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165)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待得区希范上至城墙,更多的人围了上来。

地处西北军州,百姓多少经过一些战阵,所以慌倒是没多慌。

只是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行,领军打仗就更是如此,因此有过成规模领兵作战经验,而且实际在履行知州职责的区希范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领头人。

“区知县,包某已将盐场四百余盐丁,和庞观察使隐匿在其中的两个指挥的兵马全数带来,这是调兵印符,还望区知县收好。”

说话的人正是包拯,他奉命巡边,行至韦州后赵昕就求了一道旨,让他就地兼任了温池县新改造盐场的主官。

意欲借他这刚正无畏的品性,好好杀一杀盐场中最容易出现的官商勾结,哄抬粮价,滥发盐钞的腐败风气。

包拯也没有辜负赵昕的期望,上任不过月余,就摸透了盐场的运行规律。

还借用楚云阔报社的消息渠道,及时收集全国州府的粮价,在去除极值后取平均值定收购粮价,三两下的功夫就将粮盐兑换所能产生的贪腐水分给挤出了个七七八八。

加之包拯那口铡刀还没还回东京,丧生于铡刀之下的一连串性命也使得无人敢越雷池一步,使得温池县盐场的氛围出奇地好,反而使得不少缺门路的小商人愿意往韦州运粮赚些辛苦钱。

区希范满怀感激地用双手接过包拯递来的调兵印符。

将隐匿在盐场中两个指挥的兵马交给他是计划中早已定好的,是本分。

但将盐场中的盐丁全部带出交给他可就是要承担风险,是大大的人情了。

即便那四百多盐丁无法直接上战场,可四百多壮劳力绝对是妥妥的生力军,做些运粮搬抬伤员的活绰绰有余,在如今这座劳力匮乏的小城中珍贵异常。

然而包拯就是包拯,不等区希范说出感激的话来就直接说道:“眼下夏贼围城,客套的话就免了。为国尽忠,休说是这区区几百盐丁,就是包某捐身在此也是份内之责。

“再说这也不是包某一人之功,还有薛詹事联名作保。”

区希范只有应付着笑笑的份。

都说他秉性刚直,可和这位包御史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个。

但谢还是要谢的,毕竟人帮了他,礼数得周全。

所以区希范又看向站在包拯身旁的薛泽。

没想到薛泽比包拯还急,区希范还没起势呢,薛泽就急吼吼开口问道:“区县令,如今夏贼果然如庞观察使所料举兵来攻,想必此时应也收到我等传信,将要领兵北上,拔除左厢神勇军司这根钉子了。

“只是我等为饵,城中兵丁加上庞观察使留下的两个指挥并盐场盐丁也不过三千五百人。

“如今城外少说有万五千人,距离我等最近的环州增兵来援至少要七日。

“孙子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今城外夏军五倍于我等,必行攻城之法,不知区县令可有良策御敌?”

韦州是薛泽的又一大功劳所在,他绝不允许自己即将起飞的政治人生因为这种变故而坠落。

薛泽在抢在包拯之前发问虽然不合礼数,但这是所有人心中共同的疑问,所以也不曾有人斥责。

他们都知道声东击西,诱敌分兵是个好主意,但区希范是凭什么接下这个当鱼饵的任务呢?

稍有不慎,猎人可就要变成猎物了……

第75章

“听我号令,三、二、一,倒!”随着区希范一声令下,数十个大水桶同时倾斜,其中装着的清水全数浇到了城墙之上。

西北如今的气候已经算得上寒冷,水浇上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有了凝结成冰的迹象。

令包拯这般不苟言笑的严肃之人观之脸上都不由露出笑容来,对着区希范由衷赞道:“区知县真不愧知兵之人,善用天时浇水筑冰城,纵古之名将亦难及也,将来必定为后世传颂。”

《孙子兵法》上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不假。但任何一个拥有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书本上写的和实际操作之间必定存在着差距。

为何如今朝中将结硬寨、打呆仗,步步蚕食推进视做对付西夏的主流战术?

一来是因为本朝的军卒训练水平不佳,论单兵作战能力比不过生存环境更恶劣,自小就接受准军事化训练管理的西夏兵;二来是因为朝中缺马,即便出城作战取得胜利后也很难扩大战果,基本都是赔本买卖;最后的原因就是西夏工匠数量少且水平不高,所能制作的攻城器械十分有限,和本朝的造城技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结硬仗打呆仗属于是扬长避短的性价比打法。

只要能够再解决出城正面接战胜率过低,且无法维持战果这个问题,绝对能用这个笨办法掘进到兴庆府城下。

按常理而言,守城是本朝军队的超优势科目。用三千五百人据城阻拦一万五千的敌军七天,等待援兵到来完全是手拿把掐。

但如今区希范面对的偏偏是非常规情况。

他现在所倚仗的这座城池过去在西夏被视为设在后方的屯兵之地,因为大军长期驻扎,逐渐形成了小小的人口汇聚,进而演变为镇甸,派遣了管理的官吏。

不过主要作用还是当前线有了战事,可以迅速赶去增援。

既然是个被定为成后勤的地方,再加上西夏本就不富裕的财政状况,所以所修筑的各项设施都只能说有且够用。

这里所说的够用,是应付上面检查的那种够用。显示该有的设施都已经有了,但面对大军攻伐明显是城矮墙薄。若是炮手技术够好,不消十炮就能给城墙给砸塌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