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为聘/青衣记(118)+番外
“裴小姐,这样下去,真的不是办法。”方觉夏叹了口气,“若是殿下这番模样被百官看到了,恐怕他们……哎,即便是原先效忠的人,恐怕也会有所动摇。”
因为剧痛,崔珩刚才一直紧紧攥着拳,掌心被指甲嵌出了血痕。
裴昭沿着指缝握住了他的手:“方郎中,我劝过他,但是他……最后一味药还没有找到么?”
方觉夏满脸哀愁:“某也没想到,最后一味药会这样难试。裴小姐,试出来了之后还得在死囚身上试过一遍,某才敢给殿下用。这样一来,至少也得好些日子。”
将近傍晚的时候,崔珩才醒了过来。远处交错的光影间,年轻娘子正垂首翻看着卷册,走近时,他才发现裴昭看的是京城的舆图。
裴昭把承天门圈了出来,抬眸问道:“殿下,那一日具体发生了什么?”
“裴小姐也想发动兵变?”他笑着打趣,接着认真地讲起如何占领武库,为何选择承天门,如何控制城内的禁军,又说了倘若失败,该如何撤退。裴昭听到最后,撇了撇嘴:“我还以为,殿下是做了赴死的准备。”
其实当时他也说不准会不会死。
“裴小姐,倘若死了,不就见不到你了么?孰轻孰重,本王倒没这么糊涂。”
“殿下知道就好。”裴昭笑了笑,目光落在舆图上的慈宁宫处,“但殿下还有一件事没有讲完——崔瑀逃进慈宁宫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崔珩的笑意微敛,眸色渐渐沉下去,半晌都没有开口。
还是一副不愿回答的样子。
裴昭叹了口气,侧过身,轻轻抱住他的腰:“每个人都有秘密,殿下不愿意说,也没什么的。但我想见萧宛烟一面。”
等了半天,裴昭差点以为他这也不愿意时,崔珩才轻声道:“嗯。想去就去吧。注意安全。”
第67章
抉择
上回来慈宁宫时, 宫中灯火通明,有如白昼,此时, 却极是凄凉, 殿内的万物都罩着一层灰蒙蒙的影。宫女们除却绿珠,也被悉数遣散。
崔珩不愿意见她,是以此日裴昭是由卫铮铮陪着来的。
萧宛烟斜靠在竹榻上, 懒懒地看着棋局,眼角中浮出一抹衣影时, 才缓缓抬起眼, 淡笑道:“坐。”
裴昭在她对面坐下, 垂眼看着棋局。黑白两方僵持不下, 厮杀得难舍难分,场面极是胶着。
萧宛烟缓缓抿了口茶,笑道:“裴二娘子这次来,应当不会是想同哀家下棋吧?”
裴昭直言道:“崔瑀的伤口我见过, 不像是殿下动的手。那日慈宁宫里,发生了什么?”
萧宛烟把茶盏放下,剔起了手指,轻笑道:“还以为阿珩对你知无不言呢……不过,告诉你也无妨, 瑀儿是哀家亲手杀的。”
虽然事先已料到这样的真相,但被萧宛烟亲口说出,裴昭还是愣了半晌。
这个女人确实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
“裴二娘子和杨黛很像。”萧宛烟淡淡道, “总是把情绪写在脸上。”
猛然听见阿娘的名字, 裴昭一时有些错愕,手指紧紧地攥在膝上的布料。
“当年杨黛从邕州回来后, 遇到了哀家,那样的表情……哀家一下便知她在邕州查到了什么。还有,小霜的死,说到底还和杨黛有关。”萧宛烟顿了顿,端详着她的神情,“若不是杨黛告诉先皇哀家的身份和什么岭南的‘菲娘子’有关,哀家也不会杀掉小霜。毕竟,她可是哀家的妹妹。”说罢,竟抬手拭起泪。
裴昭冷笑道:“娘娘何必惺惺作态。于娘娘来说,杀掉亲人,不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么。”
萧宛烟弯了弯唇,光艳动人的脸因又哭又笑的神情显得极是诡艳:“言归正传,哀家同你讲一讲那一日慈宁宫发生的事。”
妇人垂下睫,看着晶莹的茶水,陷入回忆。
被软禁后,慈宁宫消息闭塞,但当崔瑀失魂落魄地跑进来,叫着“阿娘”的时候,萧宛烟很快料到了外面发生了什么。果真,片刻后,崔珩就走了进来,手中握着一柄银色的配剑,剑尖淌着血。
可惜萧宛烟看得出来,崔珩并不打算杀崔瑀,他恨的人是自己。
银色的剑横在两人中间,面色苍白的青年平淡地笑着:“儿臣从未感受过亲情,今日实在想知道,事关性命时,母子之情能深到什么地步?倘若今日只有一人能活下去……”他看了眼香炉中的摇摇欲坠的一支香,眉眼间染上疲倦,“给二位一炷香的时间做选择。”
闪着银光的剑刃上映出崔瑀惊慌失措的表情,他站在另一边,一个劲道:“阿娘,若不是七弟,朕也不会想开什么地宫,验父皇的尸骨……阿娘……”
萧宛烟听着一声声的“阿娘”,心中暗自冷笑,崔瑀自从八年前登基后,便再也没这样亲昵地叫过“阿娘”,现在这么叫,却是求她撞剑自刎来换他一条活路。
萧宛烟淡声道:“阿娘能为瑀儿去死,是阿娘最好的结局。但是……崔韫晖,哀家还有一些话想和瑀儿单独说。”
原来一直给他下毒的“阿娘”,也是愿意为了人去死的。
崔珩淡笑一声,放下剑:“好。”
崔瑀不曾想到萧宛烟这样快地作出决定,原本惊慌失措的神情淡去,眼中也染上了不舍。他垂着头打量着妇人眼角淡淡的皱纹,想起小时候她唱摇篮曲的模样,又想起自己因为不如崔珩气馁时,她总是温柔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让他放心,崔珩是永远登不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