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3)

作者: 资产负债表 阅读记录

她神色沉静专注,手脚麻利。

冬季野味种类繁多,如同精灵一般潜伏在雪山中,北境给它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作为一名专业庖厨,桂枝儿表示:

野山猪这么可爱,当然要做成卤肉了!

她昨日上山收获颇丰,在水位变浅处掀开冰块,一只只雪眠蛤就趴在塘底的泥地上。

桂枝儿提起篓子,边捡边考虑怎么煎炒烹炸。

关上编制扣盖后,她闭目冥想了几秒,手中物品荡然无存。

现在,回到桂记卤味店内。

她起锅烧油,将辣椒斜切、姜切成丝、大蒜切片,用娴熟的刀工处理好雪眠蛤。

油温八成热,下锅煸香。

她颠两下大铁勺,加入辣椒翻炒断生,浓郁的气息已经从小店内逐渐飘出。

“哎呦,我来晚了,今天是什么菜色?”

“牌子上写的是卤山猪肉,还有爆炒雪眠蛤,我都闻着香味儿了!”

“拿回家再咪两盅酒,美死了。”

桂记卤味店,每逢五、逢十固定开业,其他时间看小娘子心情。

堂客两桌可预订,其余人就只能排队翘首以盼。

唯有一个例外——边防军。

大家都能理解,因为桂小娘子是来镇北军营寻亲的寡妇,总要跟军队打好关系。

桂枝儿摊开油纸,将金黄酥脆的小炒菜分装好,简单用细麻绳打个结,便可售卖了。

门外排队的人熙熙攘攘,她也不急。

砂锅内还有文火慢炖的素烩汤。

她打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形成层层勾芡的蛋花。

“十五个铜板一份,每人限两份。”

桂枝儿掀开小窗口的帘子,声音清亮干脆。虽是老规矩,她依然在开卖前喊上那么一嗓子。

这一声充满烟火气,在呼啸的寒风中流淌出幸福感。

毕竟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嘛。

“小娘子真是越长越水灵喽!这两样菜,给我各来一份。”蔡大娘从棉衣袖子里伸出手来,铜钱闪闪发亮。

她是桂记卤味店最忠实的客户。

不单为了这佳肴美馔,也为了桂枝儿这个人。

“您拿好,趁热吃。”桂枝儿笑容温婉。

她鼻梁挺直,眉毛略粗,显得英姿勃发。

但又恰有一双眸似秋水长天,清澈明亮,增添了几份古典美的韵味。

一头乌黑秀发盘成简洁的发髻,银簪点缀其中。

蔡大娘觉得,桂小娘子既会一手好厨艺,又有一身好武功。

自家那不成器的儿子虽是个城防掌兵将,但而立之年还孑然一身,就算当赘婿也是个好归宿。

对此,桂枝儿在心底无奈叹息:

红线可不能乱牵,令郎暗恋的是邀月楼花魁。

别看桂枝儿只开了一家卤味店,但她知道很多人的秘密。

就比如今天受邀前来的堂客——新任知府老爷。

他身形消瘦,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举止从容不迫。

桂枝儿只对视一眼便知,知府老爷头顶间杂着的的白发或许是真的,但额头眼角的皱纹可未必。

那是精心雕琢、力求自然的人皮易容。

第3章 酒过三巡大人可莫要检举我。

隅中时分,日光渐盛。

桂记卤味店今日的两桌堂客被包圆了。

木质餐桌邻近一面火墙,背后是灶台里的柴禾和秸秆燃烧不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像是沉睡的冬天,刚睁开惺忪的双眼。

“菜已上桌,二位大人里面请,有需要随时喊我。”

桂枝儿忙于应对排队的散客,只浅浅行了个万福礼。

化雪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气温甚至比昨日还冷。

两位来客或许是乘坐马车,鞋履洁净,但依旧裹上了厚厚的棉袍。

刚一进店,温暖扑面而来。

“这设计当真巧妙,墙砌得薄,热气儿烘得这儿暖暖和和的。”刘善渊大为新奇。

“刘老弟将来可有口福了。”一位身着对襟圆领蓝袍的中年男子,抚掌笑道。

他嘴唇较厚,眼圈发黑。

和对面的刘善渊对比之下,气质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马知府,因在派系斗争中站错队,以罪左黜。

据不完全统计,他和幕僚在镇北不到一年,总共吃了十二头肥猪、十二只山羊、一百零七只土鸡。

喝了三百三十六斤米酒,还睡了几个小寡妇,一事无成。

如今他的靠山又在政斗中翻身,通过积极运作,他也终于能扬长而去。

“恭贺大人擢升。”刘善渊缓缓将酒杯举至胸前,“还望进京后为小弟美言几句。”

官运嘛,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好说好说,快尝尝这雪眠蛤。”马知府打了个哈哈。

刘善渊低头凝视,内心有一瞬间的抗拒。

盘中餐色泽红亮,能看出食材在热油锅中经过快速翻炒,肉质大约是紧实而有弹性的。

闻起来更是诱人,带有恰到好处的辛辣感。

但不论名字再文雅,它本质也是蛤蛙!

这玩意儿皮肤粗糙,身体臃肿,说不好还有毒性,怎堪入口!

昨儿个他刚觉得桂小娘子的热卤不错,比之京城翠园酒楼毫不逊色。

可这盘菜……

罢了,政务交接还需要诸多配合,总不好拂了马知府的面子。

刘善渊屏住呼吸,视死如归地夹起一小块骨肉。

入口第一触觉是鲜嫩滑爽,他忍不住轻轻一嚼,汁香四溢。

咸香入味,没有丝毫其他肉类的干涩感。

刘善渊眼前一亮。

“如何?”马知府看戏一般,气定神闲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