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卿知我意否?(97)

作者: 虞望舒 阅读记录

“她哪里配得,要我说她的舞根本不如王娘子,若非王娘子入洛京晚,没有寻得稳妥的举麾者,哪轮得到陶然的今日。”

被提及名的王静姝眉头微蹙地饮了一杯酒。

又有女郎压低声道:“我听我父亲说,是长公主想抬举她。”

一旦涉及朝堂,各家女郎也讳秘起来。

还有人不免抱怨:“我实都不想来,可这宴扯的大义,我不来岂不平白给了人说道的机会,好在大家都来了,我也就当这是个普通的宴。”

……

王静姝听着这些,无觉地喝了不少酒,她觉得这不应怪她,而是她席旁的侍者太勤快,她一饮完,就立马从酒罍中为她满上了。

许是身体好的原因,她的酒量其实还不错,但今日也不知是确实饮多了,还是席间人声太多,她从心底生出些燥热。

她再坐不下去,起身四处走走散散热气。

因宴中宾客太多,带来的仆侍婢女就更多了,为了宴兴,宾客的侍从女婢一般都另有安排,王静姝走了许久,由体内而发的燥热愈发地按捺不了,她尚存的理智已经觉得不对,目昏昏下看人都有了重影,她看谁都变得狰狞。

她试图从中辨出沈莹的身影,这宴中唯有沈莹不可能害她。

而在她寻人的这会功夫,另有人在惠王耳旁说了什么,他温和雅善的面孔一点一点敛了温和,像是过了许久,他才道:“将王娘子引来我这。”

*

为王静姝奉酒的侍者,在王静姝离开后也借着换酒将酒罍抱出,慌张的缘故,她绊一下,酒罍飞而摔裂,有清酒泻出,她连忙爬起将碎裂的酒罍埋入就近的花坛里,继而去见了一位女婢。

那女婢左右瞧了无人,飞快递给她一袋银子。

待将人打发走了,才回禀一位遮面的女郎:“娘子,都办好了,那位娘子饮了掺了五石散的酒。”

遮面女郎目中划过阴狠,抚了抚不能见人的脸庞,踏步而出,她要亲眼见一见王静姝的丑态。

若王静姝在的话,定能认出此遮面女郎,无疑是前一日才被她用箭威吓过的陶然,她作为赏菊宴的筹办人之一,久久不出现,非是没碰到沈三郎,而是碰到的太早了。

她同沈三郎羞赧转达了来意,奉长公主所托,为沈三郎接风去秽,语中多有暗示那可能的赐婚之意。

没想,她才说完,那春水秀水一般俊美的郎君,竟能吐出极令人想不到的恶语,她上前想与郎君缓和开脱几句,沈三郎却忽地化身成了恶鬼。

他差点杀了她!

此刻想起,陶然仍旧恐惧得浑身颤抖。

幸运的是,她最后被放过了,可将她挥倒在地的力道却是实实在在的,她的脸——

她的脸伤了。

她几乎是哭到昏厥,但她还有千秋宴,这是她踏入洛京世家子弟交往的重要一环。

她怎甘缺席。

然,宴上光华熠熠的女郎实在太多了,尤其是王娘子,若是让她也出丑就好了。

她如是想,一切也便这样发生了。

她隔着面遮又轻抚了抚脸,想到即将可见的丑态,又愉悦地笑了。

第52章

“沈九如,是你吗?”……

时下五石散虽都唤作“五石”,但这“五石”的配方各不相同,效用也不同,唯一的共通点就是药性皆燥热绘烈,服用后会全身发热,出现亢奋的症状,有的还会产生一种迷幻效果。

王静姝第一次服用就是误服,她对此完全陌生,完全不知该如何排解这股燥热,她有点想解衣,但理智还在的她只紧紧捏住了衣襟。

她知道自己的状态很是不对,不能再往人多的地方去寻沈莹了,她必须离开,她双眼亮得惊人,脸庞也泛红。

可她的意志又极强,甚至还能控制着自己的步态,去避开那些衣着鲜亮的郎君和女郎,她觉得她经不住任何一个人关怀,也信不过任何一个人。

她该找个没人的屋舍,熬过药力,或是等待沈莹和竹苓等人的寻来。

渐渐加重的目中重影出现了一个人,王静姝有些辨不清来人面容,但是声音有些熟悉,好似今日不久前就听过,语中是关切,又像是碰巧撞见一般地惊讶“王娘子你这是这么了”,而且就要带她去寻惠王帮助。

惠王、惠王,王静姝咀嚼着这个名号,想起哪里听过这个声音了,是惠王身边的仆侍,旁人的仆侍都留在宴外,有事时才令人去传唤,而这宴本就有惠王的一份辛劳在里头,算是宴会的主人,他身边跟着的是他自己的仆侍,或者说,整个席宴所有安排的侍从都有经惠王的手。

王静姝没有为遇到惠王身边的人感到庆幸,甚至有一股寒凉漫遍全身,令她更冷静了几分,她记得的,沈遐洲曾说过,惠王给沈二郎的茶水中下过药,那怎么能保证她酒中的问题与惠王无关呢?

她没有吭声,那仆侍只当她答应了,在前侧为她引路,无意地觑一眼,只见美丽至极的女郎眸中的水光像是要漾出来一般,被迷离地望上一眼,不止骨头酥了,魂魄也不禁跟着荡漾。

他不敢再多看地心中唏嘘,难怪殿下会喜爱王娘子,这样的美人,没有人能抗拒得了,也自不会放任她被人陷害了去。

只是今日一过,怕是他们府中就能多上一个女主人了。

仆侍尤想着,却忽地惊觉不对地扭头。

女郎只跟从了他几步而已,在他空想之际,就已毫不迟疑地折身逃走了。

仆侍只来得及见着女郎的一片裙裾消失在洞门处。

坏了!王娘子若是出事真落到了旁人手上,殿下便是再好脾气也定然饶不了他,他不做想地就去追。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