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29)
“大队长,老陶昨晚发烧了,烧了一个晚上,今天早上不舒服,我来代他请个假。”
说陶择空昨晚发烧是他们昨天商量好的说辞,既能瞒过宋未晏照顾病人和老陶发烧这个巧合,说不定还能让老陶多休息两天。
老人身体机能差点,发烧休息一天肯定是不够的,但请假太多别人是要有意见的。如果说前两天就发烧了,今天这个假肯定会被念叨。
他们得随时防着那些人,小心驶得万年船。
老陶生病?
闻怀溪觉得这几个字有点熟悉。
“需要药吗?”姜远峰第一时间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蒋春生:“上次还有剩。”
“行,有什么需要蒋老随时说。”姜远峰答应得很爽快,考虑到对方是老人,直接批了两天的假,“后天还不舒服的话还可以批一天,但是更多的,蒋老您谅解。”
姜远峰是大队长没错,但姜柳大队不是他的一言堂。而且他们和周庄大队紧挨着,还得防着那边队里有那些坏心眼的告状。
能得到两天假已经很好了,蒋春生喜出望外,不断感慨姜远峰真是他们下放后的贵人,不停地弯腰道谢,惹得姜远峰赶紧上前将人扶起来。
“不用这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不用有心理负担。”
蒋春生心里默默反驳:不,才不是这样的,能做到这样的人很少很少,少到他在下放前就听到过有认识的老伙计没了的。
总之,他真的很感激能遇到这样一个大队长。
蒋春生走后,一直待在大队部还没离开的闻怀溪终于想到这句话为什么熟悉了。
她想起来了,江婵媛是女主的那本书里,有过这样一个片段:
江婵媛有一次挺着大肚子偷偷摸摸艰难地给大佬送物资打好关系的时候,听他们叹息过一句:“隔壁老陶昨晚走了,老蒋早上六点起来的时候,发现他尸体都凉了。”
然后几个人无不感慨着命运无常,心中更加感激对他们多有照顾的女主。
而当时的女主想到了曾经自己去找“老陶”他们打好关系,想要给他们提供帮助时,那几个臭脾气老头儿果断拒绝还凶巴巴的态度,还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要是他们当初一如韩老他们这样接受了自己的帮助,那个“老陶”,或许就不会死了。
人果真是有因果轮回的。
如果当初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帮助,那么此刻坐在一起吃着红烧肉,偶尔玩笑几句的也会有他们几人。
而不是在这异地的乡下,静静地独自一人离开了人世,死的时候身边儿连个人都没有。
这么想着,原来对他们拒绝自己心中隐有生气的江婵媛在那一刻释然了。
多想无益,终究是他们当时拒绝了自己,拒绝了一个可能让自己活命的机会。这是他们没眼光,她没必要跟自己较劲儿。
毕竟人已经走了,她犯不着跟一个死人生气。
这,便是他们姜柳大队那些拒绝了女主的下放人员在原书第一次出场的剧情。
寥寥两句,便是一个人的一生。
想到这里,闻怀溪有点惊疑不定。
难道这次生病会让老陶直接去世吗?这么严重?
可刚刚那位蒋老明明说老陶已经退烧了,只是人比较虚弱。更何况大舅给他批了假的。
退烧后再养两天,应该会没事的吧?应该……吧?
虽然这么想着,可原文中那句“尸体都凉了”一直盘绕在闻怀溪脑中,让她都没法集中精力上工。
终于转完一圈看过大家的上工情况后,闻怀溪还是决定过去茅草屋那边看看,就当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不过在这之前,她先回家拿几个鸡蛋,然后再以大舅的名义过去一趟,就说是给老人补补身体。
村里去探望不熟的老人一般都是两三个鸡蛋,她拿五个说是大舅交代特意来一趟让补身体应该说得过去。
虽然闻怀溪也不知道自己去了能做什么,但还是先过去看看情况吧。
打定主意后,闻怀溪立马回了家一趟,给徐桂芳拿了钱买下五个鸡蛋。
闻怀溪借口说自己这几天晚上想冲鸡蛋水,但是吃独食这种事总不好光明正大,所以先拿钱和外婆买了,晚上自己悄悄吃。
徐桂芳觉得她多此一举,晚上回来当着众人面儿买岂不是更好,谁都挑不出嘴,哪有必要这么偷偷摸摸的还专门挑上工的时间回家,这不是净搞些让人不多想都不行的事。
闻怀溪:“……”
她这个理由找得真烂。
“行了,你回来就先给你,五个够不?”
反正家里的鸡蛋不吃都是拿去换钱的,换给谁都一样。
闻怀溪说够了,徐桂芳让她收拾好,又多给她一个:“你冲鸡蛋水瞒不过小晏的,两个人一起喝吧。这种小事儿多记得他一点,也好让他做什么的时候多想想你。”
而且人家亲家给了那么多彩礼,嫁妆也都在小溪手里,一个鸡蛋水都不给人家儿子喝有点说不过去。
闻怀溪僵硬接过鸡蛋:“好的,我知道了。”
看来还得找别人换几个鸡蛋。要不万一哪天外婆问一句宋未晏说没喝,那她岂不是暴露了。
闻怀溪回房一趟假装放鸡蛋,实则拿了一个以前小时候外公给编的小篮子,刚好放下六个鸡蛋。
她趁着外婆在屋里收拾,喊了一声就溜出了门,而后顺着山脚一路快走到茅草屋。
茅草屋有两间房,都用插销插着,但有一间明显很破败,看起来应该是放杂物而不是睡人的屋子。
另一间相对好点,闻怀溪敲了敲门,没有人应。她又加大声音敲了三下,屋里依旧没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