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4)
“店虽小,菜品不输翠园酒楼。”刘善渊保持原定评价。
“哈哈哈哈哈,刘老弟,才刚到北境就怀念京城了?”马知府抖抖眉,开起了玩笑。
被戳中心事,刘善渊尴尬地拿起木勺舀了一口汤。
这一尝,更加惊喜。
常规的素烩汤不过用一些新鲜蔬菜,白萝卜、冬瓜切块儿,木耳、豆腐切片,口感清淡。
桂记的汤底却格外有滋味,软烂清甜。
“虫草、枸杞……加上这些滋补食材,店家这么舍得下本钱,当真能维持经营吗?”
刘善渊颇为不解。
“薄利多销,大人喜欢就是小店的福分。”桂枝儿结束了零散售卖,前来添酒。
她施施然弯腰,修长的手指提起酒壶,轻松写意地向酒杯中倾倒。
桂枝儿的动作轻
盈流畅,琥珀色的米酒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弧线,最终坠落杯中。
水声叮咚,宛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刘善渊点头回应,不再多言,唯有视线多停留了片刻。
一场隐蔽低调但不简陋的私人宴请,宾主尽欢。
刘善渊还想请教一些治下方策。
毕竟镇北府除去中心府城以外,下辖榆塞关、十二堡、龙沙镇、凌河县四个区域。
马知府眼神游移:“这、这个风土人情各异,刘老弟你接手后自然就懂了。”
桂枝儿在背后抿唇一笑。
要论马知府对政务的了解程度,那就只有: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刘善渊对上她嘲弄的眼神,便也明白了几分,不再聊扫兴的话题,转而向马知府介绍起京城的最新动态。
酒过三巡,切入正题。
马知府整了整棉袍大袖,端坐起来,神态肃穆地挥挥手:“小娘子下去再添个菜吧。”
“是。”桂枝儿知趣地起身离开。
桂记卤味店门口的牌子变成“今日售罄”。
厚重的棉布帘也被妥帖地放好,以抵御寒风侵袭。
小店内炉火熊熊,暖意融融,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适合谈私密话题的地方了。
“刘老弟当真是从京城来的?”马知府嗅了一口醇厚口感的米酒,压低声音,在酸味中眯了眯眼。
“这……说出来大人可莫要检举我。”刘善渊惭愧低头,“沿途确实在楚淮一带逗留了几日。”
楚淮河多有文人骚客,更有十里烟花、勾栏瓦舍。
“呵。”马知府不满地放下杯,几滴酒溅到桌面,“刘老弟说笑了,你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
他神态阴沉,上下审视,仿佛适才的谈笑言欢都是假象。
“下官确实不知,还请大人明示。”刘善渊诚惶诚恐。
场面一时间有几分僵持。
新官上任,往往需携带半部“鱼符”,地方拿另外半部分与之勘验后,方可交接。
鱼符没问题。
路引,除了画像不太妥帖外,应当也没问题。
至于马知府,江阴会稽人,永靖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后外放做官,不应当在京城见过刘善渊本人。
一切天衣无缝。
刘善渊抬眸,日光下的肤色渐趋苍白透明,仿佛能看见皮层后细微的血管,透出病态的脆弱。
他的视线越过马知府,透过木框架的格子窗。
小院的树旁隐蔽处藏着一个人,赫然是管家。
管家五指并拢,横在脖子前抹了一下。
刘善渊微微摇头。
“哈哈哈哈开个玩笑,老弟不要放在心上。”马知府面色回暖,“你从京城来,怎么不跟我提先锋少将军的事?”
“您是说栾小将军……”
话题一转,双方依旧谈笑风生,气氛重归热烈融洽。
后厨,桂枝儿正用树枝拨弄着沉甸甸的橘子。
通过小火缓慢烤制,不断翻动,确保其受热均匀。
当橘子表面微微发黄,散发出焦糖般的诱人香气时,她拨开先尝了一个。
“好吃,加这道炙烤金橘,就收三十个铜板吧。”
她漫不经心地想着,自己绝对算不上奸商。
这收的可不只是两个橘子的钱,是明明能听见谈话却还要装聋作哑的精神损失费。
以及,任由管家在小院躲藏的好处费。
虽然大家都以为她看不见也听不懂。
是了,乱世将至。
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马上定乾坤。
而她,不过是一个小小卤味店的老板,来军营寻亲的可怜外乡女子罢了。
第4章 不速之客斜背着一杆红缨枪。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桂枝儿熄灭柴火,灶台上方的烟囱慢慢平静下来。
她手持丝瓜瓤,用刻意留着的淘米水将碗碟清洗干净。
已是未时,阳光柔和而微弱。
她决定再上一次山,腊八将至,最好在传统养生粥里加点仙灵草。
“所谓的顶级美食,究竟有什么标准?”
桂枝儿敲了敲脑海里的系统,不出意外,依旧毫无回音。
她也不气馁,准备好登山木杖,将滑雪板系在身后,稳步向雪山进发。
北境梅山巍峨耸立,终年积雪。
山体十分陡峭,云雾缭绕其间,若隐若现,颇有几分神秘莫测的气息。
仙灵草就藏在裸露岩石的边缘。
它的菌盖呈半圆形,名字虽好听,颜色却只是普通的棕褐色,表面有白斑,边缘略微翘起。
作为珍贵药材,只在极寒地域存活。
补气养血、延年益寿,只需一铢的重量便能卖上一贯钱。
而桂枝儿打算用它来做腊八粥的配料。
任务进度已经卡在98%很久了,她必须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