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绵绵(115)

作者:词枝 阅读记录

从那个时候就埋下的疑惑,终于在经历了许多不恰当、不愿意的时刻后,有了合适的时机。

陈绵绵呼出一口气,盯着纹路分明的水泥地面,良久,才抬起眼,轻声道。

“讲一讲吧。”

她顿了两秒,在程嘉也停顿一瞬后骤然扬起的目光下,平静地继续道。

“你那个礼物的故事。”

第65章 夏日尾声5

陈绵绵猜得没错,如果顺利的话,那条项链的确会在那个燥热的夏夜里,交到她手上。

不是什么坎坷的扔了又捡,也不是什么在两个人之间反复游移的桥段,就是普通老套的,或许还伴随着送礼物的人寡言少语的不知所措,还有诧异的少女脸红。

程嘉也的的确确是想要送给她的。

理由么,说不上来。

感谢她给他带来创作灵感,在夏末的最后一场巡演里还能留下一个不错的收尾?

感谢她带着另一个地方的风,闯进他的世界,留下了一点属于自由的痕迹?

程嘉也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在大洋彼岸陪家人逛街时,偶然路过这个设计展,偶然被橱窗里陈列的东西吸引了视线。

做得实在太贴了。

他物欲不高,从小到大几乎应有尽有,很少产生那种看到一个东西,就能立刻联想到适合它的人,并想要得到的欲望。

但是这个念头就是在看到它的一瞬间,莫名其妙地产生了。

很适合陈绵绵。

许是他目光停顿太久,引起了设计师的注意,她偏了偏头,主动上前为他介绍。着装正式的女性语速不疾不徐,缓缓为他讲解设计理念、材质构成等等信息,但程嘉也几乎没怎么听。

他只是捕捉到一个信息点,停顿几秒后,才缓慢移开视线,问,“刚刚提到的发售日期,是多久?”

设计师顿了片刻,从善如流,“9月35日,先生。”

……一切都很巧,程嘉也想。

他看过陈绵绵的资料,虽只是匆匆一扫,没有停留太久,但竟然也有印象。

她生日是秋分。

一个很好记,也很适合她的日子。

好像站在一年晨昏的分界线上,隔开燥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不早不晚,恰好是那个时间。

和她给人的感觉很像。

后续设计师再说什么全球限量、总部调货之类的话,程嘉也都没再听了,只是刷了卡,留了家里的地址,等着送到,并在外公询问时背过手去,给店员做了个缄默的手势,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

不是故意瞒着老人家,也不是不想讲,只是转过身去,面对他人探究的目光时,程嘉也倏然意识到,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在逛街时,忽然毫无预兆地想到另一个人?

为什么在两个人话都没讲过几句的情景下,忽然为她准备了礼物?

……这样会吓到她吗?

程嘉也自己也想不通。

比起怎么应付掉外公了然于胸、挑眉看向他的样子,他更苦恼的东西是,等回去了之后,要怎么跟陈绵绵解释?

实话实说吗?说“那天看到这个,忽然想到你,于是就想送给你”?

好像有点过于亲昵了。

说“这是别人送的礼物,我用不上,所以送给你”?

太假了。谁会送他项链。

说“觉得它很适合你,不知道你喜不喜欢项链,但还是想送给你”?

……莫名其妙。

程嘉也想了好一段时间,直到回国后,直到需要等的东西都寄到家里,还是没有想好。

直到和父亲约好的一年时间到期,最后一场巡演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站在舞台边缘,耳边是嘈杂的人声,眼前是台下乌泱泱的人,他心情平淡,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

他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没有什么特别伤心的事,也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事,任何行为都只是在打发时间,心情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想玩乐队么?有条件的一年,也玩了。

到期就要退出么?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继续下去的欲望。

人生就这样了。

每一次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筹码,每一条轨迹都是既定的,偶尔允许有幅度不大的岔路,但绝不允许错轨。

在满耳的“安可”和前排粉丝不舍的留恋声里,他神情倦怠,快要下台时,忽地抬头,从舞台上方一扇狭窄的窗户里,瞥见了那天的月亮。

很亮。

夏天已经到了尾声,但月亮还是很亮。

云也很漂亮。

像他第一次见到陈绵绵的那个夜晚。

彼时他带着满身不耐,在一些“你不来就别想继续玩你那些东西”的威胁下,跨越大半个城市,匆匆赴约,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风尘仆仆,满身戾气,看向她时,也没来得及收敛。

于是他就那么带着一身不是对她的戾气,撞进她清浅的眼睛里。

看她眨了眨眼后,有些局促地移开视线。

侧脸安静漂亮,和照片里一模一样。

然后,夏天过去,春去秋再来。

他好像再也没能了无牵挂地走出来。

“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天,应该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日子。”好几年后的山间夜晚,程嘉也站在路边,垂着眼,轻声道。

送礼物的理由是在回家的路上想的。

说“欢迎你来到南城一周年”。

蹩脚与否吗?不想在意了。

背井离乡应当很苦,失去亲人应当也很苦,虽然程嘉也没有体会过,也不曾有那种和他人相关的强烈情感,但他猜她那么一个敏感的女孩,应当是很难过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