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48)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什么新鲜吃法?小娘子说来听听。”老翁好奇问道。

“天妇罗。”杜时笙笑眯眯地回答。

“天妇罗?”老翁抬起了下垂的眼皮,摇头道:“老夫吃了这么多年野菜,还从未听说过这种吃法。”

杜时笙心道,当然没听说过,那可是源自后世葡萄牙的吃法,多少年后才在日本变做日常所吃菜品。

“天妇罗便是用各色香辛料加在面粉糊里,裹在蔬菜外面,滚油里炸熟了,依着自己的口味再选择蘸料蘸着吃。”杜时笙细细解释道。

老翁将称好的野菜递给杜时笙,有点心疼道:“新鲜吃法,就是要用多少油哟!啧啧”

“油倒是费点,但也不常吃,配着点井水里拔过的梅子酒,吃着便停不下来了!”杜时笙说着说着,将自己的馋虫都引了出来。

“是谁在人家野菜铺子前碍眼?也不知寻个好地方去卖菜,抢生意也没见过如此……”一个精瘦的年轻汉子从野菜铺子走出来,正准备轰这卖野菜的老翁走。

见到杜时笙正在买野菜,他忙止住了牢骚,笑着对杜时笙打了个招呼:“杜娘子也来买野菜呀!”

这人叫盛辛,在西市开野菜铺子,自小便常跟着他阿耶给一些食肆酒肆送青菜,熟识他的人都喊他辛娃子。

杜时笙的卷饼中也要夹青菜叶子,从他这里订过几次,便也彼此认识了。

杜时笙见他出来撵人,知道是这老翁摆摊的地方着实影响辛娃子的生意了,正要出言相劝,却见到一位挎着筐子的老妪急忙赶上来,陪笑道:“辛娃子,老头子腿脚不便利,不会寻地方,莫要怪他,我们这就出城去了。”

辛娃子扭头一看,脸上露出一丝歉意,笑道:“原来是孔阿翁和孔阿婆,我还道是哪个不懂规矩的城外人!方才言语无状,孔阿翁莫怪才是。”

孔阿翁已然从地上站起,摆手笑道:“是老夫贪图便利,不想远走,却不想耽误你的生意了!老婆子既回来了,我也该收摊了。”

说着,孔阿翁和孔阿婆将地上的筐子背的背,提的提,准备离开。

杜时笙这时才看见,孔阿翁的一条腿脚踝处极细,走路也不大利落,应是前世所见的“小儿麻痹”落下的残疾。

辛娃子一见孔阿翁二人要走,心中越发愧疚,急忙上去拦住二人,道:“阿翁,阿婆,你们两个这许多野菜如何能吃得完,拿回去岂不是就烂掉了?”

孔阿婆提着筐子,心疼的看着里面的野菜,有些埋怨道:“我就道采这许多野菜如何卖的完,你腿脚又不便,下次莫要再采了。”

孔阿翁知她不是有心埋怨自己,而是真的心疼这菜,便憨憨一笑。

辛娃子见状,忙上前将孔阿翁背上的筐子取下,笑道:“这野菜当真新鲜得紧,我这铺子里独没有这样菇子,不如阿翁全卖给我吧!”

说着,辛娃子拿来铺中称,连着筐子一起称了分量,拿出一两二钱银子给了孔阿翁和孔阿婆。

“这……如何能卖这么多……收不得收不得!”孔阿婆没想到辛娃子会给这么多钱,忙摆手拒绝。

“孔阿婆,你不知行情,这菇子虽是常见,但能长得如此圆胖的却是很少,因此,理应卖的贵些。我铺中等这菇子已经等了几日了,好些个客人来找呢!今日恰好收了你们的,也算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辛娃子给孔阿婆解释道,又将筐内野菜尽数倒出,将筐子仍旧还给他二人。

杜时笙又仔细看了看那菇子,看着就是普通香菇,但见辛娃子说的确凿,便也信了。

孔阿婆听了,喜不自胜,收了辛娃子的银子,连连道谢。

孔阿翁瞧着老婆子高兴的样子,也笑道:“我便说这野菜卖得出去,你还说我这是瞎折腾。”

“我是怕你腿脚不好万一摔了伤了……”

听着两位白发老人相濡以沫之言,杜时笙和辛娃子不禁相视一笑。

孔阿婆扶着孔阿翁,正要走,又想起什么,对着辛娃子说道:“辛娃子,过几日我们还要进城买些石蜜和砂糖,你若不急,便等着,那山里这种菇子有很多,到时我们再带些来。”

辛娃子听了,搔着头呵呵笑了。

送走了孔阿翁二人,杜时笙跟着辛娃子进了野菜铺中。只见辛娃子将方才从孔阿翁那里刚收来的野菜菇子,分门别类倒入自己的货筐中。

杜时笙指着那香菇筐子中别无二致的菇子,问道:“这菇子……”

辛娃子看着那筐菇子,笑着摇摇头道:“这就是寻常香菇,倒是新鲜的很,杜娘子若是想吃便买些,我仍按照店内价格算与你。”

“辛娃子,那你为何方才要高价收孔阿翁的菇子呢?”杜时笙不解道。

“唉……”辛娃子将方才一笔记好账,叹了口气道,“杜娘子在这里做生意不久,不识得孔阿翁和孔阿婆。他二人原在城外有几亩桃林,每年夏天都会往城中各处送桃子。虽然孔阿翁腿脚不便,但他家桃子鲜美多汁,每年都比别家卖的快些,日子自然也过得不错。”

“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祸事?”杜时笙想起今日所见,他二人粗布衣服上的补丁,知道后来一定是出了变故。

辛娃子点点头,有些伤感道:“他二人原有个儿子,叫孔二郎,按辈分我还需叫他一声阿叔。孔阿翁年纪大了,桃林的

活计便都落在孔阿叔身上,阿翁和阿婆倒是享了几年福气。谁知,孔阿叔说亲那一年,忽得了一场怪病,腹痛难耐,日渐消瘦,孔家请了很多郎中名医,皆看不出个名堂来。最后孔阿叔终日呕吐,全身蜡黄,最后生生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