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171)
“等到陛下登基之后,不声不响地就动了手,那时候京都里经过一次大清洗,死的人太多了,我还记得那是正月里,本该是欢欢喜喜的日子,却家家户户挂了白布。那一股子的血腥味,在京都里飘了一个月都未曾消散。也是如此,才镇住了当时京都中某些蠢蠢欲动的人。”
“陛下,是一个很合格的帝王。”楚大老爷接着轻声道,“他心怀天下,想的是国祚绵长,国泰民安。”
楚延琛的眉心一跳,他皱眉说道:“陛下,莫不是想要一统四方?”
“这应该是每一个帝王都有的雄心。”楚大老爷看了一眼楚延琛,幽幽说道,“这些年够安静的了,安静到世家们忘记了当年陛下的手段,也安静到边境那些人觉得宁朝颓势在即,不足为虑了。所以才想着来试探试探。陛下这一次想要让你们去江南道,便是想要让你们平定江南道,将某些东西收回来,到时民生渐安,国库充盈,他便能无后顾之忧地再起战火。”
“江南道若是有足够多的钱粮,又怎么会因为灾情,逼得流民**?”
“呵呵,”楚大老爷不由得低低一笑,他摇摇头,道:“刚刚我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若不是有这个收拢的打算,陛下是不会派公主殿下前去的。”
楚大老爷并未有管楚延琛心中的想法,自顾自地继续说道:“陛下尚且壮实健康,身子骨比太子都好,他有把握可以替公主殿下兜尾,故而,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人派出。其实,我觉得相对于太子殿下,陛下更满意公主。这一次,下江南道,你注意下陛下派给公主殿下的人。”
楚延琛点点头,并未多说什么,他知道父亲是在提点他行事间要防着点公主殿下带着的人,心头略沉。
第89章 出发
楚大老爷轻轻咳了一声,又抿了一口水,而后看向深思的楚延琛。
“陛下幼年并不得先帝重视,母族卑微,他在宫中的存在感更是低。按着陛下的性子,本应是对于子女的感情不深,但是福慧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也正是因为福慧公主,才让陛下对其他的皇子多了一份舔犊之情。至于福慧公主为何如此特殊,盖因为她出生的时间太好了。”
楚延琛听到这里,不由地一怔,他奇怪地问了一句:“什么时间?”
宁惠帝从来都不是一个信奉鬼神之人,更不见他对风水之说有什么偏颇,因而楚延琛才会疑惑楚大老爷口中所说的好时间。
“陛下那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噩梦缠身,夜不成寐,脾气也因此暴躁了不少,当时宫中可谓是人人自危,”楚大老爷淡然将沉淀在过往岁月中的宫中秘辛说出,“太医开了无数的安神药,却都无法缓解陛下的这种情况,甚至因此罢黜了数位太医,直到福慧公主的出生......”
“福慧公主出生的那一日,陛下不药而愈。而那一年,也是极为巧合地风调雨顺......福慧二字便是由此而来。”
“而且,福慧公主是陛下的长女,也是陛下手把手带大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就更有感情。”楚大老爷笑了笑,略带一分深意地道,“甚至,我觉得太子能够成为太子,也是托了福慧公主的福。”
楚延琛沉默片刻,他轻声道:“父亲,那此次我们去江南道,应当如何做?”
他这话,其实问的是,是否需要协助皇室收拢江南道的势力?
楚大老爷心头微微挣扎,而后才长叹了一口气,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你是公主的夫婿,自然应当站在她那头,不能让陛下猜到你在防着她......但是,收拢势力的同时,咱们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还有,贪腐案,你要查,但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拖得时间太久,就怕迟则生变。若是太快,水不够浑......咱们的人,铺不开。”
楚延琛微微一叹,将桌上的图纸记下,而后躬身一礼,道:“是,儿子记下了。”
这一番交谈不足为外人所知,翌日,赵清婉果然被传召入宫,等她心事重重地回到楚府时,陛下的一旨暗谕也下达了。
随后,是令人震惊的江南道贪腐案的披露。
不过三日,一艘极其贵重的船低调地从京都出发,直下江南道。这一艘船说贵重,不是因为它载了多么昂贵的物品,而是船上搭乘的人的身份尊贵。
赵清婉站在船头,看着远去的码头上的人影,心头不由得升起一抹感慨与不舍。
楚延琛走至赵清婉的身边,轻轻握住赵清婉的手,小声安慰道:“咱们这是去查案,也不是去久住,等案子查完了,咱们就回来了。”
赵清婉面上微微一红,似乎对于自己这般小姑娘的扭捏姿态感到不好意思,低声道:“我晓得,就是从未离京这么远,心中总是有些不舒坦。”
“而且,秉德还病着,我昨儿才入宫见了,他又瘦了一圈,哎,知道我要出京,还叮嘱了一番。这小子,倒是长大了不少,就是思虑太重了。他身子本来就不好,偏就又想得多,这段日子再遇上换季,这一着凉,可不就躺下了,惹得母后也跟着担心。”赵清婉絮絮叨叨地说着。
听着赵清婉的话,楚延琛笑了一下,只是眸中却毫无半分笑意,轻声安抚道:“殿下在宫中,陛下和娘娘必定好生照顾的,皎皎不必担心。”
江上的风微凉,吹拂在赵清婉的面上,令她稍稍打了个哆嗦,楚延琛察觉到这一丝的颤抖,他自然地将人拢进怀里。
赵清婉微微垂眼,倒是不若先前那般别扭,而是温顺地依偎在楚延琛的怀中,小声道:“我听闻今晨子瑜还在闹腾着说也要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