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后,我成了白月光首辅的嫂嫂(144)

作者: 南又予 阅读记录

如今突然来找姜姑娘,总不能是来给姜姑娘添妆吧?

他给旁边小厮使了使眼色,小厮心领神会,趁着众人不注意,向门外行去。

姜柏山凝着她。

“为父有话同你讲。”

第113章

艾蒿的味道在院中蔓开。

姜妧抬眸望向他。

“妧儿。”姜柏山开口,喉间滚着浑浊的痰音,“你兄长......”

他顿了顿,声线急切:“你如今马上要嫁给首辅大人,只要他肯帮帮忙......”

“姜老爷!”素湘性子向来是个急的,连忙侧身拦在姑娘身前:

“去年秋时,您把姑娘锁在祠堂整整八日,逼迫姑娘嫁给谢大公子。

姑娘不从,您就命婆子们拿裹了粗盐的藤条往姑娘背上抽——”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姜献攥紧了拳头,乔雪娘眼眶都红了。

素缃想起此事,依旧气得发颤,却把脊背挺得笔直。

“甚至放言,若不嫁给谢大公子,便嫁给四十多岁的李商户。

第八日,姑娘奄奄一息,您只掀帘子瞧了一眼,说‘横竖别死在出阁前’!”

最后半句学了姜柏山当时语气,在初冬的风里格外凄厉。

素缃鬓边绢花簌簌地抖:

“如今您倒好,听说姑娘要嫁给首辅大人,就巴巴地跑来,张嘴就是求姑娘救兄长,您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院中一片死寂。

满地碎艾被风吹动,打着旋儿。

姜妧淡淡扯开唇角:

“刑部大牢不是姜家祠堂,父亲请回吧。”

姜柏山踉跄半步,没想到素缃这死丫头竟然会将这些事当众讲出来。

青琅脸色铁青:“竟不知,姜老爷教女,是用腌鲍盐的法子,回头,属下一定会同谢大人好好禀报。”

姜柏山喉间痰音忽化作呛咳,佝偻着背吐出一口混着血丝的浓痰。

姜妧眉眼平静,“素缃,送客。”

“你不能!”姜柏山踩过满地碎艾,“那可是你亲兄长啊!”

姜妧并未看他一眼,只冷声说了一句: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兄长一事,我无能为力。”

青琅见姜姑娘拎得清,并没有心软才放下心来,沉着脸:“姜老爷,这边请。”

姜柏山未移步伐,直盯着自己的女儿。

青琅咬着后槽牙:“难不成需要属下去请谢大人,亲自前来送您这位岳父?”

姜柏山连忙收回目光离去。

待他走后,姜妧说了许久,才让乔雪娘等人不再担心。

......

夜,谢岑凝着几案上的文书,听着暗卫细细禀报了今日她的一切举动,随后话锋一转,提及姜柏山一事。

当“祠堂青砖”四字落入耳时,清癯漂亮的手死死攥着狼毫。

烛光恍若血痕爬上冷白腕骨,谢岑盯着文书上晕开的墨渍。

“告诉姜柏山,刑部钉床的倒刺长三寸七分,可比不得祠堂的青砖舒坦。”

谢岑指腹碾过文书上墨迹未干的字,生生将宣纸揉出个窟窿。

他竟不知,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暗卫领命退下,隔日便将句话转告于姜柏山。

姜柏山脸色煞白,带着几分惊恐问:“谢大人的意思是让我跪祠堂?”

都怪素湘那个死丫头,若不是说出那些话,谢大人又怎会找他麻烦。

暗卫却未语,独留他一人思索。

-

姜妧在家中待了几日,直到出嫁前一日,乔雪娘才问出那句话:

“妧儿,你老实告诉我,谢大人是不是你等了三年的人?”

姜妧为了不让她担心,没有瞒她,点了点头。

乔雪娘叹了口气,“既然如此,娘只希望妧儿多爱自己,多为自己着想,不要觉得这是自私。”

又拉着她手嘱咐了许多话,才让她离去。

回到卧房门口,只见姜献立在门前。

少年原本垂着睫,掩着眼底红意,瞧见地上被月色拉长的影子,缓缓抬睫,声音涩得不像话:

“真的要嫁给他了吗?”

“嗯。”姜妧立在他身前,抬了抬头,凝向他。

夜风拂过少年乌丝。

风好像很大,吹得他眼睫直打颤:

“是因为陛下赐下的一纸婚书,还是心甘情愿的?”

姜妧静了几息,坦白地告诉他:“如今的话,都有吧。”

姜献沉默。

他一向与阿姐亲近,又怎会不知——

嫁给那人,是她十五岁的执念,是想到他,心都会发颤的执念。

少年拿出一个檀木梳头匣子,缓缓递给她,压了压涩音:“为阿姐添妆。”

他垂眸,手指轻轻摩挲着匣子边缘雕刻的并蒂莲。

里面装着的梳子,在寻她前拿了出来。

梳子寓意结发同心。

可他没有资格送她梳子,没有资格为她梳发插簪,更没有资格与她结发。

姜献覆下长睫,看着湿漉漉的地面,好像下雪了,好冷啊。

姜妧接过匣子,沉甸甸的,正要还给他,他却头也不回的跑了,只留下了一句话:

“雪下大了,阿姐快进屋吧。”

姜妧看了看天色,哪里下雪了?

再看向他离去的方向,早已没了他的身影。

又打开匣子,满是银子。

-

寅时的梆子刚敲过响,落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

姜妧端坐菱花镜前,任由喜婆梳妆。

“姑娘当真是老身妆过最美的新嫁娘。”喜婆絮语。

姜妧抬眸,镜中人眉间花钿碾碎在眼波里,容颜渐渐陌生——

十五岁的少女红着眼尾仰头望向他。

“等你来娶我。”

铜镜不知怎的好像蒙上了白雾,视线模糊间又看见十八岁的自己穿着嫁衣坐在镜前。

上一篇: 替嫁太子妃又在装柔弱 下一篇: 遇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