃娘娘千岁金安。”
容璇望去,百余位官员中,她所相识的那位赵大人也不知道跪在哪个角落,完全寻不见。
“众卿平身。”
江平巡抚上前回话,其余人等起身后仍留在原处。
车驾已备好,官员自两旁退开,由江平巡抚引路,恭请帝王去往栖霞行宫歇息。
容璇少时听夫子提起过,他们金平府当年也有风光时,宣宗年间也曾接过御驾,留下了一座行宫。
此番帝王巡幸金平府,栖霞行宫连月重新修葺,全权主理此事的正是金平府五品同知赵林光。
重回故土,容璇略略挑起马车侧帷,偶尔听得几句已经有些陌生的乡音。
约莫小半个时辰的工夫,栖霞行宫在望。
瞧她一路上一语未发,祁涵温和道:“累了?”
容璇摇摇头:“一日光景,见了太多人罢了。”
从前在金平府时,一个六品的通判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大人物,在小地方几乎可以一手遮天,平民百姓莫敢不从。
如今她也算出去见过了世面,好歹曾官拜五品。
想到先前许多事,容璇付之一笑,不免感慨时移势易,变化无常。
到栖霞行宫外,从三品下的官员都自行退下。因是在金平府地界,金平府知府与几位属官可特例跟随。
栖霞行宫在原有的规制上扩建了三成,将相邻一汪碧湖纳入了行宫中。沿回廊一路行去,殿宇飞檐翘角,景色秀美宜人。
几处寝宫布置十足十费了心思,周到备至,看来赵同知赵大人又可以添一件功劳。
容璇所居寝殿名唤“春和殿”,她打量过案上一盏铜鎏金雕花宫灯。
赵大人长袖善舞,这等政务可不是他最擅长之处。
……
休憩过两日,由江平巡抚夫人先做东,设宴邀宸妃娘娘赏花。
容璇欣然应允,到了宴席那一日,巡抚李夫人亲自至春和殿外相请。
她三品诰命加身,今日也是按品大妆。
“宸妃娘娘请。”
宴饮布置很有巧思,十余叶画舫游于碧湖上,繁花翠树倒映湖面,春光尽收眼底。
中央连三艘舟船,奏丝竹雅乐,备歌舞为宴饮助兴。
官家夫人们到得齐全,各自的船舫排于两旁。
容璇的画舫面南居主位,李夫人在一旁陪坐。
在场的诰命夫人们何人不知宸妃娘娘出身高贵,一入宫即得陛下盛宠。连素来眼高于顶的巡抚夫人都在旁翼翼小心奉承着,她们自然更是恭敬有加。
这个时节还没有莲蓬,不过湖上一支采莲曲,花一般的姑娘们舞姿绰约,颇为动人。
宴饮过半,见宸妃娘娘侧首看来,李夫人忙提了精神。
容璇笑道:“本宫有一事,不知可否请夫人帮个忙。”
“此乃妾身之幸,娘娘但说无妨。”
李夫人笑容满面,宸妃娘娘吩咐的事,必然得是头一等的。
容璇回眸,向菱会意,很快送上一方绣棚。
“本宫对苏绣很有些兴趣,先前在闺中时也学过一阵。”
绣棚上的纹样出自宸妃娘娘之手,已绣了一半。
李夫人本想好生夸赞一番,可定睛瞧了半晌,愣是不敢确认这绣样是何物,只能盛赞了几句针法。
容璇一笑:“本宫欲绣一双鸳鸯,只不过学艺不精。听闻金平府中有不少擅苏绣的绣娘,不知夫人可否帮本宫寻一寻人。”
她将绣棚递与李夫人:“就请绣娘们按着这上头的模样接着往下绣,本宫想看看如何修改,寻一副喜欢图样。”
李夫人一口应下,寻位手艺精绝的苏绣行家倒是容易,就是不知如何尽快让宸妃娘娘满意。
当下她稍一思忖,命侍女将这绣棚拿回去,私下绘了图样分予赴宴的夫人们,请她们一同荐了人选来。
容璇微笑:“有劳夫人。”
“娘娘言重了。”
李夫人对此很是上心,不管娘娘最后选了哪家的人,都只会记得她这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