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136)
“说话呀。”
“别光打扇子,说话呀。”
“说话呀,再装哑巴我要生气了!”
蒲扇被扯了两回,几乎扯破的撕拉声响里,萧挽风松开手,终于开口道,“安稳不能持久。等你父亲回京,差不多要起变数了。”
谢明裳听他简短地陈述几句。
赫赫战功之大将,于朝廷来说——就像烧得通红的火炭。
冬季不能缺一刻,夏日惹厌弃。不小心还会烫到手。
辽东王叛乱,朝廷坐观两虎相斗,选听话的那只领兵出征。前些日子,天子对谢崇山起了疑心,有意换将,对行事恣睢放肆的河间王府容忍有加。
如今谢崇山大胜。若能一举成功平叛,凯旋而归,战功声誉堆积在谢家头上的同时,原本能忍之人就会变为不能忍,原本能忍的事也会变为不能忍。对河间王府的打压要开始了。
“这是短期的局面。”萧挽风话锋一转,“长期局面,要看你父亲这次大捷怎么个胜法。”
如果一举擒获辽东王本人,叛乱根源连根拔出,危机彻底解除,对谢家却不见得是好事。
“胜得太彻底,危机拔除。你父亲于朝廷就无用了。”
“无用之武将,功勋难持久。”
萧挽风在黑暗里平稳地陈述着,谢明裳被有力的手臂拥在身侧倾听。
听来的感觉像耍百戏的走高索……不能败,但又不能大胜,胜败都对谢家不利,怎么做都落不下好。
身侧的手一下下地抚摸她柔软的发丝。
“帝王御人之术。你父亲不会理会这些,该打仗就打仗,该追击就追击。具体战报如何,我已遣人问你母亲。”
“有意思。”
“下面一段日子的去处你想好了。留在河间王府会不太好过。”
谢明裳思忖着这句“不好过”。
萧挽风又接下去道:“这个夏季回谢家好。你父亲大胜凯旋,这个夏秋,谢家比河间王府安稳。”
帐子里实在太热,谢明裳摇着抢来的蒲扇,呼啦呼啦地扇风。
说话选用的词句,往往微妙地泄露一个人的思绪。
萧挽风接连提起两次“安稳”,无意中泄露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他想她安稳。
父亲也想她安稳。
母亲同样想她安稳。
每个人都想她安稳,都想把她庇护在羽翼之下,想让她仿佛雏鸟般无忧无虑。
但对于长不大的雏鸟来说,鸟巢之外皆天敌,依靠亲人的庇护过日子,哪有真正的安
稳。
躲在亲人身后担惊受怕的日子,经历过谢家围门的那半个月,足够了。
送回谢家,重新被爹娘哥哥庇护,哪里安稳?她心里丝毫不安稳。
谢明裳觉得燥热,索性拉开帐子角,窗外灌进室内的穿堂风吹动额发,她觉得凉快多了。
“想不想听我一句心里话?”
身侧的目光果然即刻注视过来。
对方专注的视线里,谢明裳撑着他坚实的胸膛,柔软的唇瓣往上贴近耳边。
“嘘,听好了。我的心里话可只说一次。”
“前些日子还天天逼我练刀。跟我说,不能掌控自身的人,只能依附。眼看要出事就把我往安稳的地方送。殿下,你可真是门缝里看人——把我瞧扁了。”
“我在你心里,是个废物?”
萧挽风:“……”
——
母亲递来的前线战报,被她简短地讲述几句。
这次虎牢关大捷,并没有擒获贼首辽东王,只抓捕到两个儿子,父亲还在领兵追击辽东王的残兵。
萧挽风从头到尾未说一字,只听着。
听完,问她短短两个字:“不走?”
谢明裳答得明确:“不走。”
“我已知会母亲了。河间王府接下去打算演什么戏本子?提前说说看。让我有个准备。”
室内安静下去。萧挽风揽着她,有一阵没说话。
人体的热度隔着薄单衣传来,耳边规律的心跳忽地加快几分。
砰砰,砰砰。
谢明裳侧耳听着逐渐加快的心跳。
嘴上言语能骗人,心跳骗不了人。
耳边听着激烈的心跳,不知为什么,她自己胸腔里的心跳也在加快,身上似乎更热了。
热得她趴不住,腰肢细微地动了动,骤然碰着下方不知何时起势的火热之处,磨过细嫩的肌肤。惊地她一下撑坐起身,就要跨去床里。
才起身的腰肢却被牢牢按住,往下拉。
她原本好端端坐着,不知怎的就上下颠倒,被压在身下,圈在手臂当中。
忍耐已久的吻落了下来。
——
纠缠身影在黑暗垂落的帐子里翻滚。
这张女子闺阁中的雕花床秀气。尺寸和贵妃榻差不多大小,两人挤挤挨挨的,灼热呼吸喷在彼此的脖颈间。
谢明裳喘息着把人往外推:“今天是搬家的头一天。东西都没收拾好,在箱笼里堆得乱糟糟。”
“所以?”
“所以,没香膏。”
“故意的?”
倒也不是故意的。“十两金买回的贵价东西,没扔。”
谢明裳理直气壮地说,“找不着有什么法子。”
“没扔,但也不用。藏着不让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