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293)
“进固县地界后扎营。固县上下官员前来拜访,一律拦在大营外不见。”
“派几个将士去驿站,把他们屯的的上好马料搬来。”
“得令!”
沿路都是自发聚集的百姓。军中将领都披甲戴盔,路边人群也分不清哪个,只起劲的欢呼。
许多人家往队伍里挤,高高献上自家肉食,行军中的队伍不受。又有半大孩童跟在队伍后头载歌载舞,拍着巴掌跟随,将士们随孩童们撒欢儿去。
萧挽风今日戴盔披甲,穿一副军中常见的两铛铠,腰刀马靴,跟军中诸多的校尉打扮得差不多,行在队伍当中,除了身形高大了些,乍看并不扎眼。
但细看便能察觉,在他周围围拢的,并非寻常军士,而是精挑细选的亲兵精锐。
此刻,亲兵队伍里一阵细微的骚动。许多张面孔吃惊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顾沛猛地一勒马:“……娘子?”
听到这两个字,前方的萧挽风也不假思索一扯缰绳,来个急停。
正值黄昏时分,寒鸦归林,明暗交错。
蹲在道边黑压压人群里,一张俏生生的面孔抬起,正吃惊地盯住前方马背上挺直的强健身形。
她闭着眼也能认出盔甲下的人,萧挽风!
谢明裳:……他不是前锋营大将么?怎么人在中军??被裕国公那老匹夫抓了?!
第117章 把你交给我。
只蹲在路边看一眼……蹲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谢明裳:“……”
战马分明就是乌钩!旁边跟着的大个子是顾沛!齐刷刷勒马望向路边作甚,求救吗?!
路边蹲的几人相互打手势,悄悄往人群后退。
大军当中的萧挽风勒马片刻,吩咐两句,又往前继续缓行。
队伍里跑出一个王府亲兵,追出两里地,把正打算回农家小院商议解救法子的众人喊住了。
谢明裳这才听说,原来中军早换了主将,中军兵马帅印都在萧挽风的辖制之下。
至于原本的主将裕国公去了何处……谁也没问。
天色黑透时,一行轻骑牵马拎包袱,随大军进入固城,就地扎营。顾沛领他们进营地。
“顾队副,你瘦好多。”跟随谢明裳的几个王府亲兵激动地上前打招呼,“这次跟随主上打突厥大胜,顾队副砍了多少脑袋?论功行赏,会不会升队正——”
顾沛忽地停步回头,递过尖锐的一瞥。无论消瘦的侧脸轮廓和凶狠的眼神,几乎都不像从前大大咧咧的队副。
几个亲兵吃了一惊,齐齐停住脚步。
旁边随行的两个副将赶紧把人拉开几步:“快别说了,这次打得艰苦,前锋营阵亡七成,顾队正人没能回来……”
“到了。”顾沛指向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弟兄几个歇这处,娘子随我去大帐见主上。”
谢明裳原地震惊停步片刻,又继续跟着往前走。边走边打量前方的顾沛。
周围人都散去各处军帐,只剩他们两个,走出去十几步,顾沛抬手狠狠地抹了下眼角。
身后一只手搭上肩头,轻轻地拍了拍。
谢明裳在背后道,“英灵永在。”
“逝去的亲人会化作山川水流,路边的风,脚下的沙。他会继续看顾着你。见你开心,他也高兴;见你难过,他也会伤心的。”
顾沛以鼻音重重地应了声,胡乱又抹了把脸,掀开中军大帐门帘:“娘子进去吧。殿下在里头休息。”
谢明裳提着包袱走进大帐。
里头点起一盏小油灯,帐子占地不小,布置简陋,只摆放一套桌椅屏风,屏风后摆放了一张休息用的行军木床。隐约有个人影躺在床上,影子映上屏风。
谢明裳站在屏风边,探头往里看。
萧挽风枕着刀鞘,合衣而卧。人显然疲累了,正沉沉地睡着。
许久不见,他明显消瘦许多,人晒黑了。原本就棱角分明的轮廓更显得锋锐,鬓角如刀,在睡梦里也紧抿着唇。
谢明裳绕过屏风,轻手轻脚地往里走。
还没有走到木床边,沉睡的人霍然睁开眼。深黑色的眼睛幽亮,直勾勾地注视过来,一只手反握住头枕下的刀柄。
谢明裳拢起长裙往前快走两步,灯光昏暗,怕他看不清动手,人索性蹲去木床边,两边视线齐平。
随着她的动作,一路紧盯不舍的幽亮目光也缓缓转动,从屏风旁转向床边。
——这是还没睡醒呢?
不,分明醒了。目光清醒得很。
谢明裳的眉眼舒展开了。
重逢的喜悦在胸腔涌动,他们多久没见了?
八月中出征,那时雨后的天气还偶尔闷热;如今已入十月,清晨满地白霜,漫山遍野的落叶都快掉完了。
“是我。顾沛领我来。”谢明裳抬起手,白生生的手掌在那道紧盯的视线前晃了晃。
“傍晚在固县郊外路边,你看到我了?”
握住刀柄的手缓缓松开。
萧挽风从睡梦中骤醒,声音带几分沙哑,“看到你了。人群里那般显眼,我听他们喊娘子,一侧身就看到了。”
谢明裳很是不服气。
“我拿碳灰涂了脸出来的。静悄悄蹲人群里,谁看得清?要不是队伍经过,当中有个骑马的身形像你,骑的黑马像乌钩,我才不会抬头四处张望,教你们轻易察觉了。”
长篇大论还没说完,萧挽风的手已经抚上她脸颊。
“碳灰涂黑了脸,人还是显眼,在人群里像金子,亮闪闪的,一眼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