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109)
王娟一直不太受同龄男同志“欢迎”,却是大娘们稀罕的儿媳妇。
只是吧,这样的身材平日里下地干活什么都好,到相亲这个老娘想显摆自家的闺女的时刻就有点“掉链子”了。
为了把王娟好好打扮一通好见男方,王大嫂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结婚时用的红纱巾。
但是,这个红纱巾配上王娟平时的衣服显得怎么那么违和呢?
刚好徐桂芳到了,王婶子赶紧拉了人过去帮忙看看哪点不对,为什么这一身搭配起来那么奇怪。
徐桂芳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娟子的衣服跟这红纱巾一点都不搭啊。”
此话一出,王婶子顿悟。
对啊,她家娟子的外套不是黑色就是蓝色,跟红纱巾配一起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奇怪。
“天还没彻底暖和起来,总不能让娟子穿短袖吧?”
王婶子愁啊!
徐桂芳提议:“换件衣服?”
王婶子更愁了。
“娟子就这两件衣服。”
做衣服要布票的,布票就那么多,每年都紧紧巴巴凑一起才能添件衣服。
娟子有两件外套已经算是多的了,就算有钱,谁家也没那么多布票多做几件啊。
徐桂芳说完也想起来娟子恐怕就这两件衣服,她也开始愁了。
“娟子这,她嫂子跟你的衣服她恐怕穿不上,别戴这纱巾算了。”
王婶子跟她大儿媳二儿媳都只有一米五几不到一米六,跟王娟的身高差太多了。衣服做的再宽松,王娟也穿不上。
无奈,王婶子只能被迫放弃了让王娟再戴红纱巾的想法,将它还给了大儿媳,然后王婶子看着身上光秃秃的王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愁。
王娟倒是看得开:“就这样呗。妈你别折腾了,反正我平常就是这样。我早都说了像我平常那样就行,你非要折腾来折腾去的。有必要吗?为了一个相亲这么折腾,都不一定能成。”
王婶子瞪眼看向闺女:“你就别上心吧,到时候人家看不上你正好高兴是吧?你是不是还想着那个刘志斌?”
王娟真是服了,好好的她妈怎么又想到刘志斌了。
“我不喜欢刘志斌了,上次咱不是都说清楚了吗?刘志斌刘志斌,你怎么什么事都能扯到刘志斌!”
她都说不喜欢了,她妈怎么就是不信呢。
王婶子才不信王娟这话。
她又不是没经历过那个时候,她做小姑娘的时候又不是没有喜欢的小伙子。即使爹娘不同意,那也偷偷喜欢了好长一阵子,后来是长时间不见才淡了那份儿感情。
年少慕艾,这才过了多长时间,那是说忘就能忘的吗?
眼见母女俩要吵起来,徐桂芳连忙左右两头劝:“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娟子你别上火,你妈是为了你好,说话冲了点你别放心上。宝霞啊,你也别发愁,别说孩子,今天跟人家周家小子相看呢别扯刘志斌,相信咱家孩子,啊?
“咱娟子本来就是这样,人家周家父母也知道娟子啥样,既然同意相亲就代表人家不看重那些。这样,我记得你家二媳妇儿不是编头发手艺好?你让她给娟子编一个辫子,戴个红头绳也不算单调。”
“只能这样了。”
即使王婶子再怎么想给闺女打扮,现实条件摆在这里,她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最后,王娟由她二嫂给编了一个辫子绑上了红头绳,收拾得精精神神的等着周子安跟他母亲。
周子安跟他母亲来的挺早的,差不多媒人刚到没多久人就到了,估摸着应该是刚上工的时候就从周庄大队出发了。
周母是正经想跟王家做亲家的态度。她来的时候带了两斤五花肉,一只鸡,十八个鸡蛋。
只看拿的东西,也知道人家这是看重自家闺女。
王婶子把东西接到手里的时候,整个人都对周家满意了几分。
自家准备的饭菜也才有几个鸡蛋跟一只鸡一斤五花肉,剩下来都是地里的菜不值钱,这饭又不是光人家周家母子吃,人家拿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把这顿饭用的所有东西全都包圆了。
就冲着态度,她就对周家满意了!
王婶子一边说着“怎么这么客气带这么多东西”的客气话,一边观察起来相亲事件的另一个主人公——周母身旁的周子安。
周子安个子挺高的,王婶子瞧着比她家娟子还要高几分,应该能有一米八。
这大个子一出来,态度礼貌恭恭敬敬地喊着她“婶子”,又白白净净文文气气长得跟个姑娘似的,瞧着就符合她家娟子对“小白脸”的要求。
王婶子更满意了。
好好好,这周家小子真会长啊,这次相亲稳了,她看**成儿能成!
周子安跟王婶子问好的时候,媒婆一个劲儿地夸着小伙子真礼貌,给周子安夸得脸都红了。
王婶子招呼着周家母子进。
一进去,周子安眼睛迫不及待地在堂屋搜寻,想看看王娟到底在哪。
王婶子没看到,徐桂芳是把他的反应全看在了眼里,此刻跟外孙女讲起来都是满脸的笑容。
“你是没看到啊,周小子那样儿,一看就是早都对你娟子姐有点想法了。”
徐桂芳说的闻怀溪好奇死了,不停地追问着“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啊,”徐桂芳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你娟子姐一出来,那周子安眼睛都亮了,跟长你娟子姐身上似的追着跑。”
周子安见到王娟地那一瞬,眼睛蹦出来的亮光能把徐桂芳射瞎,这模样是个长眼睛的都能看到他是喜欢王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