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113)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赵祯被赵昕的话噎住,好半晌才笑骂一句:“你这个小竖子,真是无论如何都有道理。”

赵昕很是熟练地反手替赵祯掖了掖被角,然后继续说道:“爹爹,自有变法一事起,未有不流血牺牲而能功成者。

“少正卯为鲁国名人,其罪也远不至死,可孔子为何还是要杀他?就是因为其人之存,其人之言,会影响孔子施政。

“而冯伸己行事骄横恣意,犯贪功之罪在前,欺瞒儿子这个储君在后,杀他三次都有富余。而且其人虽为宰相之子,但本人并非进士出身,家中如今也没有得力的族人姻亲引为奥援。

“用他一人之头,既可警示那些胥吏微官,又可表明爹爹变法图强之决心,朝中物议也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还能顺带收西南夷人之心,可谓是一举四得,很划算的。”

赵祯默默,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这些都是最兴来你算好的?”

“的确是算了蛮久的。”

“最兴来,爹爹和你商量一件……”

赵昕先一步截住话头:“就算是爹爹您说破

大天去,今年冬至的祭礼也是由您去,您还得告知列祖列宗今年本朝大破夏贼的事呢。

“总之,您安安心心养病,劄子交给儿子就行。儿子相信您一定能在冬至之前把病养好的。”

开玩笑,祭祀那是人干的活吗!比起那些繁琐的礼仪流程,他还是觉得在垂拱殿看劄子好。

更何况国家大事在祀与戎,他要是把祭祀的活都给接了过来,他无良爹的位置又该往哪摆呢?

他若是真敢接下这个大差事,独子的身份能让他保住太子身份,但说不定就要被关在东宫中好好读书了。

哪头轻哪头重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赵祯果然很满意他的回答,但赵昕这回却猜错了无良爹的意思。

“行,你怕麻烦不去就不去吧,我会养好身体的。但我刚才想和你商量的不是这件事……”

“不是冬至祭礼的事还能是什么?”

“最兴来你这么聪明,不妨猜猜看?”

“爹爹你想说就说,我才不猜呢。”

赵祯看着儿子气鼓鼓转过去的背影,有些为难地说道:“是你大姐的婚事……”

赵祯直接将手中的劄子给扔了出去,急不可耐地说道:“爹爹您说什么?大姐的婚事!”

第51章

关于自家大姐的成婚人选,赵昕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名字就是李玮。

但这个名字在浮起的瞬间便立时消散。

因为据赵昕的判断,在原历史线中他的无良爹之所以坚持要促成自家大姐与李玮的婚事,没有亲生儿子继承皇位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继承皇位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孝之一字的约束力就会遭到极大削弱,尤其皇帝这个职业还拥有打破一切规矩束缚的特权。

害怕故去后没有出众子弟支立门户的母家衰败,与可能是极少数担心女儿不受嗣皇帝待见的担忧结合在一块,造就了原历史线中那段畸形的婚姻。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现如今不仅有了他这个儿子,李玮也被他发掘出了经济方面的长处。

当下活干得很是不错,可以说李氏一门两代人的富贵已经被他们父子包圆。

此时如果公主仍旧下降到李家,驸马人选还是李玮的话,恐怕第一个跳起来高呼请官家收回成命,李玮才貌均不配公主的得是李用和。

毕竟本朝驸马不仅被祖制束缚不得身居高位,还容易被指为幸进之臣,名头远没有正牌进士出身,乃至于荫官好听。

李玮现如今好不容易被赵昕调教出了点样子,眼看着李家有了摆脱外戚之名,变为诗书传家,科举奋进的希望,怎么能容许开倒车呢。

况且即便赵昕跳出自己曾经查到的原历史线各种资料,摘下对李玮的有色眼镜,只单纯地站在小舅子的角度考察姐夫,他也一样看不上李玮。

长相平平,读书平平,骑射还是平平,唯一的长处点在了经济这种时人不认为是主流的方面上,必须他多费功夫才能拎起来。

还时不时给他捅出篓子。

就前几天跟着他一起去开封府审案,明明他早就叮嘱过了,杀冯伸己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看掉在地上的脑袋,以及没有脑袋的尸体,免得受了惊吓。

只要盯着血看,那就和杀猪杀羊没什么区别,顶多是血多了点。

结果旁人都奉行不移,偏李玮这个犟种按不下好奇心,非要偷偷看。

结果就是受了惊吓,当场脸色骇白,吐得昏天黑地,后头又连续烧了两天一夜才好。

让他又挨了苗贵妃好一通收拾。

历来只听说下属给老板背锅的,但李玮仗着关系硬,硬是让他背了锅。

所以李玮必须给排除出驸马之选。

至于理由,他也早就给找好了。

他姐和李玮可是差着辈呢,有违时下伦常。虽然伦常这种玩意对皇帝来说那就是床下夜壶,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应急。

但这会给他带来隐性的问题啊。

这万一两人成婚后有了孩子,和他的辈分怎么论呢。

休想把这个难题抛给他!所以李玮绝对不行!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生病给他这个无良爹加了buff,导致谈话又一次偏离了赵昕的判断。

赵昕的模样实在是太过于认真,认真到赵祯都有些难为情起来,可话既已出口,就不能再停下。

所以到最后赵祯硬着头皮说道:“是张美人的堂弟,张及甫。”

张美人便是宠冠六宫,礼制甚至逾于曹皇后的张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