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绵绵(127)

作者:词枝 阅读记录

双方联系很少,但彼此心照不宣。

具有同样伤痛的两个人,在某些互相需要的时刻,暂时做了对方的挡箭牌。

偶有同学看到她频繁出入程家,甚至总是暂住,流言逐渐传开,譬如青梅竹马,佳偶天成,天生一对,诸如此类。

两个人或许有耳闻,或许没有,但都状似平静地揭过,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一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很引人注目了。

学校里的优等生,出色的样貌,优渥的家境,还有各自在不同领域内的才能,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早就对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习以为常。

二是因为,这种双方父母都“下意识以为”的关系,实际上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程父下意识以为程嘉也高三那年坚持要出国,是因为许意眠即将在假期结束后奔赴大洋彼岸;许父许母下意识以为许意眠时常往外跑、回国也不住家里,而是搬去外面的公寓,是因为程嘉也。

这样的“下意识”简直是喜闻乐见。父母开心,他们轻松,省去了太多的麻烦,对彼此双方都有利,自然没有人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解释。

直到陈绵绵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了这个故事的一星半点,然后非常、非常难过地离开他。

程嘉也这才意识到,这种他们自以为“心照不宣”的关系,以为“无足轻重”的流言蜚语——

原来是真真切切地,会伤到另一个女孩儿的心的。

“上次在那家餐厅里碰到你,就想讲的。”

程嘉也缓慢地道,“……但是,没能来得及。”

他说的是那次在第一次见面的餐厅包厢门外,走廊上,她碰见他和许意眠两家人吃饭的时候。

那天陈绵绵没有等他,从走廊上跟他擦肩而过。

而后他被拽入两家人的饭局,心神不宁,屡次三番想要离场。

偏生又是决定要坦白两个人并无关系,也没有要进行下一步打算的一顿饭,他不可能撇下长辈匆匆离场,留许意眠一个人在桌上。

直到一顿饭结束,他连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匆匆出门来看。

陈绵绵早已和别人一起离开了。

隔着一条马路,熟稔而又亲密。

夜风很凉。

而他站在原地,没有再追上去的勇气。

陈绵绵听完,依旧照原样站着,没有开口。

她大脑迟缓,思路却清晰,几乎略一思考就能捋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所以,手腕上同样的红绳是奶奶送的;公寓楼下碰到许意眠,是因为她的房子恰好也在那里;引起她们误会的、她口中似是而非的“男朋友”,也并非程嘉也。

“白月光”、“青梅竹马”、“前女友”,不过是谬传。

也许在高中时,大家都热爱八卦的年纪,类似的猜测在私下里小小地燃烧了一把,然后随着两个人的分离与不再联系,大部分人都将此遗忘,唯有亲近的人还记得。

直到目睹两个人见面之后,叠上主人公是公众人物的加成,猜测声才又起。

舆论与八卦在无声的地方愈烧愈烈,燎到陈绵绵耳边。

但事实是,许意眠自有她自己的一段故事,并不在他们的关系内。

陈绵绵并不是什么被误闯进房间的、午夜十二点后的灰姑娘,也不是什么名字谐音的替代品。

从头到尾,你都是你。

这句是程嘉也的原话。

他前面的声音都低,轻缓地响在房间里,唯有这句掷地有声,郑重而认真。

陈绵绵顿了一顿,手中的睡衣早不知道被无意识地攥成什么样了。

像心中有什么谜团终于被揭开,沉甸甸的大石碎掉,倏尔轻松许多。

尽管她从前无数次拒绝,无数次说不想知道,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从头到尾,一直都是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思索梳理这整件事的同时,陈绵绵依旧敏锐地察觉出,有什么东西没对。

程嘉也有什么东西没告诉她。

不然这太简单了,不就是两个非常普通的朋友,这有什么好遮掩的?

不就是为了逃避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不是很轻易地讲出来了吗?

怎么至于他支吾犹豫如此之久?

但陈绵绵没开口。

她不是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也无意要刨开别人不愿意讲的东西,况且其实就此而言,思路已经能够全部理清了。

她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垂下眼,未置一词,站直身体,迈步往里走,准备去洗澡。

冗长的陈述后依旧得不到回应,程嘉也的心脏一寸寸往下沉,站在原地,安静地看她动作。

现在他像一条细绳上绑住的巨石,悬在山谷悬崖中,任何从她身上刮来的风,都能轻易地拨动心弦,感受失重的忐忑。

犹豫好片刻后,程嘉也还是在擦肩的瞬间,不抱希望地轻声问出,

“所以……”

“我可以留下吗?”

空气沉寂好片刻,并没有应答,唯有陈绵绵走动时发出的声响,让人一颗心悬在空中,要坠不坠,备受煎熬。

“懒得管你。”陈绵绵最后这样说,拆了头发,拿着睡衣去洗澡。

直到走进卫生间时,程嘉也都没有动,愣愣地站在原地,似乎是在揣测她这句话的意思。

约莫好几分钟后,她拧开水龙头开关时,外面才传来窸窸窣窣的响。

大概是反应过来了。

陈绵绵垂下眼,等到水温逐渐热起来,脱掉衣服。

第73章 黄昏晚钟8

出来的时候程嘉也已经收拾好房间,该归位的东西全都归位,连她书桌上的东西都收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