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想把这些家伙都砍了,可这群混蛋挂着使臣的名声。
倒是能找点借口,先把理藩院的蠢货砍了……一点都不冤枉他,军国大事都让他们白送了,还自鸣得意。
元烈帝恨得牙痒痒,还不如被钱收买的奸细呢,至少奸细知道价值何在。
使团停留的时间并不长,这和招待他们的官员换人了有关。新来的官员更聪明警惕,也更符合他一个大国高官的身份。
罗马使团也在兴京近距离看到了这个帝国的最精锐的士卒与率领这些士卒的将军,他们和那些小城市里站在城墙上的士兵还是不一样的,他们高大健壮,武器精良。这样的敌人,再配上厚实的城墙,显然很难攻克。
这支使团回去后,罗马国内分也产生了分歧。
大楚距离罗马太遥远了——从海上过去,他们得先与大楚打一场海战,大食必定会蹦出来的,且更可能站在大楚那边。即使打赢了,他们在登陆后,还要与大楚的陆军开战。即使大楚的士兵并非都如他们帝国首都的兵团那样强悍,可这显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帝国,他们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即使都是刚举起刀的农夫,对刚刚登陆的军队来说,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我们要的是尽快补足自己的损失,不是陷入另外一个泥潭。”
他们的上一个泥潭,是大食。
“从陆地上过去,这样我们能联系罗刹与大食一块儿。”
“他们会乐意与我们联盟?”
“狼、熊和狮子,看见了一条肥胖得无法起身的龙,需要联盟吗?我们彼此保持距离,各自进攻,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元烈帝假如听见了罗马人的议论,八成会抄起玉玺跟对方拼命:谁TM肥胖得无法起身?!
任何年代,大帝国之间的联动,都是以年来计算的。罗马派出的使者足够强悍,他们在一番运作后,说服了两国的当权者,可这距离罗马使团离开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待三个国家完成了国内动员,·准·备出兵,又过了大半年。
打响第一战的,不是发起的罗马,而是罗刹。
第176章 (捉虫) 未寄出的情书……
176
兴京众人收到的最初战报, 也是捷报。
捷报上只有短短十七个字:“八千骑兵越境,来者不善,尽斩之, 堆尸为碑。”
御书房的大人们都在抽凉气, 红翎捷报不如改名叫赤血捷报吧。
有人在捂鼻子, 只觉得自己闻到了冲天的血腥味和尸臭气。
“陛下,越将军是否有些……杀气过重了?”
“此等行径,有伤天和?”
“诸位大人这话说得才是有伤天和, 八千骑兵, 这可不是小数目。怎么我方士卒斩敌护边,反让大人们为入侵之敌叫起屈来了?”
“呵呵, 让这八千人冲杀进来,那才是有伤天和吧?”
“陛下,臣看,不如让李大人出使罗刹, 去与罗刹人讲讲天和, 如何?”
“你!胡言乱语!”
这只是个小朝会, 只有六部的部分大臣, 以及内阁三位阁老在。颛孙恬义垂着头好像在走神,其余两位阁老,一个朝左歪头, 另一个向右歪头,看似都在这个吵得能掀了房顶的环境中打瞌睡。
元烈帝端着捷报, 他在反反复复地看着这十七个字。白纸黑字, 在他的眼中化为了黑纸红字,黑是黑色的大地,红是敌人的鲜血。
他抬手去摸, 这些笔画从纸上飞了起来,在他的脑中拼凑成了四个雄浑的大字——战国霸主。
意识到的时候,捷报上的“斩”字,已让元烈帝抠破了一个洞。
他是一统之君,但一统的是中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总归是差了点……天下臣服的意思。
周边的藩属小国不算什么,元烈帝拍拍土的力气,便能让他们灰飞烟灭。大象让蚂蚁臣服会有乐趣吗?他知道,更遥远的地方,还有更强大的国家,他们是与中原一样的霸主。
“胡言乱语!”“一派胡言!”
小朝会已经开始互殴了,阁老们站在了御案旁边,继续发呆打瞌睡,不参与进去。大臣们打得难分难舍,但最重的伤势也不过是被拽断胡须,薅走头发,满地皆是乌纱帽……
然而元烈帝还在发呆,真的发呆,斗殴的声音甚至帮助他更深地沉入自己的思绪。
他早已知道了颛孙大郎的“道”,他是公羊儒,拿到如今,他的道颇有些屠龙术的意思,原本非朝廷,更非元烈帝所喜。元烈帝用他,因他实在是太好用了。可越用发现他越好用,他重利,不重名,做事只会用实际利益来说服元烈帝,不是用大义、仁义、名义来意图压制帝王。
就如更古早时的谋士一样,他们争夺君王的注视可不是靠说大话,而是靠手段与实绩。
元烈帝发现自己此刻甚至是高兴的,终于有了一个人,跟他看见了相同的东西——大食、罗马、罗刹,以及更遥远的国家。
曾经只有元烈帝一个在牵挂和忧虑,他打西南倭寇甚至都有一群蠢货掣肘。
只能看见眼睛下面的芝麻,还一个劲地伸舌头去舔,四周围的壮汉磨刀霍霍,甚至还想不起来抬手。
可他便是把事实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依旧选择轻视与忽略。
都不是蠢货,可某些想法在他们的脑子里,就如深埋河床的桥基,即便是狂涛劲浪也难动分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井蛙何言鲲鹏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