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112)
“鹿鸣……你刚才透过小窗往庭院里看,没看到地上有个大浴池子吗?”
鹿鸣一怔,她确实没注意地上的池子。刚才兵荒马乱,只顾着抢娘子了。
谢明裳:“浴池子里放满了水,满池子的水。你说我缺不缺水?”
鹿鸣:“……”
兰夏愤愤道:“好个狗东西,竟然逼娘子喝洗澡水!他是不是人呐!”
谢明裳:“……等等,兰夏,你冷静点再说话。”
第46章 反骨
大长公主府[1]的朱漆铜钉大门敞开着。
辰大管事在前头引路,谢明裳被好友带领着,两个小娘子乖巧地入后院拜见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刚用完晚膳,穿一身家常的秋香色轻绡长裙,懒散斜靠在罗汉床上打量:
“听说谢家小丫头被罚了?关去耳房饿了两日未给水食?瞧着倒不显憔悴。”
谢明裳心里感念大长公主在谢家落难时的提点,说多了又怕坏了萧挽风布置好几日的大戏,只行礼拜下:
“殿下恕罪,等河间王上门当面解释可好?”
大长公主似笑非笑地拿团扇指她:“你们啊。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就会闹腾,下次别闹腾到本宫面前,当做看不见了。”
挥挥手,吩咐她们退下。
谢明裳:……?
大长公主今天这么好说话的吗?
轻易过了大长公主这一关,谢明裳还在边走边回眸打量,端仪拉起她直奔自己的院子。
两人从前就时常去对方家里玩耍,谢明裳对端仪郡主的住处并不陌生,领着兰夏和鹿鸣熟门熟路地歇下了。
半夜迷迷瞪瞪地突然被推醒。
端仪带三分紧张神色坐在床前:“河间王上门讨人了。”
“衣裳穿好。走,我们去屏风后头听他和母亲说什么。”
谢明裳接过温水浸过的凉帕子擦脸,人清醒几分,迅速起身穿衣。
——
亮堂堂的厅堂火烛,映出主宾三位的身形。
萧挽风和大长公主姑侄两个在会客厅堂里分主宾对坐;
大长公主府的莫驸马,坐在下首位作陪。
端仪郡主悄悄地一拉谢明裳,两人蹑手蹑脚地从内室通道走近会客厅堂,贴着墙角转去大屏风后。
透过六座琉璃屏风的缝隙,四只乌溜溜的眼睛不出声地往外探看。
萧挽风身上依旧披着白日出城阅兵的两当铠,显然在城外接到消息后直接登门,铠甲在灯火下明晃晃地反光,坐着不言不语,压迫气势却惊人。
大长公主也不说话,斜靠在罗汉榻上,只管上上下下地打量这位多年不见的侄儿。
偌大的厅堂静默久了,便显出尴尬。莫驸马坐不住,带笑开口打圆场:
“都是自家人,有何事不好开口?挽风,半夜登门,想必有急事。有话直说——”
“谁要你多嘴?我们姑侄说话,你出去。”大长公主淡声道。
厅堂里尴尬的人成了莫驸马。
莫驸马起身匆匆倒退出去,临走前关上了门。
谢明裳眸子里带思索,望向莫驸马狼狈离去的背影。
大长公主府的辰大管事曾经带给她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天骄贵女对白马入京的小将军一见钟情,历经波折,最后喜结连理,也算是个好结局。
怎么眼前瞧着……大长公主和驸马,关系不大好?
厅堂里剩下的姑侄俩开始闭门交谈。
大长公主对萧挽风开口时,语气也谈不上客气,胜在直截了当。
“为你后院那位谢六娘来的?”大长公主单手支颐,开门见山跟萧挽风道:
“我只有一个女儿,谢六娘是阿挚结交多年的好友。阿挚心疼她,接来家中住几日,不碍着你什么。回去罢。过十天半个月,等你的新王府整治好了,我这处把人直接送过去便是。”
萧挽风对这位姑母的态度还算客气。
“半个月太久,两日后侄儿登门接人。”
大长公主并不应诺,慢悠悠晃起团扇。
“怎么,眼前见不着人,舍不得了?之前把人关在耳房三天不许吃喝的威风呢。消息传来,险些把我家阿挚气哭了。连我这边都来不及禀,直接点了一百将士冲去把人抢来。谢家和本宫倒是无甚交情,但我这做母亲的,怎么也得护着女儿的颜面。”
萧挽风皱了下眉,道:“劳烦姑母把人请出,问问谢六娘自己的意思。她若愿意跟侄儿回去,还请姑母不再拦阻。”
“哟。”大长公主笑了。
“你还吃定人家小娘子了?我看谢六娘不像忍气吞声的性子,她家里什么把柄落在你手里,叫她任由你摆布?”
气派堂皇的琉璃屏风
后头,端仪郡主气得喘不匀,猛扯谢明裳的衣袖:“你可千万别想不开跟他回去了!我定说动我娘,叫长公主府给你撑腰!”
大长公主眼尾带笑瞄一眼屏风背后闪动的人影。
她在罗汉榻上换个姿势,团扇继续慢悠悠地扇风:“才入夏的天气就有蚊子了?耳边嗡嗡的吵人心烦。”
谢明裳反扯了一把端仪的手,端仪倏地闭嘴。
萧挽风也瞄了眼光华耀眼的琉璃大屏风,视线转去其他方向。
“姑母误会了。我和谢六娘之间并无把柄,更谈不上摆布。姑母可单独问她。”
“今夜登门拜见姑母,厅堂有杂音,劳烦姑母换个清静地。”
大长公主拿扇子柄敲敲木扶手,“不必换地方。阿挚,听够了便下去。你放心,为娘不发话,长公主府不至于连个小娘子都留不住。让为娘和他单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