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日掉马了吗(74)+番外
沈宴颔首,二人朝着和政殿方向走去,将将行至石阶下,便恰好遇上了出殿的诸位朝臣,一左一右领头的,正是袁太师与徐松石。
“沈大人。”袁太师瞧见沈宴那散漫模样,只觉得心中堵得慌,也不知道赵桓怎么想的,居然让沈宴来担任大理寺卿。
这大邺谁人不知,镇北王府的小王爷不过就是个整日招猫逗狗的纨绔公子。
祖上也不过是遇上了好时候,跟随太祖皇帝搏了一个从龙之功。
往上数数,仔细说来,哪里又能比得上朝中那些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
袁太师出声后,周围跟着的朝臣们接二连三的朝着沈宴行礼问安,态度恭敬。
沈宴向来不想与袁太师这帮口蜜腹剑的文臣们多费口舌,何况,他如今还要急着进殿演上一演呢。
思及此,沈宴更是目不斜视,闲庭信步一般的从他们身旁走过。
不过,这乍然听见一声“沈大人”,沈宴却忽然改了主意。
他抬袖捂鼻,猛地咳了起来,原本苍白的面色瞬间染上了一层薄红。
看似挺拔的身形瞬间变得有些摇摇欲坠,一旁的方常眼疾手快,走过去扶住了他。
“哎呦,王爷,您没事罢?可还受得住?”方常扶着沈宴,开口着人去传太医,“福安,快去太医院跑一趟……”
方常话没说完,却见沈宴抬手轻轻一摆,“咳咳咳……不必叫太医,咳咳……先去见圣上,咳咳……”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众人止步,歇了上前攀谈的心思,直到沈宴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交谈声才渐渐响了起来。
“这小王爷的身体怎么感觉越发不好了?”
“也不知圣上到底在想什么,怎么会突然将大理寺卿的位子交给这位!”
“大理寺一向事务繁多,小王爷习惯了自由,此番进宫恐怕是来讨价还价的。”
“这位去大理寺能做什么?要我说,这不纯粹就是去添乱的吗?”
“哎~刘大人慎言呐,若是被小王爷听见,可讨不着好处!”
……
袁太师冷眼瞧着殿门,浑浊的眼球中迸发出精明的光芒来。
方才见沈家小子那副要死不活的模样,他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个猜测。
若是没猜错,赵桓恐怕是为了镇北王府那枚所谓的鱼符才故意将沈宴提拔为大理寺卿,故意将人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袁黎生稍稍靠近袁太师,低声道:“父亲,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
“不急,且看看圣上到底要干什么,”袁太师甩了甩广袖,双手往后一背,慢慢悠悠的下了台阶,“走罢,回府去。”
众人纷纷离开了和政殿,徐松石落在最后头,回头又瞧了瞧殿门,脑海中想起徐华兰的猜测。
他扭头看向袁家父子离去的背影。
元则礼既然是李子衡举荐入的大理寺,那肯定与袁家也脱不了干系。
可若猜测为真,为何那元家二娘子又与沈宴扯上了关系?
--------------------
剧情偏多,感情线只能跟着剧情走,练练节奏文笔啥的,但愿自己写清楚,能让大家希望能看得过去
——
这两三章,男主视角会比较多,毕竟他要升官了,哈哈哈
动气
第四十章 动气
沈宴随着方常入了大殿,一路行至内殿。
只见赵桓身穿赤色金丝龙袍,正微微俯身,低头看着摆在桌案上的画卷。
脚步声渐近,赵桓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皱眉道:“怎么脸色如此苍白,可是身子不舒服?方常,还不赶紧去叫太医来!”
“圣上,”沈宴抬起双手,俯身行礼道,“不必费心,不过就是儿时落下的老毛病而已。”
赵桓听见这话,紧皱的眉毛瞬间散开,语气也似乎缓和了不少。
他嗓音平和,说:“允执,来朕这儿,你也来瞧瞧这幅画,看看这画技如何?”
沈宴走近,瞧见画上的人时,整个人便有些愣怔了。
画上正是手持长雁刀的沈万仇。
五官锋利,一身玄甲,在日色的照耀之下,玄甲铜上似乎泛着冷光,他张着嘴,高举长雁刀,回身往后瞧,侧脸上还留着几道血痕。
身后,是前仆后继,浴血杀敌的众多兵将。
赵桓此时拿出这副画,其中的含义简直就是不言而喻。
沈宴回神,只听身边人悠悠感叹道:“想当年,朕第一次去往边疆,便是由大将军亲自带在身边的,这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
“朕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被大将军拎上战场时,朕晕头转向的模样,当时啊,可是被他嘲笑了好久。”
沈宴自然是明白赵桓说这些话的意思。
不过就是想借父亲的面子,让自己接下大理寺的烂摊子。
毕竟,自己可是唯一被玄阳观举荐到赵桓跟前的人。
尽管这都是自己一手促成的结果,不过,这个当口,该演还是得演。
沈宴侧首,握拳抵在唇边,又轻轻咳嗽几声,开口说话时,嗓音中满满都是怀念,只夹着几缕无奈。
“父亲向来不拘小节,多谢圣上当时未有怪罪,”他语气稍作停顿,又继续试探道,“圣上,今晨送入镇北王府的圣旨,我……”
“允执,”赵桓打断了沈宴的话,语气沉了下去:“你想抗旨吗?”
沈宴敛下眉眼,唇角掠过冷笑,他一撩衣袍,缓慢跪了下去,道:“多谢圣上信任,只是,我素来闲散惯了,又从未接触官场之事,恐怕会让圣上失望。”
赵桓盯着他的发顶,冷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