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95)
忠君报国平生愿,心怀七字足矣。
谢明裳盯着父亲披甲的背影,心绪激荡,如平湖骤起千尺风浪,视线不知不觉模糊了。
大军分批开拔,聚拢精兵的山谷逐渐变得空荡。
几名亲兵簇拥着谢崇山下山坡。身为主帅,他也要出发了。
一名亲兵忽地凑近过去回禀几句什么,往凉亭这边遥指。谢崇山顺着指引勒转马头张望。
谢明裳又惊又喜,急扑上前两步,按着凉亭围栏,身子往前探。
她向来穿得显眼,今日又是一身鲜亮的海棠红色对襟窄衫子,往亭子外头一探头,谢崇山的目光即刻被引过来。
谢明裳往父亲的方向用力挥手。
只见父亲在山道间勒马停顿片刻,抬起铠甲手臂,冲凉亭方向遥遥地一招手。
策马转身而去。
山风呼啸而过,谢明裳忍着泪,脸冲着山谷方向,两手撑凉亭栏杆,原地动也不动地站着,任凭山风把热意涌动的眼眶吹到冰凉。
她这时才仿佛什么也未发生般转过身来。
“走罢
——哎。”
萧挽风几乎贴身站在她身后。谢明裳毫无提防,迎面差点正撞着对面的胸膛。
距离实在太近了,近到呼吸相闻,伸手就可以环住她的腰。
“站这么近做什么。”谢明裳脱口而出,打量过近的距离,却又若有所悟。“该不会怕我翻出凉亭跳下去?”
萧挽风往后退了半步,依旧伸手可以把人捞过来的距离。
“山风太大,有备无患。”他简短地说。
原来是怕她被山风吹下去?谢明裳纳闷指着自己。
“殿下当我是纸人?风一吹就掉下山头?我没那么轻。”
萧挽风当先出了凉亭,边走边道:“轻得很。”
谢明裳:“……”
两人上马沿着山道下行,谢明裳半真半假道:“还得多谢殿下站在暗处没现身。我爹爹刚才看见我了,还冲我挥手来着。如果看到你也探出亭子,我爹爹今夜肯定气得睡不着了。”
萧挽风居然赞同地微微颔首:“谢帅的气性确实太大。”
谢明裳:“……”
“我在跟你说这个么?”谢明裳在呜呜呼啸的山风里转过头来,黑白分明的澄澈眸子里带出点恼火:
“你跟我说的分明是两个意思。我爹气性哪里大了?他对我好得很!”
萧挽风握着缰绳沿路缓行。
“在家里不同。谢帅在军中的脾气说一不二。”
谢明裳:“我爹爹比不上殿下。殿下不止在外头说一不二,在王府里同样说一不二,威风得很啊。”
萧挽风道被她不轻不重地叨了一句,听若未闻般,长靴马刺轻轻一踢马腹,黑马小跑前行,不怎么动听的话便轻飘飘随风散去了。
谢明裳攥着缰绳慢悠悠跟在后头,若有所思地望着前头的背影。
那是个健壮而精悍的身躯。筋骨舒展,控马动作里饱含力量。
细想起来,每次她当面说了不动听的言语,他的反应似乎都是淡漠地走开。
隔两日若无其事地回来。自己不提,他也不提,事便过去了。
以他的力道,如果一巴掌扇过来,自己这条命早没了吧。
平心而论,入王府这个月,刨去他那些不能为外人道的怪癖,单看两人的平常相处,他其实对她不错。
当然了。仅凭着这份“不错”,要她当面诚挚地道谢一句“多谢殿下带我出城送父亲出征,感激不尽”……做梦呢。谁稀罕入他的王府。
山风越来越大,浓云翻滚,前头开道的顾淮策马奔回高喊:“要下雨了,殿下,我们未带雨具,快些走为好。”
萧挽风从前方勒马,回返谢明裳身侧叮嘱:“尽快赶去山脚下。马车停在道边。”
脚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四五里山道。
谢明裳抬起手掌,已经能感受到细小雨丝。她开口道:
“想要尽快赶去山下的话……殿下,你敢不敢。”
萧挽风正在和顾淮说话,说到半途便停下,目光转来。
谢明裳唇角微微上翘,眼神发亮,手里攥着马鞭,往前方山脚下一指。
“跑个马。各凭本事,看看谁先到山脚下。”
“晚到的输。被雨淋湿的输。”
“如果我们两个都输了,那就罢了。如果我侥幸赢了一场,殿下,来点彩头?”
说到跑马轮输赢时,顾淮便握拳咳一声,勒马往后退。
等说到“彩头”,两人周围三丈之内已经无人了。
亲兵们自觉地清了场。
萧挽风的神色依旧看不出什么,只平淡地地一点头,当场拨转缰绳后退几步,两边马头齐平。
这时他才问:“你想要什么彩头。”
谢明裳愉悦地笑了。是个好问题。
“就赌一匹马。”
“我已应下了给你准备马匹。你不信?”
“那不一样。”
谢明裳伸手抚摸身下马儿油亮的鬃毛:“殿下心情好赐下的马,跟我凭本事赢来的马,怎会一样?”
萧挽风沉吟片刻,居然点头应诺下:“可。”
谢明裳裹好挡风的蓑衣和风帽,率先在毛毛细雨里打马下山。
萧挽风的黑马显然更加雄健,奔跑有力,谢明裳临时借用的马儿很快被追上。
萧挽风并不刻意让她。两边并头行时抛下一句:“战场上你死我活时,敌方的战马比你的雄骏,难道你还能和敌方换马?”
说罢打马闪电般奔出去,瞬间把谢明裳的马儿抛在山道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