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170)
楚大老爷坐直身子,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楚延琛,而后轻声解释道:“江南道的事,我极少同你细说,一则是因为你先前并未触及,也不想你再多费心思,二则江南道的情况,我掌控得也不算完全,故而也就不多说。”
“既然,如今你要去那儿,那我就同你讲讲。”
楚大老爷站起身来,从书柜后的夹层里取出一支细长的木匣,他从中取出一根卷轴,而后慢慢地拉开,显露出里边的一张图纸,一眼扫去,仿佛是一张地图。
楚大老爷将之摊放在桌面上,他点出其中一点,道:“江南道所处的位置,很微妙,水路陆路纵横交错,而且这里的势力错综相连,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齐家。”
楚延琛挑了下眉头,不是很明白地看向楚大老爷,齐家?京都中的齐家虽然是世家,可是却极其的低调,可以说是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父亲说的莫非是这个齐家?
楚大老爷笑了一声,道:“是,就是那个低微得让人感觉不到的齐家。同我们不一样,京都的齐家不过是齐家的一条旁支。他们的主家就在江南道,那是他们的老本家。”
“因此,可以说齐家是江南道的地头蛇。”楚大老爷促狭一笑,道,“你就没发现,齐家在京都里,从来没有人犯过他们,就连陛下也鲜少打压他们。便是因为顾虑着那远在江南道的地头蛇。
楚延琛脑海中闪过一抹灵光,他突然开口道:“莫不是这些年,南蛮,是远在江南道的齐家牵制着。”
楚大老爷笑着点点头,他复又点了点图纸上的一处,接着道:“是的,所以我刚刚说了闵埕不是不想放人入关,只是他放不了。毕竟江南道可不是他做主。”
“不过,也可以肯定,江南道的情况这般恶劣,应当是出了大问题。陛下为何让你们去,便是因为事情失控了。”
他忽而间意味深长地道:“齐家,本该是陛下的狗,如今狗不听话了,陛下是要换一条狗了,这一次几个大世家都点了名去,其中定然有一个是陛下精心选好的,要换下那一条不听话的狗,就是不知道,陛下选的是哪一家了?”
楚延琛沉默地垂下眼眸,他看着那一张复杂的图纸,轻声道:“不论是谁,江南道的事,都需要平定了。不然,陛下就真的要睡不着了。”
楚大老爷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点了一句话:“怀瑾,太子病了。不然这一次下江南,陛下或许真的会将太子送上。”
“咱们这一位陛下,其实是一个狠人。”他伸手拍了拍楚延琛的肩膀,而后接着道,“公主去,我想,陛下或许是想让公主收拢江南道的势力,算是为太子铺路。毕竟公主殿下与太子是一母同胞,这一路,你也须得多多注意公主的安全。莫让咱们这一位福慧公主出了半分差池。”
“或许,咱们宁朝会出一位摄政长公主。”楚大老爷笑了一下,而后调侃道,“怀瑾,你同公主殿下也要抓紧点时间,江南道一行平安回来后,该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楚大老爷说得隐晦,可是楚延琛却是听得出来,这是在催他们尽快孕育一个孩子。
楚延琛垂下眼眸,他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而后笑着点点头,道:“父亲放心。”
“怀瑾,你们此行,或许见到的便是,朱门酒肉臭。”楚大老爷眼神深远地道了一句。路有冻死骨,怕是早就让人掩盖住了。
听到这里,楚延琛眉心一跳,他试探地问了一句:“父亲,那闵埕他......”
“闵埕这人,不足为虑。这次的事闹到这般境地,齐家并不会放过他。”楚大老爷又迟疑了一下,他皱了皱眉头,略微不解地道,“我只是不明白,齐家怎么就放过闵埕了呢?”
“罢了,暂且不提这个,这一次你去江南道,可以信的,可以用的人,是这。”楚大老爷转了一下手指,点出图纸上的一个小点,那上边赫然刻着一个小小的字,在密密麻麻的水道之间令人看不清。
楚延琛盯着那一个小字看了看,而后平静地道:“陛下既然放了齐家的人在那儿,他们难道就不是陛下的人?如何信得过?”
楚大老爷沉默一阵,轻声说道:“因为他们是我们楚家旁支的男儿入赘的,这么多年下来,太多人都忘记了,可是他们却依旧记得,他们应当姓楚。他们的孩子也应当姓楚。”
楚延琛微微诧异:“入赘?父亲,为何这事我从未听闻过,他们是楚家哪一支旁系?”
“蔚州,”楚大老爷面有愧色地说道:“那一支旁系的族谱里剔除了一些人,当年是我亲自在族谱上划去的。”
“这事,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盘算的?”
楚大老爷叹了一口气,眼神深沉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许久之后才幽幽地道:“二十年前,陛下登基后,我便开始盘算了,他们也是那时候送过去的,这么多年下来,任其发展,虽说比不得齐家他们的势力,但在江南道中也是不容小觑。”
“这些年,我们不是打不进去江南道的内线,也不是拿不到他们的信息,而是我们不能暴露了这些人,故而便就按兵不动。我不知道咱们这位陛下是如何打动了齐家,竟然会让齐家心甘情愿地做陛下的一条看门狗。但是我想陛下应当也是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楚延琛心头一凛,听着楚大老爷的分析。
“陛下这人,看着温和,但是其实是一个极其心狠的人。”楚大老爷微微眯眼,眸中流出一丝陌生的幽冷,“他并不是先帝一开始就属意的继承人,只是那时候,谁也没想到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到了最后先帝能选择的继承人就只有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