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常买她馒头的,除了女工们,还有住在附近的倭人街坊。时间长了,春妮知道他们的住址,有时会上门问问他们的需求。
现在她要去寻的,就是这几家相熟的街邻。
春妮走了几家,只卖出去两个甜包子,直到走到上次她和李德三一起进去,被女主人推荐去读倭人小学的这间小院。
这里的女主人也是她的常客,只是位置离街区有些远,她还是第二次过来。
春妮敲了敲门,耳熟的声音响起来,叽哩呱啦的说着她听不懂的话。
春妮扬声喊:“太太,我是安泰纱厂卖馒头的,来问问您还要不要馒头。”
“这么晚,我们已经吃过饭了啊。”女主人细声细气地,切换到了华语。
前面几家都是用这个理由拒绝的春妮,她只好说:“太太,我们近日不会再来卖馒头,这是特意给您送来的几个。”
“那你等等。”
院门很快被打开,穿着绘彩鸟缎衣的女子迎出来问道:“怎么不卖馒头了呢?”
春妮把这两天的打人事件说了,女子连声叹气:“你随我进来,要四个芝麻包,我去拿容器来装。”
春妮像上次一样在廊下候着,看见房子门口放了双男式皮鞋,应该是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
里面果然有男人的声音,女主人同他交谈几声,给春妮拿一块钱出来,柔声道:“不用找了,剩下的钱给你朋友看病吧。”
春妮谢过她,这里已经快到永佳纱厂,离吴江大学只剩不到五百米的路程。
剩下的五个包子她也不打算卖了,常先生借她的两本书她已经抽空看完,其中《华国历史故事》通篇采用白话文,语言直白易懂,故事娓娓道来,她很喜欢看。《三毛流浪记》则是夏生看得比较多,春妮不太适应这样以画代书的方式。
这五个包子正好拿去答谢常先生借书。
这会儿已经快到晚上八点,常先生的校长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
看见春妮,他有点生气:“小春妮,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外边跑?”
春妮解释说,她在附近卖包子,正好来看看常先生,把没卖完的五个包子送给他,又还了他的书,常先生神色这才放缓,放她进了门。
直到这个时候,春妮才发现,常先生办公桌的对面坐着个穿白衬衣的年轻人。
常先生倒没矫情,他接过包子,拿了一个在手里,招呼同在办公室的年轻男子:“文远,你也来吃,这可是我们的家乡风味,在海城很难尝到的。小春妮,进来坐吧。”扬声叫坐在隔壁的秘书:“密斯周,把这些面包拿出去吧。西餐腻得很,我不是说过,让换家馆子订餐吗?我这中国胃实在受不了啦。”
密斯周,也就是春妮上次见过的那位戴眼镜的女士走进来,端起托盘抱怨道:“校长,这个点只有西餐馆还开着,您想吃得好点,别工作得太晚不就是了。那这份饭怎么办?”
常先生道:“这些面包和牛奶我还没动过,密斯周不介意的话,自己吃或是送人都行。”现在海城物资紧张,从上到下食物都不会轻易被浪费,何况是价格更昂贵的西餐。
密斯周抿嘴笑道:“我早就吃过了。这些食物放到明天就不新鲜了,常先生要是没意见,我就自行处置吧。”
“随便你吧。”密斯周离开后,常先生接着问春妮:“对了,我记得你不是在卖凉粉吗?怎么又卖起了馒头?”
春妮把李德三的事情说了,说起李德三,就不得不提到杨老头还有福兴纱厂门前的事。
常先生啃包子的动作停了下来,眉头也紧紧皱起来,他还没表态,他身后的年轻男子忽然站起来。
常先生吓了一跳,急忙拦在他面前,紧张道:“文远,有什么话慢慢说,你可别乱来。”
春妮:“……”这话,听上去有点熟悉啊。
年轻人没来得及说话,突然,一声尖叫响了起来。
那叫声之震怖,激得春妮胳膊上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第30章 030 灵机一动
三个人跑出大楼, 前面已经零零散散聚了些人,看来都是被密斯周那声可怕的尖叫引出来的。
而事件的中心密斯周正惊慌地向众人诉说:“我,我就是喂它吃了点面包, 喝了点牛奶, 什么都没做,它突然就,就——”
她的脚下是一只口吐白沫,身体微微抽搐的流浪猫。
这时,密斯周看见正向这边赶来的常先生,指着他尖叫起来:“面包,面包原来是食堂送来给校长的晚餐!”
人群顿时大哗, 大家都紧张地围过来。
有人惊道:“难道此事有什么阴谋?校长,这事不能轻易过去了。”
也有人说:“我们给巡捕房打个电话, 让他们过来查吧,总得把事情调查清楚。”
这人的建议立刻被旁边人否决了:“巡捕房只会和稀泥,叫他们来,不添乱就够了, 还想真的抓到贼?”
但仍有人坚持道:“那也得报警,收了我们每个月那么些税金, 想不办事,哪有这么便宜?”
倒是常校长还算镇定,叫来一位同事陪着密斯周, 将剩下的面包收集起来,带去学校的实验室分析化验。
又安抚众人道:“事情的结果还没出来, 大家不要妄加揣测,都先回去干自己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