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笼(80)
赵垣的两个侍女忙着赶喜服,府上也是热闹冲天,她自己却还是淡淡的。
冯芳又说:“听闻姐姐很爱慕吴王,弟在此提前祝婚事顺遂,以后幸福美满。”
赵垣看向他:“你长大了,反而没有正事了,什么美不美满的。”
冯芳问:“嫁给吴王,难道不是姐姐所愿?”
“不过是把自己像物件儿似的卖出去,不过好歹找了个好买主,出得起好价钱。”
冯芳蹲在她面前,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他有点沉默,眉毛微微蹙了一下,随后便笑起来,面上些许的苍白有点叫人怜惜。
“男人都是一样。”赵垣端详着手上的丹色豆蔻,“我瞧那吴王也差不多,都说他英雄气概,那想必是爱美人了。我不是真美人,能骗得了他一时,骗不了一世,不过也顾不得这许多。”
冯芳喃喃说:“姐姐自是美的。”
赵垣眼皮都没颤一下,完全辜负了少年心事。
她在猜吴王的心思。
男人的心思大抵相同,对待女人,就像对待一只小猫小狗——只要听话顺从,不要思考。
如同她的父亲,甚至前院的粗使仆从,他们的眼光都是一样的,看女人像看一个没有生命也不会言语的物件。
可是,他们轻视的得太过了。
难道没一个人发现,她们其实是会动会说会想的,也有阴私算计,也有暗藏的力量。
如果真的没有…
那真是太好了!
赵垣想,轻视暗藏的敌人,总会付出代价。
而她正要利用这份轻视,建立不朽的功业。
她不是为了谁正名,更不是为了所谓大义仁慈,只是这世间太无聊了,她想找点困难的事做,如此而已。
史书怎么写她,无所谓;旁人怎么看她,无所谓;六亲断绝无亲无友,那就更无所谓了。
赵垣这样出嫁。
出嫁的嫁礼中,冯芳送了她一枚紫玉戒指上面镶了一颗红色宝石,朱砂痣一样烙在玉的反面。
第39章 心结
林忱向彭英莲学骑射, 至未时末才回来。
她甚少得机会出宫,穿过热闹繁华的集市,一靠近那庄严魏峨的皇城, 只觉得一股森冷之气,迟迟不愿进去。
通向宫内的大门高而幽深, 压抑得四月柔暖的风都伏低了。
她穿着骑装束着发,在马上仰头去望, 只看见两侧高尖的瞭望台与层层叠叠的檐角。
“殿下可是直接回沉潜阁?”
竹秀扶她下马, 正问着, 门里边青瓜颠颠地跑出来。
林忱将马缰交到他手上,叫他先回去。
青瓜问:“殿下看起来高兴得很,在宫外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了?”
林忱道:“跑了一天的马,磨得腿疼, 哪有什么高兴的事。”
“还说不高兴, 嘴角可都翘着呢。”青瓜也笑起来, “我就知道殿下还是喜欢宫外, 热热闹闹的。”
林忱便微微含着笑,不反驳了。
青瓜道:“有件更高兴的事要说给主子听, 建康宫的鸢儿姑娘请出来了,此时正在后园小筑中等着您呢!”
**
林忱走过四平八稳的宫道,拐进入林木青葱的后园, 看见了四角挂着风铃的小筑。
青苍掩映的冷石台上, 鸢儿背对着她坐。
那背影像柳枝抽条似的长高了,不再是孩子的模样。
林忱慢慢走过去,惊起两只雀, 也惊动了在揪叶子的人。
鸢儿转过头, 见了她就笑, 却又有些不敢靠近,只睁着双清凌凌的大眼睛看她。
过了好久,林忱才说:“长高了,不过样子没怎么变…还是好丑。”
鸢儿半是着恼半松了口气,不过仍不敢像小时那样与她勾肩扯手。
“那日见,都没认出我来,明明是变漂亮了。”她轻快地倒了两杯茶,脸上两团红晕晕的。
两人面对面坐着,一时彼此都打量着对方。
“一位女官叫我出来,中间杂七杂八换了五六次衣裳,什么事儿,需要这么背人?”鸢儿问。
她原从那日见面起就盼着林忱来找她,等了许久也没等来。
鸢儿望着四四方方的天和四四方方的墙,好似明白缘由,又好似不明白。
“现在盯着你的人不少,得谨慎些。”林忱喝了口茶,看她,“你如今深受陛下喜爱…”
她顿了顿,神情有些奇怪:“只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鸢儿怔了怔,低头道:“怎么就算是喜欢呢?”
林忱也说不明白,她只知道建康宫那一场宫变死了礼安。从前太后鸩杀过多少红颜,皇帝都无动于衷,而今肯出手保下鸢儿,心里至少是动过情的。
若没有这情,鸢儿的尸骨早凉透了。
可有了这特殊的钟情,则更是深入风暴中心,不得脱身了。
“我身份卑微,不敢有攀龙附凤之心。”鸢儿道。
林忱这便放心了,她来前彷徨犹豫,不单是怕这次见面给太后察觉,更是忧心鸢儿年少慕艾,恐对不该起心思的人动心。
“既如此,你不必再应付恭肃王府,只需陪伴陛下左右,待时机成熟,再向太后略表心意,要出宫不是难事。”
鸢儿闻言,想了一会,才明白林忱话中的意思——这是要她做双面间谍。
她那张纯净的面上是空白,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才好。
林忱看着她走神,忽然良心有些发现,觉得有责任为自己辩解。
“我不是…”
我不是不想救你出去,也不是故意利用你去谋求什么利益,而是无力两全。
她不能不顾及自身的处境。
鸢儿摩挲了一会茶杯,有些苦恼地笑笑:“你不怕我给人骗了,到时候传个假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