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家四季[种田](49)

作者: 鱼生寄沧海 阅读记录

余礼和李铭川对视一眼,道:“婶子喜欢拿去就是了, 之前帮了家里那么多忙,这点小吃食哪能让婶子出钱。”

不是他谄媚,确实是村长一家帮了他们许多,再一个以后在村子里生活,定是要仰仗村长的。

但村长能被推举成村长,一管就是十几年,大家都服他,也正是因为他家里人从不主动占人便宜。

村长媳妇忙说:“这可不行,你们既是出来做生意就没有不收钱的道理,别说天气这么冷,你们受了这些累呢。”

最后两方推拒了几回,三十个铜板给村长媳妇拿了两大包。

她也很高兴,这半日在外头走动,逢人就说礼哥儿这牛舌饼有多好吃,竟也堪堪卖完了。

在村子里卖东西都得是薄利多销的,能卖完就有的赚,余礼和李铭川都不是贪心之人,在家数铜板也很是高兴。

下午余礼准备炸地瓜块了。炸地瓜块说得上是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要吃的了,若是有家里不会做的,便还会找亲戚帮忙。

余礼炸这个也拿手,其实他平日里做炸物少,但比起旁的人,他算是很有经验的,有的可能把地瓜块炸糊炸黑,但余礼炸这东西时心细,毕竟一步不差地盯着。

地瓜洗净削皮后切片,这片得切得薄薄的,越薄炸了就越脆,若是切厚了,吃起来会硬许多,费牙。

切好后的地瓜片要把外头那层薯粉洗干净,不然炸的时候容易糊。这活容易,余礼叫了李铭川做,他自己去烧了锅水。

再把洗好后的地瓜片倒进热水里头烫上一会,捞出过凉水,等地瓜片凉了,便要摊开等它变干,干了之后才能炸,不然热油会溅一身,烫一身的泡,疼的要命,还一不小心就破相了。

天气冷,这晾个一时半会都不能干,余礼便盖了一层布,也能吸吸水,等晚上再来看看。

晚饭两人就吃的地瓜,余礼把多留的地瓜蒸熟压成了泥,啥也不用放,就是简单一餐。两个人吃饭就是能凑合,之前李铭川日日要下地做工时自是不能吃简单了,但这日日在家歇息,年前肉也吃了不少回了,一餐两餐敷衍些就没啥事。

到了晚上地瓜片还有些潮,余礼拿布巾细细擦了,热了油后倒进去炸。这炸地瓜的油得用多些,但自是用了还能用来炒菜的,农户人家没那么讲究。

除了油大,炸地瓜片还得火大,地瓜片下进去炸到金黄就要捞出来,火大了能一次炸脆,若是火太小,炸出来不脆,是还得炸第二回的。

炸好的地瓜片装起来就成,有人往里头加盐,有的加糖,多是加白芝麻的,余礼什么也没加,就吃地瓜本身的味道就好,酥脆又微甜,去年余礼吃着停不下来,过两日下巴上长了好几个火疮,被余风笑话了好些天。

李铭川也爱吃,这东西不会甜的腻人,又脆脆的,还带些油水,得余礼盯着,他才能不伸手去抓着吃。

到了床上,两人都还在聊吃的。

余礼道:“明日咱擀面条吃吧?煎两个鸡蛋,煮几根菜,猪油打面汤,可鲜了。”

面条李铭川自然是吃过的,不只吃过,还帮着周氏擀过,只是他擀的少,擀饺子皮还凑合,擀面条就粗的粗细的细,不大好吃。但余礼的手艺他是清楚的,听他一说,马上就咽了口水。

第二日两人没多赖床,从前余礼起来后事多,早食一般不会花太多的心思,但现在李铭川在家,不少活儿都是李铭川去做的,余礼便也愿意多在灶房折腾了。

擀面条最怕粘手,余礼和面是多次少量加的水,慢慢把白面搅和成棉絮似的样子,再来上手擀。案板上和手上都得沾些干粉,才好上手。

将面团揉光后擀成薄片,余礼又往上撒了些玉米面,把面皮折起来之后切成细条就好。

余礼取了猪油抹在锅底,打了两个鸡蛋进去,这煎出来的蛋香的很,煎好后往里倒入热水煮着,再把切好的面条丢进锅里,最后加两片野菜就好。

余礼另又在碗里挑了一筷子猪油,倒了些豆酱和盐,等面条煮好了,便用面汤烫过碗里的油,再把所有的料都挑进碗里。

昨日晚上吃的不多,面条端上桌时,别说李铭川,余礼肚子都咕咕在叫,不闻到香味都还好,热猪油的香味太霸道了,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能勾出来。

两人坐在小凳上,顾不得烫,吹几口就迫不及待吞进去,都是平常食材,自是说不上多夸张的好吃,但吃着让人特别满足。

余礼其实很喜欢吃面食,但这东西费功夫,也要用不少白面,做的确实少,今日一吃,便还想连着晌午和晚上都吃,但又怕吃太多了李铭川觉着腻,便作罢了。

今年年过的晚,马上都立春了,都还没过年。

这几日天气没那么冷了,也有些太阳出来了。冬日里这样的阳光特别宝贵,今日出门溜达走动的人有不少。

待到立了春便没多少雪要下了,不少先前没备够柴的人,趁现在还又去山上砍柴,虽柴还是潮潮的,但先砍了运回家再说。

余礼和李铭川今日也上山来碰运气了,他们在家无事可做,见今日天气好,便想看看立了春山上有没有野菜能摘摘的。

冬日被摘得差不多的野菜,迎着寒风长了些,但不多,两人只随意摘了些。

回家路上,余礼提起做春饼和春卷的事:“春日里还是得做些春饼或是春卷,过年去给爹娘扫墓时也得带几块去呢。”

说到扫墓,李铭川倒是想起来了什么,桥西村过年扫墓一般是大年初一,不知道那时候雪化没化,去扫墓的路都是又陡又窄的,怕是要是雪没化他得提前去看看,扫一扫,免得余礼去时因着湿滑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