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281)

昨日沈缇也是胡子拉碴,且他和江辰级别低,要站在许多大人们的后面,离皇帝最远。

今天,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人站在了皇帝的面前。

行完礼起身,皇帝看过去,在宫殿透窗的斜光里,芝兰玉树般一个青年。

父皇钦点的最后一位探花郎,有文采,有风骨,还年轻。

在伪帝篡位之时视死如归,等到了他的到来。

这简直就老天留给他的人才,正证明了他才是天命正统。

皇帝一看之下,便喜爱极了。

其实殷莳一直都知道,虽然她常常偷偷吐槽沈缇是集封建大成于一身者,满身的封建味。

但实际上,殷莳也明白,在这个封建时代,沈缇就是一个英俊又优秀得让人一看就喜欢的人。

他若是个二甲普通进士,或许别人还会嫉妒他。但当他踏入一甲,成为一甲三人之一时,便会自动地被这个时代套上光环,令同辈的人甚至失去了嫉妒之心,只剩向往。

皇帝道:“沈卿来看,这是什么?”

有內侍把御案上的东西传递给沈缇。沈缇定睛一看,是半幅帛书。正是当日他当着谢先生的面写下的讥讽宁王的诗。后被武人一把撕烂扔在了地上。

沈缇道:“此物如何到了陛下手中?”

皇帝笑道:“如今安定了,自然有人献上来,可惜,只有半幅。”

当初两个內侍各抢了半幅。

沈缇是很有名气的探花郎,他的字画都是很有名的,他的墨宝本来就值钱,寻常求一幅字也得百两。

他要是死了最好,死人的墨宝有时候更值钱。

绝笔嘛。

可惜没死。

但内廷也有书堂教內侍读书的。那两个內侍能在文华殿伺候,本来就是读书读得好的。

他们是能看得懂沈缇的诗的。这种特殊历史时刻写出来的特殊的东西,不论是诗本身,还是字本身,都更值钱。

时局平定下来,新帝登基之后,两个內侍就琢磨起来怎么能利益最大化。

商量半天,两个人决定合作。

一人把手里的半幅献给了皇帝,称:“当时乱,奴婢慌张抢了半幅塞袖子里,另半幅不知道哪里去啦。”

果然皇帝看了龙颜大悦,不仅给了赏赐,还给这內侍升职了。

升职的內侍便可拉拔另一个没升职的,两人于宫中守望互助。

至于那另半幅帛书,倒不急。这东西越久越值钱。

到许多年后,两人年纪大了出宫养老,才把那半幅帛书拿出来。

那时候沈缇沈跻云已是位列名臣。

早先的半幅帛书早就名传天下,被收藏在宫里。民间流传的都是摹本。

被称为《讽宁王诗帖》,又称《裂帛帖》。

忽然《裂帛帖》的另半幅现世,果然卖出了好价钱,足够两个老太监养老。

收藏品的升值,果然需要耐心。

时间回到现在,此时,皇帝道:“跻云,下半阙是怎么写的,你给朕补齐,让朕瞧瞧。”

沈缇便提笔,将后半阙墨了出来。

诗以达情,诗人情绪激荡时所做的诗,往往比平时给了命题的诗要强百倍。

皇帝读了,果然拍案叫绝。

“卿虽年轻,但忠心可鉴,此番,受苦了。”

沈缇道:“三相二参和许多大人都以忠殉身,臣受的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且在刑部大狱中,臣还是最年轻的,身子骨最好。”

这又触及了皇帝的另一个爽点。

老臣们都死了。

当然皇帝也是感动的,要落个泪,要给他们上美谥,文忠、文正之类的,再追个三公的称号。

但另一个角度,对皇帝来说,老臣都死了,新朝廷几无掣肘之力。又空出大量的职位,供他给人加官进爵。这对一个新皇帝来说,实在是个极为痛快的开局。

皇帝微笑:“不必自谦。跻云现在是侍讲?”

沈缇道:“翰林侍讲。”

“那好,着,翰林侍讲沈缇,擢为侍讲学士。”

官场上讲究论资排辈,便是再有才华,也得熬一熬资历。

沈缇从翰林编修到翰林侍讲,本就快了别人一步。

从翰林侍讲到侍讲学士,他和沈大人原本预计着要用四到五年的时间——这已经是一个比旁人要短的时间了。

在他们的仕途计划中,已经不能再短了,因为太年轻,资历太浅。

但没关系,资历不足圣宠补。

第153章

照香躺在次间的榻上生气。

她知道院子里的丫头们一定在背后说她,说不定笑成一团。

雪芽进来问她喝不喝水,也被她骂出去了。

月梢进来靠着槅扇冷笑:“你主子不带你回家你有本事朝你主子撒气去,你朝雪芽撒什么脾气,厉害得你。”

照香腾地坐起来:“你长嘴了你厉害,不是也没带你!怎么,我主子不是你主子啦?你要翻天啊?能耐得你!”

“我是沈家的丫头。”月梢说,“沈家大小夫人老少爷们都是我主子。你可不一定。”

照香大怒:“我是沈家买回来的!我身契都在管事那里呢,我也是沈家的丫头!”

月梢道:“那我问你,你主子要是不回来了,你怎么办?”

照香骂道:“胡说什么,姨娘怎么会不回来。不过家去几日,怕你们趁主子不在偷懒耍滑,留我看着你们罢了。”

“冯二公子可都是侯爷了。她是侯爷的妹妹。”月梢目光幽幽地,“你也是在京城长大的,可听说过谁家侯爷的亲妹妹给别人当姨娘的?”

照香顿住。

“不,不会。”她想了想,松了口气,“都已经是姨娘了,孩子都生了,那还能怎么样呢?总不能不要夫君不要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