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100)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不过官家定是乐见其成,因为能解决问题比什么都好。而且纵然在百官中有阻力也不会太大,毕竟板子没有敲到自己身上。

只是若西北功成,将来各路说不得也会有州府成为试验场,进而一步步铺向全国……

欧阳修将一切都看得透透的,但他没得选。

不由振了振衣袖,负手惆怅道:“没想到我欧阳修也有做史珪的一天。”

这是太祖年间的旧事了。武官史珪得宠于太祖,与大将张琼有隙,故编造谣言令太祖赐死了张琼。

后来武将郭贵与国子监丞梁梦升起了冲突,郭贵便贿赂史珪,要他在太祖面前污蔑梁梦升。

因梁梦升是文臣之故,史珪的污蔑非但没有使梁梦升身死,反而被太祖立刻加以提拔。

本朝崇文抑武、文贵武贱的风气就是这么一步步垒起来的。

而太子殿下如今也在借谏院的手,使文官交相攻讦,一点点为武人觅得出头之机。

王素停住脚步,拧着眉看向他,不赞同地说道:“永叔你的才学为人,远在史珪之上,为何要自轻自贱?

“太子殿下天纵之才,文武兼资,又克勤克俭,未有半分失德之处。我等正该用心匡正富弼,以魏玄成为楷模。”

欧阳修却不由想到魏征被太宗皇帝毁碑一事。

虽然碑毁而复立,但帝王之心,实难预测是真的。

太子殿下才七岁,心思就已经很不好猜了,真的很难想将来长大了会如何。

正这么想着呢,王贡疾步走了过来,见到王素与欧阳修便是一礼到地,口中说道:“侄见过叔父、欧阳叔父。”

王素抬手叫了起,疑惑道:“怎么是你来了?你这个时辰当在偏殿随宋学士读书才是。可是殿下忘了什么事,要你来告知一声?”

王贡垂手老老实实答道:“殿下没交代什么,只是说方才情难自已,言辞激烈了些,心中已经悔了。只是碍于礼数,不得亲来相送,所以特命侄儿前来。”

欧阳修与王素目光相触,皆是看到了对方脸上懵懵的表情。

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路数还能这么玩吗?

总觉得这么糙的做法不像是太子殿下的手笔。

然而不等两人反应过来,王贡就已经靠过来低声且快速地说道:“三叔,梁鹤得了阻塞言路,不恤士子的罪名,被殿下致令归家养老去了。”

王素闻言不由大惊,这梁鹤自从攀上太子殿下可谓是一步登天,不仅得了面见官家的机会,被直擢为指挥使,太子殿下日常出行也是由他护着警戒宿卫,一眼就是奔着三衙禁军头子去的。

现如今不说是太子殿下跟前的第一红人,前三总是稳的。

结果就因为这么个可大可小的罪名,直接被打发回老家了?

合着太子殿下您方才对着我们大骂吏部无能,对区希范告状一事一笔带过,原来是在这等着我们呢?

使劲敲击某件大事,自然会让他们下意识地忽略旁边的小事。

而且虽然打心腹做给外人看是收买人心的一大手段,但太子殿下您这个板子敲得有点重啊。

如此一来梁鹤的履历上有了污点不说,将来起复的由头也不容易找。

王素不由得开始好奇,这个区

希范身上到底背了什么,能令太子殿下如此破例。

而欧阳修则是不动声色地问道:“消息可真?”

王贡低头看着路面,看似十分专心地带路,嘴中则说道:“是赵克坚与赵克城带回来的消息,应有八分真。”

欧阳修一听心中就有谱了,这两位都是宗室伴读,身上有爵位,在宫中的消息的确是要更为准确灵通些。

欧阳修还要再问,王素却已经低声呵斥道:“行了,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不晓殿下心意,与殿下起争执。

但你在殿下身边做伴读,当先有君,再有家。再有下次,你休沐归家就去跪祠堂。”

王贡一听跪祠堂,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唯唯道:“侄儿记下了,谢叔父教诲,下次再不敢。”

东宫并不大,很快便到了宫门口,王素就先打发侄子回去复命,然后对欧阳修说道:“永叔,看来你我归家,还要多写一份弹劾宜州知州冯伸的箚子了。”

王素充分怀疑这个消息是太子殿下特意递到他跟前的。但既然已经决定一条道走到黑,那就只能急太子殿下之所急。

欧阳修小小地叹了一口气,点头同意。

他没有宰相门第的底蕴,就只能把弹劾箚子写得再辛辣激进一些了。

与此同时,垂拱殿中的赵祯也正在翻看自己宝贝儿子的第一份箚子。

目光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吏,彼辈纵横交错盘踞地方,需强健敢为之县令,否则会为其所制;新得之地当以移风易俗,清丈田亩为主;修筑堡垒,一步步挤压西夏生存空间,派遣间者刺探军情为辅等一条条建议上走马观花地滑过。

最后落到了“是故臣欲亲赴开封府,升堂断案,明赏罚,决黜陟,安天下士子之心,抚西南蛮夷之叛”这一条上。

赵祯不由失笑道:“一天天的,人不大,想得倒挺多。也罢,西北之事倒也算言之有物,去见见东京城的百姓也好。”

赵祯提起笔,在这份并不标准箚子上留下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准!”

第44章

冬月初九。

今日东京城的天阴沉沉的,自早间就飘起了小雪,及至午间,非但没有放晴的迹象,反而转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为东京城裹上一层银色的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