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62)
旁边坐着的周子轩看不下去了:“我有个吃的,油茶面,吃不吃?”
“油茶面?不还是面吗。”
周子轩摇了摇头:“不是,是种像糊糊的东西。”
“能好吃吗?”
“不知道,没吃过,我也是看郑思维推荐才买的,昨天刚拿回来的快递,还没拆呢。”
听到周子轩这么说,吴宇的兴趣顿时少了一半。明星拿了广告费,再难吃的东西都能夸出一朵花来,也就周子轩这样的粉丝才会买账。
周子轩自顾自站起了身,嘀咕着“正好我也饿了”,就拆开快递从里面的包装里拿出一袋粉状的东西,又端了桌上的泡面碗出了门,到走廊上打热水去了。
没一会儿,就听到门口传来他的声音:“哇哇哇,好烫,不小心打多了热水,兄弟们开个门。”
吴宇离门近,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手搭在门把手上,刚一拉,顿时,一阵浓郁的香气迎面侵袭而来。
醇厚的焦香中,隐含着浅浅淡淡的麦香和牛油香,意想不到的搭配,却是那么合适,混杂在一起,香气逼人,瞬间勾起了人的食欲。
周子轩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糊糊站在门口:“愣着干嘛?让我进去呀!”
吴宇这才让开身来,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手上的那碗糊糊:“这就是你说的油茶面?这也太香了!”
周子轩嘿嘿一笑:“是吧?一开始我也半信半疑,以为是网上的营销,看在郑思唯的面子上才买来尝尝,没想到闻起来这么香,一定能好吃!”
吴宇赶紧拿了自己的碗筷过来:“好兄弟,给我分一点。”
周子轩很大方:“没问题。”
端着半碗油茶面,吴宇坐回了座位上,先用勺子舀了半勺放进嘴里抿了抿,尝了尝,非常细腻的口感,颗粒感几近于无,喝进嘴里只觉得清爽顺滑;更绝的是那股浓郁醇厚的香味,丰富的层次,给味蕾带来无尽回味的享受。
热气直往脸上扑,喝上一口浓稠的油茶面,连带着全身都是热乎的,在这湿冷的雨天里真是无比的幸福。
相比起吴宇的吃法,周子轩就吃得比较豪迈多了。
只见他先是顺着碗边吸溜了一圈溢出来的糊糊,见温度差不多了,端起碗就开始牛饮起来。
香醇浓厚又热乎的油茶面顿时顺流直下,从舌尖上掠过,激起无尽的香味,随后来到胃里,发挥着余热。
一时间,两人埋头咕咚咕咚吃着油茶面,不时发出一声餍足的喟叹,把另外两个室友馋得不行。
这时,玩着手机的王家余突然惊呼出声:“轩子,你看这是不是你们正在喝的油茶面?”
周子轩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知道,郑思唯的微博嘛,她最近爱上了吃面,时不时就会发一条博文,我们这些粉丝都习惯了。”
“不是啊,是横市的《美食日报》。这图片拍的也太好看了,小编写得也太有食欲了——这个油茶面,真有这么好吃?”
看着那些馋涎欲滴的图片和文字,王家余顿时后悔起了没有在周子轩询问他们的时候也说分一碗尝尝。
正追悔莫及呢,这时,面前突然被放了一袋印着“沈三元油茶面”的包装袋。
周子轩抬了抬下巴:“尝尝吧,可好吃了,正适合在这下雨天吃。”
王家余连同另外两位收到油茶面的室友顿时热泪盈眶,朝他大喊一声:“义父!”
“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你我不看!”
周子轩正“哈哈”笑着得瑟呢,门缝里突然齐齐探进来几个脑袋,正是周子轩端着油茶面从走廊经过时闻到香味的其他几个寝室,他们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那袋油茶面,异口同声问道:“还有我们呢?义父!你忘了大明湖畔的孩儿们了吗?”
周子轩捂着所剩无几的油茶面欲哭无泪:义父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啊。
第29章 沈三元和担子不得入内!
章允程,《平城美食日报》的主编,或许有人知道他和《横市美食日报》的主编胡天认识,但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俩渊源还不浅。
俩人自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读书以后为了第一名的位置你争我抢,梁子就此结下。后来考大学了,俩人学的还是同一个专业,这也就罢了,没想到毕业以后,工作性质也是如此相似——美食主编,虽然一个在平城,一个在横市,天高地远,但两人平日里也没少较劲。
若说以前还能打一个来回,但沈三元出现后,情况立刻不同了——胡天编写的一期关于“咸菜肉丝面”的推文爆了,浏览量高达上万;随后又乘胜追击,写了一篇关于“油茶面”的文章,网络热度仍然居高不下。
如果只是单纯的技不如人,那章允程也没什么输不起的,他甘拜下风,但是,让章允程耿耿于怀的是——沈三元原来在平城摆摊,他还准备去采访她。
那是几个月前的事了。那时章允程听说了美食街有个卖臭豆腐的摊子很火,正巧他对下一期期刊的主题还没有想法,便打算去找这个臭豆腐摊子。
排队的人太多,章允程便想着快休摊的时候再来,结果等他回来一看,臭豆腐摊子不见了,等他再找机会打算去美食街,结果沈三元不见了!
再有她的消息,已经是在死对头的《美食日报》期刊上。
章允程对此追悔莫及,不过他也不打算就此放弃。这不,发动整个编辑部的力量,章允程买来了一份油茶面、一罐辣椒油以及一罐豆腐乳。
油茶面是网购来的。拆开快递的包装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土黄的草纸包裹、细麻绳捆扎着的十分简朴的包装。大红蜡纸表面印着“沈三元油茶面”六个大字作为商标。这便是最近火爆全网的牛骨髓油茶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