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240)+番外
她也不知道她在操心什么,可能希望两个有情人,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吧。
李青禾看到她想要看的,便不在此间继续逗留。
再过两日,就到李承武回北疆的日子,军令如山,不能再拖。
这下轮到李青禾为难了,李承文的殿试在半个月之后,虽然她留在京城帮不了什么,但也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若是这样,到时候又是她跟石梅两个女子上路,京城道北疆的路上有些荒芜,不好找借宿的地方。
思来想去,还是生意重要,不然错过时机,就没哭的地方。
这次李承武没有跟着大部队,而是单独跟李青禾石梅一起上路,上次来的时候他也看出来了,他姐并不擅长骑马,何况李青禾还有一大堆的香料要带。
于是三人是坐着马车去的,比骑马要慢上三四天。
到居庸县之后,李承武就立即回了军营。
李青禾这回没有住客栈,买下一个院子住进去,北疆的房子便宜,不用抠抠搜搜地租宅子。
作坊已经修整好,该砌的灶台也已经砌好,随时都可以开工。
现在还缺的,是人手,这居庸县她也没有熟人,只能雇人将她作坊招人的消息散布出去。
如今的北疆,雪已经融化,青壮年都出关放牛放羊,所以李青禾在作坊等了一天,只有十个人上门,其中还有六个还是妇人。
好在除了杀牛劈柴,也没有多少苦力活,秉性这东西,相处过后才能看出来,于是她将这十人都留下。
次日又有七八人上门,其中一个是只有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李青禾看着这小男孩,有些头疼,“你才多大呀?”
小男孩一件上衣就十几个补丁,黑瘦黑瘦的,他紧张兮兮地揪着自已衣摆,道:“十,十五岁。”
李青禾:“我喜欢听实话。”
小男孩哭丧着脸:“我十一岁,求你收了我吧,我奶奶病了,没钱买药。”
李青禾是个心很软的人,看着小男孩的衣服满是补丁,浑身没几两肉,就知道家里有多困难。
只是她若是这次动了恻隐之心,等会居庸关别的小孩老人都来有样学样,那她收还是不收。
她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
思索一番,还是拒绝了小男孩的请求,道:“抱歉,你还太小了,长大些再来吧。”
小男孩满脸失望,最后落寞地离开了。
李青禾长吁一口气,好在他不缠人。
三天时间总共招了二十五人,有男有女,前期的人手暂时够了。
这些人基本都不识字,李青禾便将雇佣字契给他们念一遍,然后让他们摁手印。
最后还吓唬道:“我爹和我弟在军营里可是有要职在身的,你们若是敢做些见不得光的事,一旦被我发现,我定不放过你们。”
众人赶紧保证,自已绝不会做小动作。
李青禾开待遇不低,每人每月四百文,还包两顿,这在居庸县,是难得的活计,不傻的人应该不会想丢了这饭碗。
牛还没送过来,李青禾便将男工人打发去劈柴,女工人去洗刷一下以后要用的工具,还有将她从京城带来的香料都研墨成粉。
李青禾见作坊里暂时没她的事,便出门走走。
刚走出路口,就见一个熟悉的小背影,正在费力地拖着一小捆柴火。
正是那天求她收下的那个小男孩。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李青禾悄悄地跟在后面。
第222章 麦粒
小男孩拖着柴火,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这条巷子还是泥土路,被树枝划了一条浅浅的痕。
他最后在一个破房子外停下,推开门,拖着树枝进去。
房子真的很破,墙上的土砖还缺了几块,只用秸秆堵着,免得漏风。
没一会儿,里面就传来了说话声。
“奶奶,我回来了。”是小男孩清脆的嗓音。
“咳咳咳,你一大早去哪里了?”声音苍老虚弱,应该是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我去城外捡柴火了,我烧壶热水给你喝。”
“咳咳咳,下次莫去了,那些野物饿了一冬天,到时候把你叼走,咳咳咳,如何是好?咳咳咳,等我身子骨好些,咳咳咳,再去。”老妇人病得不轻,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
“我就在城门口的小树林里,没去远。”
小男孩进去的时候,没有关门,李青禾在门外,将里面的情形一览而尽。
一张秸秆铺成的床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躺在上面,盖着一张满是补丁的被子,老妇应该很瘦小,若不是她咳嗽时,被子上起伏不断,都像底下没人一般。
对面还有一张小床,同样是铺着秸秆,除了一个破旧的木箱子,两个矮脚凳,和一个放置杂物的架子,再无半件家具。
小男孩正在一个用石头搭成的炉子上烧水,他们的一日三餐,应该是也在这炉子上解决的,因为屋里仅有这么一个生火的地方。
小男孩瞧见李青禾,眼睛睁了溜圆。
李青禾叹了一口气,道:“你烧完水来找我。”
小男孩闻言,疑惑道:“好。”
李青禾也不多说什么,直接离开了。
这世上的可怜人很多,以她的能力,帮不了几个,可是遇见,又狠不下心,终归还是因为意难平。
她回到作坊没多久,那小男孩也来了。
他似乎一紧张就喜欢攥衣摆,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看李青禾。
李青禾坐在圆桌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没有名字,我是野孩子,奶奶捡我回来之后,就一直喊我麦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