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樊笼(16)

作者: 人面烂桃花 阅读记录

“怎样?给我这妹妹解出什么来了?”张大娘子笑道。

林忱端详着纸面,黑眸颤了一颤,随即道:“娘子前日方锄一患,一月后又有好事相眷,吉。”

张二娘看着她那张脸就气不打一出来,质问道:“拿什么囫囵话来搪塞,真有本事,你倒说说有什么好事。”

林忱不卑不亢,答道:“与后嗣有关。若是公子,则金榜题名;若是千金,则有佳婿。”

张二娘摇着的扇子这才一顿,她想起自己那有出息的麟儿,今春确实要赴考场,这卦倒也像是真的。

大娘子拍手称赞道:“好啊好啊,我那侄子从小就有出息,这些小辈里,也就他是实打实的有才学。若是真要派人上京,他最合适不过了。”

周围的妇人也都附和称道。

张二娘这辈子命不好,嫁予个有肮脏怪癖的混子,年轻时女儿也没保住。只有这一个儿子,十分争气,她平素里也就指着这个孩子能炫耀两句。

林忱的马屁拍到了她心坎上,赞语到也扫去几分不快。

“哼,也就算你说的是真吧。”张二娘又摇起了扇子,随口吩咐侍女道:“赏吧。”

林忱收起器物,正欲开口,张大娘子却与身边人交谈了几句,转过来说:“原来你是香山寺禅云大师的佛子。怪不得有这般本事,快给我们也卜一卦瞧瞧,这可都心痒着呢。”

她笑得大气又良善,面容也是极慈悲的。这屋子里的人对她既敬重又讨好,除了是她管家的缘故,也是为着她人品好处事佳,连那脾气不好的妯娌也能时时看顾。

张二娘子啧了声,不耐地转过脸去和人说话。

林忱敛去眸中不安,点头应下,只是这一卦还未卜完,外边便传来些动静。

看门的女使瞪着眼睛,匆匆来报:“大娘子不好了,前院那姓萧的常侍来了,都进咱们院子了。”

屋里“哗”一下沸腾开来。

“她不在前院待着来这做甚?”

“她那气势,好不吓人…我等还是快走吧。”

众人或惊惶或无措,只有张大娘子眼前一亮,抬手道:“既是贵客,还不好生去迎。”

她安抚众人:“萧常侍是宫里人,小小年纪便身兼要职,必不是不知分寸的人,各位莫惊。”

林忱边揭开最后一卦,边看着她指示众人坐到合适的位子上。

随后,张大娘子歉然道:“小师父,莫不如去后边避一避。常侍进来,见这屋里杂乱不整,恐是不快。”

林忱自然称是,她隐去了卦象,随人藏到偏门后的小屋里。

刚一进去,门外便通传:“萧常侍到——”

帘子由两个侍女打开,春日明媚的春光和飘飘的落花轻柔地吹进来。

林忱在门边立着,把来人的身姿看了个一清二楚。

萧冉未着官服,反而一套盛装华服,一如来赴宴的千金小姐。

绯色的裙摆自下而上逐渐变浅,衣带飘摇,胸口处一株漆黑的花藤蜿蜒而上攀在肩膀。

尤为夺目的是那双瑞凤眼,神采飞扬,把整个人都点亮了。

林忱看她走进去,注意到她的脖颈格外修长纤细,看着意外地有少女气。

随后帘落下,飞尘扬起。

她直至这次才瞧出常侍有副好相貌。

不过,美人皮下是不是菩萨心肠…就不好说了。

林忱垂眸细看手中两个卦象,朱砂缭绕间煞气横生。

两张纸上,皆是大凶。

她退到隔间里坐着,下人上了壶茶,叫她边喝边等。

林忱闲来无事,又根据张大娘子提供的生辰八字卜了几卦,结果无一例外,是凶。

究竟是怎样的大事,才能叫这满屋人命悬一线。

林忱举杯阂眸,手心里的金玉骰子滚来滚去。

正计较着,椅背后忽传来丝异响。林忱猛地往后一看,目光却抓到个蹲成一团小孩子,一双黑黢黢的眼睛正滴溜乱转。

这团子约莫才四五岁,却古灵精怪的,被抓到了也是笑嘻嘻的。

“姐姐,你手里的骰子,可以给阿湘玩吗?”

林忱把她拎到眼前来,问:“你是谁家的小姐?”

“这是我家。”阿湘说:“我爹爹是侯爷。你给我玩,我给你别的好不好?”

林忱笑了笑,说:“那么是张大娘子的千金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她夹着那枚骰子,递到阿湘眼前。

“当然了!”阿湘说:“我娘经常玩这个的,只是不让我碰。”她装模作样的叹口气,就要伸手去接那骰子。

林忱攥起手,倾身哄道:“小姐还需帮我办件事。”她收拾了桌上的面纸递过去:“你进屋去,把这些给你母亲,不要叫别人看见。”

阿湘说:“这还不容易!”她弯弯着眼,一手抓走了骰子,一手揣起了面纸,正要往屋里跑,却又忽然想到什么似的,颠颠地跑回来。

“外面有人打听香山寺来的小尼姑,是不是找姐姐你?”她咬着手指问道。

林忱闻言谨慎起来:“是谁?”

“徐家的大伯伯,派人来送信的。”阿湘说:“我叫她进来吧。”

她说着便往外跑,没一会,一个女使着急地进屋来。

这人见了林忱,纳头便拜:“忱姑娘,可找着您了。咱家姑奶奶不好了,老爷请您快些回去!”

林忱不由一惊:“我娘?”她面色发青:“怎会?”

那女使急道:“奴婢还能扯谎不成,老爷就在前院呢。他差奴婢先往香山寺去,没寻到人才找到这来。”

林忱捏着桌脚,脑中一时转不过弯来。

只是她心里难免怀疑,怎么会这么巧?徐府来赴宴,她娘偏在这时不行了?再说,若真如此,徐家人怎么还没赶回去,即便是个假妹妹,也总该把面上功夫做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