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54)

作者: 资产负债表 阅读记录

若说桂枝儿指点的几道卤肉硬菜尽显功底,那这奶茶更是锦上添花。

“其制精巧,便于携行。大家伙赏玩花灯之际,手持一杯,最为相宜。”

店老板乐得差点揪断几根胡须。

夜色渐浓,寒风轻轻吹过。

月光点缀稀疏的树枝,影子在地面画出奇妙图案。似霓裳羽衣起舞,又如美酒飘散云端。

闹元宵,阖家团圆才是热闹。

远行的游子大多在客栈中对月眺望,寄托幽思。

“上元晚宴就要开始了!”店伙计全员出动,“各位客官,且下楼来,一同品尝。”

敲门送礼,递上的就是珍珠奶茶。

大多数兴致缺缺的住客,本不欲凑热闹,但被制作新奇的奶茶造型吸引住了目光。

“小二,这是何物?”风尘仆仆的行商肤色黝黑,双眸却透着精明。

他身着粗布长衫,腰间系的布袋装着银钱和票据。

财不外露,约莫是大客户。

“客官您尝尝,我们掌柜的说,就叫木犀珍珠奶茶。”店伙计不遗余力地推荐。

木犀先生亲手熬制,当属精品。

行商端起竹筒杯,杯沿轻触嘴唇,小啜一口。

“味甘若饴,不错。”他微微眯起眼睛,用吸管吸起一颗木薯淀粉珠,“咦?这是……”

珍珠圆润饱满,裹着奶茶的香味,在齿间释放。

行商先是一愣,紧接着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有条不紊地咀嚼着。

“瞅着新奇,给我们也来一杯。”在此歇脚的侠客,伸手招呼道。

他们男女几人,英姿飒爽,腰间各配着一把长剑,剑鞘上似乎还刻着师门标志。

行走江湖,对这新鲜事物颇为好奇。

店伙计面色含笑,麻利递上。

女侠迫不及待地吸了一口。

味香馥郁,清茶与奶酥交融,醇厚相谐得柔滑中又跳出几颗珍珠,饮罢犹觉口齿留香。

“师兄,咱们且下楼,看看这上元晚宴!”

客栈大堂,有卤肉飘香,有吟诗赏月,有五湖四海共聚一堂。

远离无尽的喧嚣,王蒲独居一隅,把《春秋公羊传》从包袱匣子里取了出来。

纯灰蓝色的书衣,略微发黄的书签上印着古雅的书名。

裁书纸的刀法圆润,墨迹粲然夺目。

一望便知,是上好的珍贵藏书。

作为学堂里年纪最小的秀才,老先生将这本书赠予他,愿他笃志于学、业有所成。

“先生,有负您的厚望了。”王蒲长叹一口气,“涉入学途,方知此路遍布荆棘,难通锦绣之境。”

他翻开书本,手指摩挲书页。

公羊传讲微言大义,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

王蒲原以为,自永靖元年天子扫清寰宇以来,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当属太平世。

“可这是弟子第三次赶考路过莱城。”王蒲摇了摇头,“一年不如一年。”

他喃喃自语道。

“穷则变,变则通!”一个干脆利落的声音接言道。

“先生。”王蒲连忙将手中书卷仓促置于一旁。

他起身后,没有拄拐身姿不稳,双手恭敬地交叠于身前行礼。

桂枝儿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反倒目光温和,鼓励他畅所欲言。

王蒲踌躇片刻,一咬牙。

他索性从承朔二年春的瘟疫,讲到了前几日遇见的山匪。

从道听途说的岭南进兵侵袭,讲到亲眼目睹的增收田赋与税银。

越讲越是心惊肉跳。

“先生,您说如今的大梁,还算盛世年景吗?”王蒲身子僵硬,牙齿打颤。

此言若被有心人听去,莫说科考,小命恐怕都难保。

但他偏想发问。

在这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在烛火的映照下,他面容清秀,带着几分儒雅书生气。

眼眸里跳动的却是不甘。

“居安思危。”桂枝儿没有明确答复,也并不责备。她伸手拍拍王蒲的肩膀,安抚他坐下。

观今鉴古,封建王朝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

桂枝儿开口,声音清朗:“盛世,子民繁衍,人多了就要吃饭。”

她吐字清晰,一言一语似珠玉落盘,用最简洁的方式讲述道理。

“一亩地又能产多少粮食?”桂枝儿点明关键,“兼之豪绅吞并土地,原有的地,根本养不活增添的人丁。”

正所谓“官逼民反”,吃不上饭的贫民要么死亡,要么反叛。

她踱步至窗前,手指轻轻搭在窗棂上。

“吱呀”一声,随着窗户被推开,街头巷尾的欢闹声在耳畔轰然炸裂。

妇孺老幼,皆手持上元花灯。雀跃小儿们,蹦跳着穿梭在人群间。

有憨态可掬的兔子,有花瓣舒展的彩灯。

客栈内,行商与侠客喝酒划拳,嘴里不停叫嚷着。

若与他们说,大厦将倾,只会被人嗤笑得了癔症,或是被报官抓走。

达奴人也好,山匪也好,都成不了大气候。

只要莱城大门不破,就说明此地坚实、可靠,纵有危机,也还离得远……

而此时,上百公里外的镇北府。

有人不谋而合,同样盘算起了人头税与田赋税的问题。

明月高悬,庭院中干枯的树枝,舒展着瘦骨嶙峋的枝桠,在地面投下张牙舞爪的暗影。

檀木桌椅摆放有序,冷风带着丝丝凉意。

“把盘子都撤下去吧,现在谁还有胃口吃。”大腹便便的豪绅霍然起身。

他嘴唇颤抖,两撇小胡子亦跟着上下跳动,好似受惊的耗子。

气氛愈发紧张。

“张员外莫急,新政只干系中心府城,还轮不到我们凌河。”身材颀长的干瘦老人抿了口茶,勉强压住内心的惊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