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L
裴后脸在江山在!
60L
禅帝好苏,爱了
61L
闻禅是真喜欢裴如凇那张脸啊,到底有多好看,她有事没事就要cue一下
62L
反正不管正史野史没有说过他丑的
63L
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就是不管皇后多好看都只能夸温良贤惠才学高德行好,只有妖妃才会夸美貌,所以算不算印证了楼主标题
64L
因为夸他贤德的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
65L
所以上面管裴如凇叫白花老师就是因为这个典故吗?
66L
那倒不是,白花这个叫法出自《江州海山记》,写的是正纪九年第一次南巡见闻。里面有提到闻禅在江州微服私访,正好赶上上巳节,有人试图给裴后送花,结果禅帝拦住了不让送,说“此是吾之芍药花”。
67L
啊,为什么是芍药花?
68L
因为庭前芍药妖无格,禅帝讽刺裴如凇没有格调
69L
裴黑还没走呢,真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70L
那前面闻禅还说他是国色天香的牡丹呢,我到底应该信谁
71L
都是野史,都不可信
72L
放屁,你百度一下《仁宣别录》作者狄敏看看呢?跟了禅帝一辈子的女官写的是野史哈
73L
审题啊朋友们,三月三上巳节,禅帝引的是《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就是说少年少女在上巳节时去春游,然后赠送芍药花定情。
74L
吾之芍药花,你就是爱情本身,好浪漫啊
75L
闻禅……你好会啊……
76L
锁死,祝福,猫猫豹豹真是越磕越有
77L
芍药牡丹,这不恰好说明了裴如凇既是一代贤后也是一代妖妃
78L
无所谓,裴如凇就算变成面包狗禅帝也一样会溺爱
79L
正确的、中肯的,后面忘了
80L
点了
第85章
番外二
鹿门是座位于齐国边陲的小城, 人口不多,除去驻守边境的军户家眷外,便是贩马卖茶的外来商队。近日里却忽然有许多流民蜂拥而至, 城中客栈容纳不下,连街角巷尾都挤得满满当当,唬得城中居民严防死守不敢出门, 还恐吓自家小孩“再出去乱跑,小心蛮人把你抓去塞外放羊”。
九月北方天凉, 一群行商在客栈大堂里围坐吃酒, 透过大开的窗户刚好能看见对面拖家带口睡在巷子里的流民,有人好奇问道:“这些蛮人莫不是外面逃难来的,官府怎么也不管管, 就放任他们在城中四处游荡?”
商队里一名年轻掌柜向外瞥了一眼,随口道:“是外面来的,不过也是要往外面去的。”
“往外去?去哪里?”
那掌柜微微笑道:“诸位没听见消息么?上月朝廷收复固州, 俘虏了呼克延月奴部近万部众, 余下的族人不敢留在固州,呼克延其余部落也不愿意收留,于是他们便成群结队逃往关外。不过朝廷早就下令各郡边城紧守城门, 以防叛军余党混在流民堆中出城。”
鹿门城虽然小,却是中原商队通往北境的必经关隘。商人们不怕路途遥远坚辛, 就怕局势不稳、上头临时生变,派一群官兵老爷拦路,到时候花钱打点事小, 赔了买卖事大。因此听他这么一说, 都有些惴惴:“赵掌柜这消息可保真?万一守城军以搜查逃犯为名,拦着我们不让出关, 该如何是好?”
那赵掌柜却从容地饮了一盅酒,不紧不慢地道:“各位别急,咱们一路风尘跋涉,要是前头情形不好,我还能陪着大家伙走这么多冤枉路?我与贺兰氏的商队一起出过几次关,也是借了人家的光,在守城军那儿还有几分交情,待过关的时候用心打点,必能顺利放行。大家伙儿只管把心放回肚里,吃饱喝足,准备好明日出发。”
众人听了这话,方才由忧转喜,纷纷捧起酒杯敬他:“多承赵掌柜人情,替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日后有用得上大伙儿的地方,您尽管开口吩咐。”
“好说,好说。”赵掌柜矜持地和他们碰了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待酒足饭饱,众人正要各自回房休息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呼唤:“赵先生请留步!”
赵掌柜转身回望,只见大堂角落里一名黑衣青年起身朝他走来,上前深施一礼,态度极客气地低声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人约莫二十五六岁,苍白消瘦,唇无血色,恹恹地带着病容,衣饰虽简,却都是上乘货色,看上去像个弱不禁风的公子,落后数步处跟着一名黄睛褐发的同行人,显见是呼克延族裔的长相。
赵掌柜示意别人先走,与那公子走到角落坐下:“尊驾有何见教?”
“不敢,”那人声气温雅,有些歉然地道,“冒昧叨扰足下,实是有一桩不情之请。方才无意间听见诸位闲谈,说起先生与守城官军素有旧交,明日过关可通行无碍。在下不才,家中略有些薄产,愿赠先生数金,以资打点之应。”
赵掌柜是个灵透的聪明人,听他如此说,便知此人是想与商队结伴而行、借他们的东风一道出城。商队行走在外,为求安全,往往愿意结善缘,而且他主动提出给钱,看着还算是上道,于是和气地笑道:“无缘无故,怎好生受郎君厚赠?敢问郎君尊姓大名?”
那公子道:“在下姓范,草字伯渊,青州人氏,不知先生台甫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