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把高冷世子当树洞后(70)

作者: 一颗绿毛球 阅读记录

“这种宴会,斟茶递水用不着你。在世子身边听差就行,没有哪家体面郎君是孤身去的。”洛嬷嬷催促她,“去吧,别叫世子爷久等了。”

西门停着有镇国公府徽标的大马车。

软青罗帐,金丝穗角,同她平日里坐去大理寺的不是同一辆。车窗一帘挑起,露出陆执方俊逸的脸,目光在她脸上扫过,“上来,别耽搁时间。”

馥梨踩着小兀子,进去在他对面坐好。

“世子爷。”

“宁国公办春日宴,主要是他家二公子相看女郎,我们这些同辈是陪客,你跟在我身后看热闹。”

“有什么热闹好看?”

“郑二公子最爱时兴玩乐,你看过,没看过的,都能看到。”陆执方靠着车壁,眸光停在她耳垂上。

马车微微摇晃,她的耳饰跟着摆动。

那耳垂莹白,耳坠子的玉料却有不易察觉的杂絮。该换一对更好些的。他都能想到库房里有哪些。

但洛嬷嬷也是考虑到了她身份。

陆执方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越靠近宁国公府的永宁巷。

越是雕车宝马,挤得水泄不通,不少赴宴宾客都下了车,缓步行去,有女郎在路上巧遇相识的好友,更是寒暄起来,亲昵地挽手并肩而行。

镇国公府的马车也停在了巷口。

陆执方对车夫道:“日暮时分再来接吧。”

车夫应声,架着马车离开了拥挤之地。

馥梨同陆执方朝里走,但见一道朱漆大门在春日晴光下簇新亮眼,四枚门簪上悬匾,正是宁国公府。

管事正在迎客,面前停了几道娉婷身影,他朝着其中一位,语带客气的问询:“这位是……”

“这位唐家娘子,是我们郡主的朋友。”

永嘉郡主的婢女介绍道,郡主身侧的唐珠,一双明艳丹凤眼,一双柳叶吊梢眉,笑吟吟对上了管事。

朱门数丈开外,陆执方察觉身后人没跟上。

他蓦然回首,馥梨站在落后他几步的地方没动,纤细手指攥着衣摆,精心描绘过的黛眉轻轻拧起来。

第33章 柔情婉转,绵绵不息。……

陆执方回眸,眼神带了问询。

馥梨看看他,再看永宁巷这一路,呼朋唤友,前簇后拥来赴宴的贵游子弟,摇了摇头。

“马车颠得头晕,世子爷和我慢些走可好?”

宝顶绿绸的大马车不颠,她常坐去大理寺的那小马车才颠簸,荆芥也没说她抱怨过。陆执方没拆穿,回到她身边,一步步慢慢踱过去。

郑家管事认得他,露了笑脸:“小陆大人。”

他目光落到馥梨面上,不是陆执方出行常带的两位长随之一,婢女姿容出挑,衣裳雅致,却很面生。

他侧身迎进去:“二郎君正念叨小陆大人呢。”

“怪我,上回赏雪宴太忙,抽不出身。”陆执方一笑,带着馥梨跨入门内,在侍女带领下去往水榭。

两处国公府都是御赐宅邸,规制相似而格局大同小异。他们要往水榭去,无论是走东西哪路,必定会越过中轴,侧头可见花园里春花烂漫的盛景。

女客们衣香鬓影,袅娜多姿的衣裙也如花,或疏或密地缀在草叶丛丛间,成为春日暄妍又一景。

馥梨目不斜视跟在陆执方身后。

那种被视线锁定的不适感又陡然升起,她等行至游廊拐角一回头,果真见唐珠目不转睛盯着她看,若此处不是宁国公府,她不是随宾,只怕人已过来。

馥梨收回视线,拐过游廊,眼前柳暗花明。

一汪碧波如翠的小湖,沐浴在阳光下。

弯弯曲曲的栈道铺开,通往湖心水榭,四面白绡随风轻扬,里头人影攒动。

馥梨还未靠近,就听得一阵欢快热烈的鼓乐声,待绡帐撩起,先被一颗五彩染麂皮球吸引了视线。

麂皮球高高弹起,落下,又弹起。

球身缀着的金银流苏随抛落甩荡,熠熠发光。

一人着红玄胡服,蹬翘头履,在芙蓉花锦毯上,单足点地,随鼓乐节奏旋转,每转一圈,正是彩球落下,另一只脚屈起去踢,一转一踢,从不落空。

是胡旋舞与杂耍的奇妙结合。

馥梨看得入神,听见陆执方淡声道:“跟上。”

她忙低头,跟他去见春日宴主家,宁国公府郑二郎君。越过水榭中庭,又见两个锦衣青年在对掷她没见过的木棋,有几人拿着奇珍异草地观赏评比。

众人各有玩乐,教坊琵琶娘子在一角悠悠弹奏,反倒成了耍闹嬉笑的配乐,无人认真聆听。

世子爷说得对,这里果真有好多热闹可瞧。

水榭最里间,横放一张高尺许,长四尺的酸枝木弥勒榻。郑家二郎君郑璞瑜锦衣华服,盘腿而坐。

“九陵,你可算是来了。”

“怎敢不来。”

屋内松松摆了几张圈背椅,已有几位同辈落座,最靠近郑璞瑜的那张椅子还是空的。陆执方坐过去,馥梨跟在他身后,一站定,就陆续接收到了四面八方的视线,都在打量她。陆执方可从不带婢女出门。

馥梨好奇回看,那些视线又各自收了回去。

郑璞瑜问:“游公子呢?我早早给他发帖子,侯府管事说待他回京再答复,一等这些天都没消息。”

“庆州瘟病,修自怕是有一阵都不能归京。”

陆执方回皇都后隔了半月,接到嘉月的来信,说闻大夫身体已养得大好,本已启程准备过来,在路上听闻庆州以及附近多州被瘟病波及,闻大夫决意遏制瘟病传播,嘉月与游介然劝说不动,只好去帮忙。

上一篇: 氐州第一 下一篇: 恰与梨花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