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93)
萧挽风坐在贵妃榻边,继续吃自己咬过一口的半个甜杏。
“值得。”他简短地说。
第39章 殿下,你敢不敢?
这晚萧挽风没有歇在主院。
过来半个时辰,把整盘的甜杏剥开,喂谢明裳吃了个肚皮滚圆,说了一会儿话,人起身走了。
这是他第几回过来剥杏子?也不见他自己多爱吃。
谢明裳半夜迷迷糊糊醒来时,忽地想起这桩事,无端觉得好笑。两边相处近整个月,她明显感觉到,他是真的喜欢喂她吃东西。
有几次他喂得急,她手来不及接,索性直接张嘴叼走,他神色间的愉悦遮掩不住。
喂的都是她爱吃的,不惹她反感。洗剥得好好的放在嘴边,她这边吃得满足,那边看得愉悦,偶尔会透几句谢家的事给她。
在这位河间王手下讨日子,有时也并没有之前想的困难。
谢明裳对着黑暗的帐子无声地笑了下,困意上涌,又睡了过去。
朱红惜次日领着胡太医请诊平安脉时,借着收拾东间的借口,遮遮掩掩问起萧挽风夜里未留宿主院的事。
“有两套主上的换洗衣裳留在东间,瞧着几日未动了……”
朱红惜摆出一副谦卑姿态:“奴婢刚来,不知主上的习性。大约几日需要备一套新的在东间?还请娘子示下。”
谢明裳摊平手腕诊脉,好笑地看一眼朱红惜的低眉小媳妇模样。
这位不简单,从宫里杀个回马枪,忍功见涨。
“你不是跟我前后脚进的王府?现在又装起刚来的新人了。你不知的事问我也无用,直接问正主去。”
朱红惜恨得几乎咬碎银牙,强忍着挤出笑容:“哪敢。娘子也不清楚的话,那奴婢斗胆把主上过来留宿的日子记录在案,日后也方便查备。”
正好诊脉结束,谢明裳收回手腕,盯着朱红惜告退出门的背影。
兰夏砰地关上门:“这女人窥探娘子的眼神像毒蛇!昨晚她过来问娘子的葵水情况,我没告诉她。她今天居然当面问起姓萧的哪天留宿了!”
谢明裳思忖着,道:“她再来问你葵水事,你如实告诉她。”
兰夏:“啊?”
“她这次杀个回马枪,打着‘恩赏谢氏’的幌子,连御医都带回一个,可见过了宫里的明路子。和上次假托‘王府无女婢看顾’塞过来的情形不同了。兰夏,鹿鸣。”
谢明裳把两位小娘子喊来身侧,低声郑重道:“防备心留着,但不要在明面上表露出来。不要在明面上挡她的正事。免得有人拿你们的错处开刀。”
鹿鸣点头应下。
但兰夏还气鼓鼓的,“那就任她耀武扬威?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横着走?”
谢明裳失笑:“你看她的样子,哪像横着走?河间王的后院是好待的?她自己心里也惴惴不安。你们放宽心,她这回成了明面上的镖靶子,还是待不长久。”
“倒是不声不响的陈英姑和穆婉辞两个……你们多留意这两人。如今院子里多出个奉命而来的朱红惜,情况又有变化了。”
有人提醒过她。
敢做双面奸细的人,秉性靠不住。
“好了,别满脸忧心忡忡的模样,出去叫人看了笑话。”
谢明裳拍拍两人的手,“时辰不早了,先用饭吧。”
自从宫里带回一个擅膳食的任姑姑,谢明裳每日早上的清粥小菜换成了药膳。
今日配着黄澄澄的小米粥,上了一小盅补气养血的当归人参鸡汤。任姑姑在门边行礼,殷勤介绍:
“小米粥养脾胃,里面放了四味温和的养气滋补药。老奴昨夜三更起身,细细熬到五更天,小火炖足两个时辰,正好供娘子吃用。最近天气转热,当归人参鸡汤大补,清晨喝
一小盅即可。补再多就过犹不及了。”
谢明裳听完没多说什么,点头道:“辛苦。”
任姑姑笑容满面地退了下去。
鹿鸣不声不响地拿过一个小碗,挨个舀小勺的粥和汤,放进嘴里品尝。
谢明裳一怔才反应过来,好气又好笑地叫她停下。
“你还试起毒来了?用不着,直接拿来吃。她是宫里打着‘恩赏谢氏’的名头派来负责膳食的人,如果我在她照顾下出了事,叫我爹爹如何想?他老人家马上要领兵出征了。”
这是谢明裳头一次明确提起谢家即将重新掌兵的事。
鹿鸣差点摔了碗。
兰夏激动得眼角隐现泪花:“真的?谢家起复了?”
谢明裳经过这次谢氏的大起大落,父亲起复领兵的事已不能轻易触动她的情绪了。
“眼前是起复了,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说不定。”她淡淡道了句,低头抿了口鸡汤。
“不愧是宫里掌膳食的老人。汤的滋味真不错。”
顾沛就在这时风风火火地跑过院子,在门外高喊:“娘子!准备准备,要出门了!”
谢明裳猝不及防,喷了口汤,呛咳起来。
“赶集也没你这么急的!”
兰夏老大不高兴地往门外喊:“时辰不早不晚的,叫我家娘子出门干嘛?”
顾沛道:“谢帅今晨领下帅印,大军定在午后出征!主上吩咐,要带娘子送一程。”
谢明裳喝汤的动作一顿,即刻放下碗。
*
消息传来得急,大军召集于城外誓师,午后便要启程出征。马车在出城的路上赶得飞快,谢明裳在车里颠得七荤八素。
在京城里还能强忍着,等马车出了东南门,两个车轱辘在城外一条四五里长的碎石路上磕磕碰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