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67)
布袋子鼓鼓囊囊,装满了钱庄的存根。
与桂枝儿的春茶交易,虽没能如预期一般,赚得盆满钵满,但起码回了本。
行商们再挺直了腰杆子去找牙行讨说法,自不必多提。
“您几位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了,之后如何打算?”谢鸢慢悠悠地摇着折扇。
他今日一袭石青色缎衫,洗尽浮华,尽显素雅。
与此间学子并无区别。
春日宴的入门券并不好拿,参与雅集者,或有功名在身,或是清流显贵。
但桂枝儿一口气赠予了多张。
“岁运不佳,时艰世难呐。”领头的行商摇了摇头,“如今四处生意都不好做。”
“听说北境暂无匪患,我们准备去收些雪山药材。”
商人的嗅觉最为敏锐,哪里财况有所起色,就奔向哪里谋出路。
“不聊俗事!”有行商转移话题,“小谢公子,您也曾是探花,这些佳作您更看好谁的?”
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但谢鸢不以为忤,他手中扇动,清风徐来。
“大部分附庸风雅,倒是那个北境王蒲的文,朴实敦厚,我很喜欢。”他琢磨了片刻,欣赏道。
文章摒弃了华丽典雅的锦绣辞藻,洞察世事且析理入微,令人一目了然。
能写出这样老练的文字,不知为何连续落榜?
“或许终究是身有残缺,难堪大用。”行商不懂文人的高下之分,只能费解地挠了挠头。
毕竟,一场考试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与此同时,山间高阔平台上。
一位身形高瘦如竹竿的男子,正惬意地向缸内抛洒鱼食,引得鱼儿纷涌而来。
他鼻若鹰钩,有些刻薄之态,嘴唇微薄,没什么血色。
“春日宴的学子们,筛选得怎么样了?”他见小鱼为争抢食物而相互挤撞,嘴一张一合,阴恻恻地笑了。
“回禀大人,小的们按您的吩咐,已经挑到了数位合适的人选。”仆从卑躬屈膝道。
鹰钩鼻男子目光阴鸷,从缸中捞起一条草金鱼。他捏紧了它乱蹦的身躯,观赏其惊惶失措的样子。
仆从见状,小心翼翼地趋近,以手掩口低语:“还有就是,北境的那个瘸子又来了。”
第54章 奶油蘑菇汤如羊脂美玉,热气袅袅。……
“呵,这瘸子还没死心呐。”鹰钩鼻男子一声冷笑。
他随手将鱼儿抛向地面,鱼尾猛摆,身上仅剩的几滴水花四溅。鱼嘴极力张合,似是在呼号求救。
最终扑腾了几下,逐渐力竭,一动不动了。
“记住我给的标准,世家贵族的学子一律不准碰,只挑那些没什么背景,名气又不大的。”
鹰钩鼻男子用丝绸帕子擦了擦手,嫌恶地说道:“最要紧的,是得有真才实学。”
“喏。”仆从乖顺地弓着身子退下了。
仆从明白,替大人物办事,无需多问,按要求一丝不苟地做就是了。
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这已是他们第三次在春闱前夕,“挑选”举子了。
凡是被大人相中的,无一人上榜。
日光渐盛,初绽的柳芽若黄若绿。和风拂面,轻暖宜人。
林泉下、曲水旁的雅士们,逐渐汇聚到主会场。
准备迎接盛宴。
“田学兄请,咱们多喝几杯,再下场投壶,展君子之风。”
“李学弟客气了,论投矢技巧,我恐怕不如你。”
春日宴的重点从来都不在吃食上,而在于举杯相邀,在于席间谈古论今,侃侃而谈。
以扬安学子李觅为例,清晨出户前,他在客栈垫吧了一口烧饼。
来到会场后,他只顾着结识同窗,拉拢小团体,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但此时还不能放松。
席间,他更要把盏言欢,先夸夸田学兄的诗画,再赞叹孙学弟弹琴鼓瑟的本事,最后适当展露自己投壶的技巧。
至于吃什么,无所谓。
“今年的宴会,是如意坊还是望云轩承包啊?”左右不过这几家,招牌菜亦是耳熟能详。
“诸位,消息滞后了吧。”有一黎州举子笑道,“看,那便是主厨——木犀先生,听说他还是北境学子的监学大人。”
“什么?”众人错愕,齐刷刷抬头望去。
只见一五官粗犷的男子,步伐坚定地走到台中央,持锣槌的手轻轻挪动。
“当——”他懒懒散散地敲了个锣,“佳肴美酒已备,开宴!”
似乎是不耐烦说一大堆开场白,简截了当。
“就这?”李觅暗暗翻了个白眼。甚至未恭迎一下五湖四海的宾客,也太随意了。
“君子不入庖厨之肆。”有学子嗤笑,“这北境的先生都如此不务正业,难怪学子榜上无名。”
言语间,开胃菜已经上桌。
按惯例,需先上凉菜。但考虑到早春气候寒冷,桂枝儿别出心裁,借鉴了异域做法。
取麦粉和水揉之,面团发酵后置于砖石烤炉中,用炭火将其烤至金黄酥脆。
再在切成片的面包表层,铺上新鲜的番茄碎、茶叶碎等。
酸甜与清香混合,口感丰富。
“嘎吱。”一口咬上去,外皮酥脆有嚼劲,内里松软微甜。
学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顾不得嘲讽,将目光盯准了面包片后方乳白色的汤。
“嘶溜。”一口咽下,热气腾腾。
那汤的色泽如羊脂美玉,热气袅袅,以奶油为基底,去除糖,改为切成碎丁的蘑菇。
香浓的气味扑鼻而来。
李觅搓了搓自己的手,置于冷风中许久,已被冻得僵硬通红。