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想撕下他的面具(14)

作者:丛温 阅读记录

徐成安道:“可要先借调河东守备军过来?”

沈嘉禾摇头:“借调守备军得兵部出调令,没这个时间。”

徐成安叹道:“朝廷原定下放的赈灾物资十日内必到,其实只要再等些日子……”

“等不了十日。”沈嘉禾思忖片刻,“即刻收拾出发,让豫北军暂时接管凉州城防,开城门让百姓入城避难。”

徐成安错愕脱口:“眼下城内物资未必够,凉州守军人数也不足,万一控制不住百姓,在城内发生暴乱将不可收拾!就算来日物资运到,如何核算、分配,一应俱是难题。我等皆为戍边军人,只会行军打仗,不懂如何管理庶务,只怕会引得百姓争抢动乱,难道真要对百姓动粗?将来陛下若要降罪,怕是将军……”

“我可以试试。”轻弱声音自车内响起。

徐成安愣了下:“试什么?”

沈嘉禾扭头见昏暗中书生的脸苍白中带了几分从容。

“将军只管进城。”墨黑瞳眸中星辰明亮,他轻弱一笑,“将军若放心,剩下庶务可交给我。”

徐成安像是听了个天大的笑话:“你一个尚未参加过会试的人竟敢大言不惭说要治理一州府衙?你不会当一城庶务和你家买菜记账一样简单吧?”

陆敬祯:“……”别说区区一州庶务,这些年连大周政务都是他在处理。

“将军,属下觉得我们还是按原计划东行……”

“就这么办。”沈嘉禾打断徐成安的话,“对外就说祝先生是我的军师。”

徐成安走时极不情愿,但终究没驳沈嘉禾的命令。

车轮马蹄声在这寂静夜里尤为清晰,回京一路还是头一次夜里赶路。

冷风从半掀车帘灌入,陆敬祯蹙眉呛咳两声。

沈嘉禾将狐氅给他披上:“入城后需耽搁几日不好说,你不怕赶不及参加春闱?”

陆敬祯拢着狐氅的手指轻收,他错愕抬眸:“还以为将军方才是在担心我管理不好城中庶务。”

“这怕什么?再不济,那个师爷总还有点用处。”沈嘉禾与他对视而坐,这件氅衣缝得宽大,显得眼前书生越发清瘦单薄。

分明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模样,沈嘉禾却又觉得这人身上有种莫名从容,他就闲适往眼前一坐,如同定海神针般令人心安。

陆敬祯笑笑:“将军这是在安慰我吗?”

沈嘉禾张了张口:“祝云意……”

“嗯?”书生含笑朝她看来。

“日后不要那么唤我。”

“什么?”

“莫要再唤什么郡主。”

拽着狐氅的手猛地一收,陆敬祯的呼吸骤敛。

车内瞬间安静几分,清冷空气中,沈嘉禾听到他异常的心跳声,她蹙眉俯身,一把扣住了他的腕脉。

陆敬祯下意识要抽手:“我何时那样唤过将军?”

“别动。”沈嘉禾的指腹微微用力,脉搏有些急,她抿唇,“我知在阆县那夜你就猜到我的身份了。即便是梦中也切勿再那样唤我,你当唤我将军。”

悬吊起的心霎时轻轻放下,陆敬祯不由得失笑,原来她以为他只是猜到了她的身份。

郡主的指腹柔软又温暖,陆敬祯垂目轻笑:“好。”

指腹下的脉搏趋于平稳,沈嘉禾松了口气,读书人胆子都那么小吗,这么容易被吓到。

不过,这人倒是很乖顺。

“将军,前面就是凉州城门了。”外面传来徐成安的声音。

沈嘉禾应声撤回手:“入城后还有得忙,你先睡一会。”她说着,起身出去,点了几人守着马车留在原地,随即带着剩下的人先行。

徐成安策马上前亮明身份。

守城将士听闻是镇国将军带着豫北军前来,个个像是看见了救星。

城外百姓更是围着沈嘉禾下跪哭诉。

沈嘉禾让百姓们十户成行,命人分户记录,待人员清算完毕已近天明,此时城门方徐徐开启。

张师爷已带人清理过校场、病坊等闲置空地用以暂时安置难民。

沈嘉禾安排人手守着校场和病坊外围这才带人去凉州府衙,街上人潮涌动,热闹程度不亚于过节,一行人连前行都困难,只能下马挤着人群步行。

“怎么回事?”沈嘉禾问。

一个衙役艰难破开人群过来,解释道:“城中百姓得知难民入城,怕家中粮食不够,纷纷出来抢购,这么下去,各大米铺怕都要售罄了!”

沈嘉禾沉下脸,进城难民都已饥肠辘辘,她本还想着先从城中米铺买粮接济,现下被这么一阵哄抢,怕是两边民心都要乱。

徐成安顾虑得不错,入城不是最难的,后续之事才是困难重重。

回府衙原本一炷香的功夫,最后硬是花了个把时辰。

刚至府衙门口,徐成安正巧从里面跑出来,他快步上前将沈嘉禾的马栓上:“属下看将军许久不回,正要去看看,怎耽误那么久?百姓安置有问题?”

沈嘉禾翻身下马,大步往里走:“没有,祝云……军师何在?”

徐成安跟上道,有些不快:“从粮仓回来后就一直同张师爷在书房对账。”

沈嘉禾点头:“带路。”

院中的青石板被朝露浸润得清亮,尽头的书房大门敞开,沈嘉禾远远就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

她快步入内,张师爷见此忙起身要行礼,沈嘉禾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径直将外面情况简短说了一遍。

她将佩剑往案几上一丢,拧眉道:“三万难民的温饱若不能解决,别说他们要暴乱,怕是凉城百姓也得乱。城中粮仓如今还有多少存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