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受明人不说暗话(45)

作者: 臣在 阅读记录

穆月猛然站起身,眉间朱砂似真火燃烧。

“你说微雨?”谢桥恢复神情,“夫人大可放心,等我事成,亲手除了狐狸疯子,便去见他。”

他戴好斗笠,继续说:“还有玄鬓,麻烦夫人和他说一声,如果这次我没回来,就让他跟着芙蓉馆。望夫人网开一面,留他性命。”

他说完,便离了芙蓉馆。

穆月登时愣住,蓝色的眸微微颤动。

陈棠早就在门外偷听,这时进来:”疯狗就这死性子。穆夫人,你且随他去吧。“

她面无表情地说完这句话,等了好久不见回复,正准备再问,穆月却开口:“派玄鬓,跟着。若是发现温怀的人,随时回来报告。”

陈棠闻言挑眉,眼神里露出点微不可见的揶揄,俯首:”是,夫人。“

谢桥策马掠过莫愁街,马蹄踏碎满地夕照。街边货郎的吆喝声裹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刚出锅的栗子哟——比丞相府的糖醋鱼还甜!”

他忽地勒马,抛出一枚铜钱:“来一包。”指尖捏开栗子壳,果肉上竟用朱砂写着“东南角第七砖”。这是他与暗卫约定的暗号——崔明庭果然就在崔府等他。

与此同时,温怀立在书房窗边,望着西厢房内晃动的烛火。袖内藏着硬物——是谢桥的腰牌。

“温相何不直言相告?”袁蓉捧着染血的嫁衣残片,“崔明庭欲借妙音之手构陷您与何尚书勾结。”

温怀沉吟,不语。

袁蓉继续试探:“你既然担心他,又何必让他去冒这个风险?就是他不相信您,也不值得拿性命去换。”

“他既敢去,自有保命的能耐。”温怀甩袖背过身,“让他自己看清,比我说千句有用。倒是你,今日的话比妙音的琴谱还多。”

袁蓉垂眸憋笑:“奴婢只是想着,谢大人若真被崔驸马扣下,相爷准备的糖醋鱼,怕是没人吃了。”

温怀猛然转身,玄色长袍一挥,扫落奏折:“本相会为他做糖醋鱼?那是给崔明庭备的!”

袁蓉捡起奏折,瞥见折子上批红的“斩”字洇开了墨,像极了某人颈间被咬破的胭脂痕。她忽然惊呼:“呀!谢大人说过,要拿崔驸马的血酿新酒呢!”

温怀的瞳孔骤缩,袖中暗器“嗖”地钉穿门扉:“备马!”

袁蓉轻轻挑眉,微微勾起唇角。

她刚一出门,便在庭院树上挂上桃花纱灯,明晃晃的,照着谢桥策马去向崔府的道路。

--------------------

来了来了

第28章 青黛

=

七月流火,暮蝉声里已透出三分秋意。秋老虎姗姗来迟,却走得也快,天地间被早秋的风吹得凌乱,落叶纷飞,仿佛连时光也被这风卷得支离破碎。

谢归路查案的风声却已掠过朱雀街九重檐角,众人心思各异,且不说这谢御史连腰牌都没拿回收,就这么着急着去邀功。街巷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谢桥勒马崔府后巷时,落日正熔了崔府檐头,金红色的余晖洒在青砖黛瓦上,映出一片肃杀之气。

街坊都说说这府里飞不进半只活物,他偏要试试能不能塞进个大活人。朱门大锁,秋花飘入庭苑,谢桥左右思忖,把马栓起来藏好,就去墙头翻看。

这辈子他就没这么窝囊过,到了不敢进去,却做些这种勾当,崔府的墙高,他自然爬不上去,又怕露了武功给人瞧上。

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进去,但又不能让崔明庭知道。正想着,他忽然看见崔府门前石狮子的右眼沾着焦灰,谢桥蹲在青砖墙根,指尖捻起一撮西市当铺特有的硫磺粉,心中暗自思量。

暮色里飘来糖炒栗子的甜香,他皱着眉,正欲起身,后颈突然传来人声。“谢公子当真好胆色。”门房老仆佝偻着背,手里铜锁匙叮当乱响。声音像砂纸磨过青砖,“温相门前的走狗,敢独闯崔大人的府?”

谢桥转身作揖,袖中滑落块松烟墨:“小生是城东书坊的墨工,崔驸马订的百寿墨......”话音未落,后腰突然抵上硬物。

老仆浑浊的眼珠泛起精光,哪还有半分龙钟之态。“谢公子这墨锭子,”背后人声如锈刀磨石,“怕是掺了硫粉?”

谢桥旋身欲退,皂靴却踩中块青苔,整个人往后栽进老仆的竹篾筐。

筐里腌菜味冲得他鼻头发酸,犹自嘴硬:“老丈好眼力,这墨唤作‘霹雳火’,专治眼斜嘴歪...... 哎哟!”

老仆腕间发力,刀刃在谢桥颈间划出血线:“少耍嘴皮子,跟我们......”

“且慢!”崔府侧门突然泼出盆洗笔水。谢桥旋身避开,挣脱出竹筐。暗巷墙头跃下五个灰衣人,麻袋当头罩下的瞬间,他瞥见崔明庭的贴身侍从正站在门缝里。

接着谢桥就被塞进马车,腐朽的气息立刻弥漫开来。

谢桥突然剧烈咳嗽:“劳驾,能停个车么?小生要吐了......”

车外传来争吵:“不是说绑去乱葬岗?怎的往西市跑!”“你懂个屁!崔大人要活的......”

“哥几个轻些颠,”他捏着嗓子学妇人腔调,“小生昨夜多饮了茶......”

外头传来嗤笑:“酸秀才就是屁事多!”

“非也非也,”谢桥在袋中摇头晃脑,“《齐民要术》有载,腌菜遇颠簸易生浊气,浊气聚则......”话未说完,马车陡然刹住,他骨碌碌滚出车辕,他在空中蜷身翻滚,后背着地的刹那,正撞在卖饴糖的草垛上。

麦芽糖丝糊了满袖,谢桥抹着脸起身,见五个蒙面人摆开阵势。领头那个独眼龙抱臂冷笑:“温相养的狗崽子,倒比戏文里的角儿还会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