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权臣他想篡位(6)+番外
“陛下,”她逗着马儿,转身问道,“它叫什么名字?”
宋撄宁道:“朕新得不久,还未起名,不如......王将军来吧。”
“臣、臣怎么好——”
宋撄宁翻身上马,朝王寒英招招手:“爱卿先跑一场再说!”
两匹马儿一黑一白,如离弦之箭,冲入围场,发丝飘在身后乱舞,衣风中衣摆猎猎作响。
马踏飞尘留影,王寒英看着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帝王,心中暗暗叹服。
历来大邺皇子皇女都重文轻武,没想到这位陛下的骑术如此了得!
跑完最后一圈,宋撄宁接过符染递来的巾帕,缓缓擦拭额间的薄汗,王寒英面上带了些笑意:“陛下骑术超凡,臣钦佩不已。”
马场一望无际,弹幕里都在聊二人刚刚骑马威风云云,她瞥了几眼,便与王寒英说起了另一件事。
“朕前些日子叫了些亲兵去临风桥那里,爱卿可知所为何事?”
王寒英冷静下来,思索一番,摇摇头:“臣愚钝。”
“临风桥遭人为毁坏,砖石松动缺失,朕得知后,立刻将其封闭看管,未免人*心动荡,才一直未曾公开。”
眼前的女将当即单膝跪地,向宋撄宁请罪:“臣失察!竟不知有此贼人!”
“爱卿恪尽职守,朕知道的。”宋撄宁将她扶起来,“但京兆尹和刑部正在密查,冯慷也在带人检修,这期间——”
“如有人行事诡异,还望爱卿多多关照一番。”
王寒英为官数年,瞬息之间明白了女帝的意思,端正神色:“臣领旨!”
“还有一事。”她的目光带着些探究,“朕知王氏崔氏,都是大邺的名门,爱卿觉得,崔中书此人如何?”
王寒英一怔,发挥了武将生涯最完美的一次对答,“臣以为,崔中书乃不可多得的世间名臣,但年轻气盛,行事偶尔有失初衷,还需陛下多多提点。”
宋撄宁不禁失笑,谁说武将只会喊打喊杀,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一边夸赞崔望熙,一边又表忠心。
多多提点吗......
崔望熙,旁人都进言,叫朕多多提点你了,那自然不能拂了忠臣良将的一番美意才是。
她很期待。
第4章 雨露
◎臣只信......人定胜天。◎
王寒英离开后,宋撄宁亦不再多留,返回寝宫。
轿辇停在紫宸殿的玉阶前,符染伸手来扶住她。
今日虽是马上逞了威风,可宋撄宁日常忙碌政事,疏于锻炼,早已累得腿软,在王寒英面前称得上强打起精神。
符染有些心疼,“要不要请御医来瞧瞧?臣听闻若是拉伤了哪里,当场是瞧不出来的,圣人可得顾及身子。”
“无事的。”她褪了衣裙,慢悠悠地浸入浴池中,温泉中被宫女们撒了些草药花瓣,清香宜人,符染坐在屏风后和她说话。
“你今日见了王寒英,感觉如何?”
符染当即答道:“是忠心可用之人,虽耿直严苛了些,但有益约束臣下。”
宋撄宁转而问向杜年:“你呢?”
杜年猝不及防被提问,紧张地捏着袖子:“王将军虽......出身王氏,但似乎不像王家女郎,大概、大概与家中不睦。”
“很好。”宋撄宁话语里是掩不住的赞许:“你观察很缜密,直觉准确,遇事当勇敢些,不必怕。”
“花瓶里有隐卫送来的资料,你们拿了看看。”
二人一起去研究王寒英的身世了,宋撄宁撩着水花玩,四周雾气蒙蒙,一时竟有了睡意。
撑着头倚在池壁上,微微阖上双眼,隐约间,好似看见了某个熟悉的身影,负着手,朝她俯下身来,越靠越近。
那人的面容极其熟悉,清隽温雅,眉梢带着些冷意,是、是他......!
倦意倏然散去,她叩了叩池壁,唤来宫女为她梳妆。
“圣人还着便装吗?等下可要外出?”
宋撄宁摇头:“换常服,去政事堂。”
毕竟崔相都到梦里来催促她勤政了。
这两日被临风桥的事绊着,御案上还堆着许多事宜。
山南西道部分州郡已经旱了大半年,实在捂不住了才硬着头皮上报。
山南地域广阔,分东西而治,距离京畿道极近,却能被瞒报这样长的时间。
渝州、蓬州、开州,甚至是兴元府,都出现了旱情。
宋撄宁得知的第一时间,立刻派了工部右侍郎邱齐安并司农寺少卿陆辙前去处理,但效果不佳。
一来旱情严重,人手不足,二来干旱面积广,山南道不少又地区行路困难,从其他州运来的水源半数消耗在途中,浪费严重。
等会......怕是又得头疼。
宫女正为她梳头,宋撄宁目光飘向眼前的弹幕,问了一句:“山南道旱情,可有什么处理方法?”
宫女以为是在对她发文,诧异地放下梳子,低声道:“圣人?奴婢、奴婢不懂这些......”
宋撄宁一笑:“没事的。”
弹幕快速滚动着,大部分都是调水、挖渠等,却很快被反驳了回去。
“我没记错的话山南道那里地势险要的吧,古代那运输条件,没到就泼光了。”
“是的,运水过去效率太低太低了。”
“那能怎么办,叫陛下去人工降雨吗?”
人工降雨?
宋撄宁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将梳妆到一半的宫女挥退:“人工降雨是什么?”
弹幕对此给出了详尽的解答,奈何其中古怪的词语颇多,许多地方都没能读懂,但她还是提取到了关键。
天降雨露,也可人为。
她想起在东宫读书,曾与太傅聊过的世人祈雨的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